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卫生情况汇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牧区卫生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牧区卫生情况汇报.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磴口县农牧区卫生工作情况汇报我县的农牧区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拓创新,勤奋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使农牧区卫生整体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为逐步满足广大农牧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调研提纲,现就我县的农牧区卫生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1、我县共有苏木镇卫生院7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现有在职职工44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执业护士7人,其他医技人员10人),开设病床
2、70张,服务人口约7万人,各卫生院均开设内、外、妇、儿、中蒙医科等五大科室,开设的功能科室有放射、B超、心电图、化验及防保科,年收入月约105万元,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共设46个村卫生室,共有92人(其中执业医师12 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乡村医生20人)。辖区内五个国营农场,设卫生所、室10个,共有20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 人,乡村医生 人)。农牧区卫生机构担负着我县农牧区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二、新农合工作情况: 2009年,是我县实施新农合制度的第三个年头,我们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以惠民便民,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以强化政府及部门责任为保障,尝
3、试补偿方案,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为举措,扎实推进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下面将我县2009年1-4月份新农合工作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县参合农牧民55021人,参合率为98%(按2006年内蒙统计年鉴56183农牧民计算),按平均每人105元计算,本年度筹集合作医疗基金577.7万元。其中:农牧民个人缴费每人20元共计11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每人15元共计82.5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每人10元共5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每人20元共计11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每人40元共计220万元。截止4月底共到位基金130万元。 1-4月份累计补偿人次为2676人次,受益率为
4、5%,补偿金额205.29万元(由于财政经费没有足额到位,现外欠合作医疗机构经费75万元),占总基金的35%。其中享受住院补偿2653 人次,住院费用535.185万元,补偿金额205.06万元,平均补偿825.93元/人次,补偿率36%,享受住院分娩补偿23人,补偿金额2300元,万元以上补偿11人次,其中封顶补偿2人(30000元封顶)。 (二)14月份新农合工作进展情况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保障合作医疗持续发展。我们按照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对合作医疗基金“独立建帐,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每月各定点医疗机构将合作医疗补偿资料上报县合管办审核,县合管办将审核后
5、可拨付的金额拨付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县合管办和县财政社保科同时建帐,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情况的监督,确保了基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为管好、用好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金,取信于民,县合管办及各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磴口县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运作,今年上半年我县合管办根据实施办法并结合前两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又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了部分工作制度。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办事规范有序,工作透明高效。每个定点医疗机构制作了宣传栏、公示栏,宣传合作医疗有关政策,公示基金补偿情况,确保了农民的知情、监督权、使群众体会到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县合管办及各定点医疗
6、机构,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严把身份审核关,费用结算初审关,补偿资料终审关,县合管办对各单位报送的每例补偿资料进行了严格审核,对不合理收费一律核减,达到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行为的目的。2、充分利用新农合信息平台的优势,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按照全区、全市的统一安排,我县在县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款支持新农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我们于2008年11月建起了新农合信息平台,从3月1日起与巴市医院、巴市中医院、临河区人民医院、县内3家医院、8个苏木镇等14家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网络审核与补偿工作,脱离了手工操作。制定了新农合信息平台管理办法,对不及时上传信息者,由医疗机构承担补偿费用。平台建立后,我县合管办
7、要求各定点直报的医疗机构每天将住院的参合农牧民患者入院就登记通过网络上传到县合管办,县合管办每天早晨对上传的名单打印,并抽点下到定点医疗机构核实入院患者的真实性和费用情况。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开通,简化了报销程序,缩短了管理流程,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3、 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到位情况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7年开始运行,成立县乡两级经办机构,各苏木镇合管办设在各苏木镇卫生院,编制2人,县级合管办设在卫生局,编制6人,按照2006年巴彦淖尔市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县财政每年为合作医疗安排办公经费10万元。2009年将合作医疗办公经费已经列入预算,暂时还没有到位。苏木镇合管
8、办目前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在管理上,县合管办由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卫生局管理,苏木镇合管办由苏木镇管理委员会管理。4、 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运行情况我县从07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时就采取了住院即时补偿的方法。为方便农牧民群众,让参合患者及时得到补偿,县合管办制定了科学、便捷的报销工作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住院农牧民凭合作医疗证即可在巴市医院、巴市中医院、巴市蒙医院、临河区人民医院和磴口境内的公立医院共计16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出院后可现场即时结算补偿费用。补偿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先期垫付,合管办核定后结算,变“农民跑”为“医院转”,既制约了不合理收费,规范了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通过近三年
9、的运行,各定点医疗机构都能按时为农牧民补偿医疗费用。在市外就诊的农牧民带住院相关资料于每月的20日到25日在县合管办审核后,当场予以补偿。目前补偿情况良好,农牧民也非常满意。 (三)新农合存在的问题经过三年的运行,我县新农合工作在取消门诊补偿之后,农牧民的参合积极性还很高,合作医疗方案的设计相对合理,合作医疗基金的沉淀在10%以内,补偿率在35%左右,合作医疗制度执行较好,但是,尽管如此,还存在一定得问题。 1、新农合筹资模式不固定,筹资成本过高。新农合是针对农牧民的一项普惠政策,但强调群众的自觉自愿参与,但是由于部分群众居住分散,所以给筹资带来了一定难度,造成了相对较高的工作成本。同时,由于
10、近几年农牧民的流动性较大,每年总有一部分人不能按时参合,一方面影响了参合率,另一方面农牧民没有及时参合而影响受益。 2、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还相对薄弱,“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望还难以实现。 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激活并释放了农牧民的医疗需求,但我县县乡的医疗服务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农牧民的医疗需求,从2009年1-4月补偿看,在乡镇住院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53%、次均住院费用444.37元,在县级住院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6%、次均住院费用2039元,在市级住院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15%、次均住院费用4925.67元,在市以外住院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6%、次均住院费用8409.08元。从这组
11、数据中反映出来,我县参合农牧民还有许多患者要在市和市外医疗机构就医,因此进一步加强县乡二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是实现农牧民就近看好病、少花钱、提高受益水平、保障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3、新农合监管成本较高,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尽管我县在监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仅仅靠县合管办的力量是不够的,县级合管办工作人员少,办公经费不充足,而苏木镇合管办的工作人员不固定,没有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在管理上体制上也不明确,所以苏木镇合管办的工作全部由县级合管办来承担。在两年的合作医疗运行中,参合农牧民和医疗机构也在寻找钻合作医疗政策的空档,各种小伎俩也频繁发生,给合作医疗的监管增加了难度。所以按目前和管
12、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能做到对合作医疗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管。 4、合作医疗的宣传还需长久持续 经过几年的运行,合作医疗制度已深入人心,许多参合农牧民也享受到了益处,但是也还有部分群众缺乏互助共济意识,存在侥幸心理,不得病也不参合,还有部分群众对合作医疗政策补偿期望值过高。这些错误的倾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借助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基层卫技人员的培养,加快对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保证参合农牧民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2、积极探索建立固定的筹资模式,降低筹资成本
13、,保证参合率的稳定增长,达到全部参合。3、做好对农牧民门诊患者的统计,探索门诊统筹模式,扩大慢性病的补偿范围,力争做到合作医疗制度“保大病治疗补偿十足,缓解小病治疗无人过问”的问题。4、完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新农合信息平台的优势,建立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乡村联动互补的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同时建立与县外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信息互动制度,探索外转病人的监管方法,彻底杜绝违规行为,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有序发展。5、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工作,建立县乡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工作职责。提升合作医疗的服务水平,完善县乡合作医疗的管理体制。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卫生项目情况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牧区 卫生 情况 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