《XX信息港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信息港建设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XX信息港建设规划 序言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球信息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给XX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市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努力把XX建设成为重庆的卫星城市和北部区域经济中心,就迫切需要以信息化为先导,就必须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 面对这种大背景,市委、市政府确立以构建思想、信息、交通三条高速路,促进XX经济振兴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建设XX信息港、发展XX信息产业的重大决策。 目前,作为XX信息港基础网络的市宽带综合
2、信息网已经建成开通,全市大连网也将在本年内完成,为XX信息港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全面启动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特制定XX信息港建设规划。 一、总 纲 11 指导思想 XX信息港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国家提出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充分发挥XX作为重庆区域性中等城市的区位优势,促进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速XX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XX经济腾飞。 12 奋斗目标 今后十年,XX信息港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建成覆盖全市的全民性、综合性、多媒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力争XX的信息环境建设和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信息产业成为XX
3、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兴支柱产业。 13实施原则 131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的职能,做到统一建设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本市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我市信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32 量力而行,小步快走的原则 在实施信息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XX的实际,针对信息港建设涉及面广、技术变化快的特点,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科学安排,量力而行,小步快走,稳步发展。 133 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市场,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政府
4、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法规、税收、信贷等手段,对信息港建设加以引导、抉择和监督。 134 自主开发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追踪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广泛开展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14 主要任务 141 抓住我市一网多功能宽带综合信息网络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机遇,完成工程的建设,为社会提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XX信息港本市社区服务网和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使XX成为重庆北部区域的信息中心。 142 加快宽带综合信息网全市连网步伐,从物理上形成覆盖XX全市的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 143 推广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重点抓好
5、大网站的建设、十二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各镇乡办信息化工作。 144 加快开发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从组织上形成覆盖XX全市范围和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网络,形成9类信息资源库,积极培育和推动信息市场。 145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手段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46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信息化意识,培育信息化人才,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15基本建设 151 物理连接:XX宽带综合信息网全市网络示意图 有线电视三网合一方案设计 XX信息港建设规划 152 网络结构XX信息港网络构件图:XX信息港网络构件图: 153 阶段目标 1531
6、 2000年,完成XX宽带综合信息网全市大连网工程;完成XX信息港社区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XX信息港主站台;建成政府办公信息网(实现市级各部门及各镇、乡、办全部联网)、新闻网、文娱网、旅游网、医疗网、经济信息网;使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1532 2001年完成各信息系统规划,建立信息资源库模型,在党政系统推行无纸化办公形成XX信息港雏形。 1533 2002年完成信息资源库建设,建设多媒体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搞好电子结算和电子配送试点工作。 1534 2004年搞好数字化小区建设试点工作,着手数字化城市建设。 1535 2005年建成XX信息港。主要标志是:信息港基础设施的规模、
7、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大网站、9类信息资源库和12大应用系统;电子商务得到充分应用;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有显著提高;数字化城市初步形成。 154 资金投入 XX信息港建设应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手段市场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确保信息港建设的顺利实施。 1541投资规模(略) 1542资金来源(略) 三、应用信息系统 应用信息系统是XX信息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个系统构成,即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国民经济信息系统、商业贸易信息系统、城市建设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医疗保
8、健信息系统、公众服务信息系统、社会监督及公共安全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 31 建设目标 到2003年,基本建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医疗保健信息系统、社会公共安全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等,部分实现互联互通。 到2005年,建成个应用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32 主要任务 32 1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由办公信息化信息系统、电视会议信息系统、法规政策规章信息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宏观经济调控信息系统、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它是为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决策和实施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的
9、系统。 3211目标 到2001年,开始实施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计划,为领导决策和政务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到2002年,建成并推行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政务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和保障。 3212主要内容 办公信息化信息系统。以市委、市政府为主,建立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合一的信息系统,联通各镇乡办和市级各部门;与重庆市党政信息系统互联。 电视会议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市、各镇乡办的多功能电视会议系统,提供视频、声音数据、图文、资料等多媒体服务。 法规政策规章信息系统。建立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规章信息系统。 统计信息系统。建立各类统计指标、统计报表、统计分析
10、报告、统计指标体系分析报告等基本统计信息系统,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统计信息系统共同组成全市统计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调控信息系统。建立数据采集系统、专业职能调控系统、综合调控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个层次的信息处理系统,建设各类经济模型库、方法库、数据库,进行经济趋势的分析、预测、预警,反映全市经济动态。 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组织人事管理、人才信息、人事信息、国家公务员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信息、人才交流信息等子系统。 3213组织实施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由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建设单位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办公信息化信息系统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等 电
11、视会议信息系统市广电局等 法规政策规章信息系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等 统计信息系统市统计局等 宏观经济调控信息系统市计委等 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 322国民经济信息系统 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由宏观经济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农业及农村发展信息系统、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3221 目标 到2003年,基本建成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系统等子系统。到2005年,建成国民经济信息系统。 3222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步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招商项目数据库等。 企业信息系统。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装备和自动化水平。 农业及农村
12、发展信息系统。 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系统。重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数据库等 3223组织实施国民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由市计委牵头,建设单位见下表。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国民经济信息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市计委等企业信息系统市计委等农业及农村发展信息系统市计委等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系统市计委等323商业贸易信息系统 商业贸易信息系统由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自动化系统、贸易信息查询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目标到2003年,基本建成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自动化系统、贸易信息查询系统等子系统。 到2005年,建成商业贸易信息系统,提供商业贸易伙伴之间的电子商贸环境。 3231主要内容 电子商务系统。建立网上电子购物、银
13、行信用结算、购物划税等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网上电子商务集成软件实现商务电子化和购物电子化。 商业自动化系统。重点建设商品数据库、市场分析及预测库等,实现政府政策导向信息、国内外市场动态等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贸易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动态的内贸、外贸信息库、完成本地贸易信息与外地贸易信息的交互,实现查询一体化。 3232组织实施商业贸易信息系统建设由市财办牵头,建设单位见下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国商业贸易信息系统民经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市财办、市金融机构等商业自动化系统市计委市商业局等等贸易信息查询系统市财办324城市建设信息系统城市建设信息系统由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城市勘测信息
14、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城市建筑信息系统、市政工程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土地房产资源信息系统、城建档案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3241目标 到2003年,基本建成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城市勘测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城市建筑信息系统等子系统。 到2005年,建成城市建设信息系统。实现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信息技术,促进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构筑城市空间布局,使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242主要内容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包括道路监视、交通管理、运输信息等系统。 城市勘测信息系统。建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其他测量等信息系统。 城市
15、规划信息系统。建成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业规划等信息系统。 城市建筑信息系统。建成工业民用建筑、名胜古迹、园林绿化等信息系统。 市政工程信息系统。建成道路、桥梁、涵洞、隧道等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建成电力、电信、给排水、燃气、人防等管网信息系统。 土地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成城市用地管理、地籍管理、国土资源分布、房产资源及交易市场等信息系统。 城建档案信息系统。3243组织实施 城市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由市建委牵头,建设单位见下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国民城市建设信息系统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市交通局、公安局等城市勘测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城市
16、建筑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市政工程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地理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市建委等土地房产资源信息系统市国土局、市房管局等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市建委等325金融信息系统 金融信息系统由金融管理信息系统、金融支付系统等子系统组成。3251目标到2003年,基本建成金融管理信息系统、金融支付系统,部分实现互联互通。到2005年,建成金融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3252主要内容 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市内各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互联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市人行各项监管业务数据和信息系统,实现金融信息传输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畅通。 金融支付系统。3253 组织实施 金融信息系统
17、建设由中国人民银行XX市支行牵头,建设单位见下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金融管理系统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银行XX市支行、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系统中国人民银行XX市支行、各商业银行等326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由国税信息系统、地税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3261目标 到2002年,基本建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推进与金融、财政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完善纳税人服务系统。到2004年,建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3262 主要内容 国税信息系统。建立本市国税管理部门局域网;建立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等子系统。地税信息系统。建立本市地税管理部
18、门局域网;建立税务计算机稽核系统和税款收缴系统等子系统。 组织实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由市税务局牵头,建设单位见下表。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金融管理系统国税信息系统市国税局等地税信息系统市地税局等327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 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由科技信息系统、教育信息系统、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3271目标到年,基本建成科技、教育、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 到年,建成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实现科技、教育、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272 主要内容 科技信息系统。建立与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部分科技企业以及国内外科技信息系统网络相连的信息系
19、统;重点建设科技管理、科技项目、科技文献、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专利技术、科技信息检索等子系统。教育信息系统。以XX信息港基础设施为依托,建设部分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联接的教育信息系统;重点建设教育和科研信息、图书资料信息、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学校、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子系统。 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建成全市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技术法规和标准、行政区划代码、产品及其执行标准、质量技术监督公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等子系统。3273 组织实施 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由市教委牵头,建设单位见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科技教育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市科委等教育信息系统市
20、教委等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市技术监督局等328医疗保健信息系统 医疗保健信息系统由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急救服务系统、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等于系统。 到2002年,基本建成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保健服务系统、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到2005年,建成医疗保健信息系统。3281主要内容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与各级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重点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相联接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建成医院办公自动化、病员管理、检验信息管理、医疗器械管理等子系统。 远程医疗系统。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急救服务系统。 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328
21、2组织实施 医疗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由市卫生局牵头,建设单位见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医疗保健信息系统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市卫生局等医院信息系统市卫生局等远程医疗系统市卫生局等医疗保健服务系统市卫生局等急救服务系统市卫生局等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市医药、市卫生局等329公众服务信息系统 公众服务系统由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文化体育信息系统、广播电视信息系统、新闻出版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3291目标 到2002年,基本建成广播电视信息系统、新闻出版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系统等子系统。 到2004年,建成公众服务信息系统。3292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建成与全市各旅游景点、旅游服务机构
22、以及与国内外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票务预订系统相联的信息系统。 文化体育信息系统。建成图书文献、文物博物、艺术信息文化体育产业、文化体育市场等子系统。 广播电视信息系统。 新闻出版信息系统。 气象信息系统。建成防灾减灾、气象图形数据、日常动态图示化气象信息查询、灾害预报、成因分析数据、灾害评估分析等子系统。救灾信息应用系统。 建成重庆灾情信息系统分站,与重庆救灾信息应用系统互联。32112 组织实施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由市劳动局牵头,建设单位见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市劳动局、就业办等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市劳动局、社保局等救灾信息应用系统市民政局等3212
23、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监测跟踪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污染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组织实施 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由市环保局牵头,建设单位见表 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市劳动局、就业办等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市劳动局、社保局等救灾信息应用系统市民政局等3212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监测跟踪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污染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组织实施 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由市环保局牵头,建设单位见表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建设单位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市环保局、市统计局等四、信息资源 (一) 概述信息
24、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XX信息港建设的核心。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必须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合理配置,建立完备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XX信息港建设重点开发类信息资源,即宏观经济类信息资源、企业产品类信息资源、农业及农村发展类信息资源、商贸金融类信息资源、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类信息资源、科技教育类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类信息资源、法规政策规章和人才类信息资源及其它类信息资源。(二) 目标 到2003年,初步建成宏观经济类、科技教育类、法规政策规章和人才类、公众服务类等信息资源的信息库;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开发、运用和管理的基本体系。
25、到2005年,建成类信息资源的信息库,形成信息资源开发、运用和管理的基本体系。 (三) 资源开发重点 加快我市传统产业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及就业安置等信息资源的开发。 注重高素质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 加强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四) 主要任务 宏观经济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世界经济信息库,全国主要城市经济信息库,XX经济信息库,固定资产 资项目信息库,能源、交通信息库等。 企业产品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企业信息库,企业产品品种及价格信息库,产品销售及库存信息库等 农业及农村发展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农业发展规划信息库,农业资源及其利用信息库,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态势信息库,农业气象及病虫害防治
26、信息库,农用生产资料供求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库等。 商贸金融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国内外市场行情信息库,主要商品品种与价格信息库,金融信息库,贸易信息库,股票证券信息库等。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城市建设规划信息库,国土资源信息库,房地产开发信息库,交通运输信息库,环境信息库,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库等。 科技教育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库,科技成果及技术市场信息库,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信息库,专利信息库,中文科技期刊信息库,学校信息库,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库,国内外技术标准信息库等。 公众服务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劳动保障、社会保
27、险、医疗保健、公共安全、旅游和气象等信息库。 法规政策规章和人才类信息资源 重点建设与社会经济、劳动人事、城市建设、科技教育等相关的法规政策规章信息库和组织人事管理、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人才交流等信息库。交流等信息库。 其它类信息资源。 建设类信息资源任务分解表 序号 资源名称牵头单位建 设 单 位1宏观经济类信息资源市计委 市计委、市经委、市财办、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2企业产品类信息资源市经委市经委、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乡镇企业局等3农业及农村发展类信息资源市农委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农机水电局、市供销社等4商贸金融类信息资源市财办市财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金融、保险、等
28、相关单位5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类信息资源市建委市建设、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国土局、市房管局等6科技教育类信息资源市教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技术监督局等7公众服务类信息资源市广播电视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旅游局、XX报社、市文化局、市体委、市气象局、市交通局、市建委等8法规政策规章和人才类信息资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9法律保障及社会安全信息资源市纪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五、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对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XX信息港建设的重要依托。它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电信服务业、广播电视与文化服务业、咨询
29、中介服务业和交易市场信息服务业。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和培育以INTERNET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市场,重点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和社区服务等信息服务,提高市民信息意识,培育信息市场用户群,带动信息港建设及信息产业的发展。1、 计算机应用服务 充分利用信息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全民计算机应用水平。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光通信和IP交换等技术,提高我市计算机应用服务水平,促进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我市的应用和普及,重视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港基础设施为依
30、托,逐步发展我市金融、商贸等部门和行业的商品检索、购物、支付等网上交易活动。 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社区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将全市的交通旅游、医疗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社会公共安全、气象等新系资源和公众信息服务网点,实行联网运行,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查询、检索、信息发布等服务系统,开展公众信息服务,为社会生活和市民提供方便。2、 广播电视与文化服务 广播电视服务业 建立包括无线、有线在内的多元化广播电视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市宽带综合信息网用户发展,数据业务开发等工作,并把网络延伸到有条件的乡镇,提供交互式电视服务业,把有线广播电视网建成一网多功能的高速信息传输网。 文化服务业 推
31、进图书文献、文物博物、艺术、影视、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等信息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服务业的繁荣。 咨询中介服务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重点发展金融证券、商贸、工程(决策)、管理和科技等咨询中介信息服务业。3、 交易市场信息服务业 利用信息港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交易市场信息服务业的范围和功能,重点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信息服务业。 六、支撑条件 XX信息港建设的主要支撑条件是: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标准,信息安全和保密措施,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信息化水平。 (一)、组织领导 XX信息港建设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委、市府是我市信息产业和信息港建设的领导机构。
32、市宽带综合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信息港建设的日常工作。市信息产业专家组负责信息港建设重大技术项目的咨询、论证、评审工作。 (二)政策法规和标准 为确保信息港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重点是加强信息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 市委市府办公室会同技术监查局负责组织协调我市信息港建设标准化工作。按照国家有关信息港建设的规定,要加快编制我市信息港标准化体系,重点制定信息港建设基础设施、网络系统、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标准。(三)信息安全和保密措施 1、 市委市府办公室会同市公安局、市保密局负责我市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2、 对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重要信息
33、,未经重庆或我市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的职能部门批准,不得对外发布;在公共信息服务中,严禁违规传输信息,对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严禁查处。3、 加快信息与网络安全产品、各种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运用。4、 加快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全民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 (四)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快制定有利于培养和吸引信息人才,稳定信息人才队伍的有关政策措施。2、 提高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3、 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普及教育。 (五)社会信息化水平1、 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 (1) 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应用,在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主管(CIO)制度,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2) 鼓励企业建立内联网(INTRANET),并与XX宽带综合信息网互联,开展与交流企业信息,参与国内外市场竟争。 (3)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 培育和发展信息市场 加快信息市场的统一规划,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培育和发展开放、有序、健康的信息市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