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探放水作业规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探放水作业规程.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洪洞陆成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探)第01号作业规程施 工 单 位:陆成煤业探放水队编 制 人: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概况4第一节 概述4第二节 编写依据4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4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5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5第三节 地质构造情况5第四节 水文地质情况6 第五节 水害预测7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8第一节 巷道布置8第二节 矿压观测8第三节 支护设计9第四节 支护工艺10第四章 施工工艺13第一节 施工方法13第二节 钻机作业14第三节 孔口安全装置的布设作业23第四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24第五章 生
2、产系统25第一节 通风25第二节 压风26第三节 瓦斯防治26第四节 综合防尘27第五节 防灭火27第六节 安全监控27第七节 供电28第八节 供水排水28第九节 运输29第十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29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9第一节 劳动组织29第二节 作业循环30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0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31第一节 一通三防31第二节 顶板32第三节 防治水33第四节 发生水灾时采取的措施34第五节 运输36第六节 各工种安全注意事项36第七节 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施39第八节 其它42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43第一节 灾害应急措施43第二节 避灾路线46附图:第一
3、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所掘巷道为一采区回风大巷,井下位于矿井一采区,与现有的一采区运输大巷平行布置。二、巷道用途矿井基建及投产前为全矿井的专用回风巷、一采区专用回风巷。三、巷道性质该巷道为沿9+10#煤顶板施工的准备巷道。四、布置本巷道所涉及的设计情况一采区回风大巷是根据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洪洞陆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确定的开拓方案布置,设计长度为1143m,已有巷道904m,新掘巷道239m。服务年限为12年。预计开工时间为2011年3月26日。第二节 编写依据1、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洪洞陆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煤矿安全规程
4、;(2011版)3、国家、省市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盘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1050巷道名称一采区回风大巷煤层情况9+10#地面标高/m1165-1305所在采区一采区巷道标高/m1070-1120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工作面地表位于主井工业广场西南,首采区布置于巷道北翼,东部为霍家庄联营煤矿,巷道米处地表建有左木35KV变电站。地面最高峰标高为1305m,盖山厚度约95-200m。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巷道南部沿11#煤层顶板平行布置有一采区运输大巷(已有),北部沿11#煤层顶板设计布置一采区轨道大巷(未
5、掘)。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一采区运输大巷与一采区回风大巷保护煤柱为30米,对掘进施工影响不大。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据井田内原各开采巷道揭露及钻孔资料,9+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煤厚1.77-5.40米,平均2.50米。根据已有巷道揭煤情况,一采区回风大巷平均煤厚2.26米,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0-3层,局部地段与11号煤层合并,属赋煤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细粉砂岩、泥岩、灰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煤 层 特 征 表项 目指 标备 注煤层厚度/ m2.26煤层有益厚度为2.1m。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1.4 0-2.8煤层倾向西南煤质肥煤煤层层
6、理(发育程度)发育相对瓦斯涌出量/(m/t)8.10瓦斯绝对涌出量/(m/min)16.99煤尘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性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容易自然发火煤层。第三节 地质构造情况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南部,乔家湾勘探区东部边缘,三交河背斜和霍家庄向斜穿过井田。在井下生产过程中揭露了三条断层,其特征如下:F1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落差10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650m。F2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8,落差7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550m。F3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45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1400m。地面填图和井下生产中均未发现陷落柱,
7、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根据地表和井下巷道揭露,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第四节 水文地质情况据本井田矿井整合调查资料,原洪洞陆成煤业有限公司开采9+10、11号煤层时,实际产量30万t/a,11号煤层井下涌水量一般为192m3/d,雨季较大约288m3/d。兼并重组后,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低于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底板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上述分析标明,矿井充水主要因素一是煤层顶板以上砂岩含水层水及上部导水裂隙带水,二是采(古)空区积水。以采空区积水危害最大。总体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1、地表水排泄情况:井田位于吕梁山脉南端的东部,地貌单元属中山区,井田内自西南向东北发育一道山梁,山梁两侧
8、沟谷发育,总的地势为中间高,西北、东南两边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高程为1343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沟底,高程为1015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约328m。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地表多为沟谷溪流,东部流水注入汾河后汇入黄河。地表水为季节性水流,冲沟发育,山沟内多有季节性小溪流,夏、秋季流水量较大,受季节影响明显。矿区总体呈高山地貌,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2、地下水 井田内水文地质资料较少,据乔家湾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将井田含水层自下而上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段岩溶含水层 厚39.7855.99m,岩性以块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含泥质成为泥质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弱中等,据以
9、往乔家湾详查资料,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6491.015L/sm。 (2)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组具有3层石灰岩K4、K3、K2,K2、K4灰岩稳定, K3灰岩局部相变为砂岩。K2灰岩为9号煤层的直接顶板,其下距9+10号煤层平均3.91m,对开采9+10、11号煤层有影响。据乔家湾详查区勘探报告及本矿勘探资料,K4灰岩深灰色,致密块状,局部质不纯,含泥质,裂隙较发育,多被方解石充填,钻液消耗量一般在0.11.00m3/h,属含水性较弱含水层。K3灰(砂)岩质较纯,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脉充填,钻液消耗量一般在0.300.60m3/h,属含水性较弱的含水层,K2灰岩岩溶裂隙含水
10、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多数钻孔出现15m3/h钻液全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376L/sm,水位标高1202.84m,水质类型为HCO3-Ca,富水性中等。(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底部砂岩含水层 山西组底部砂岩由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组成,胶结致密,坚硬,地表出露的泉水不多,其流量较小,为弱含水层。 (4)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中部及底部砂岩含水层 该组砂岩皆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泥钙质胶结,井田内出露的泉水不多,流量1.5L/s。本组K8、K9砂岩裂隙发育,含有较丰富裂隙水。据邻矿三交河煤矿巷道掘进期间,K8砂岩涌水量325m3/h,回采期间,K8+K9砂岩涌水量2545m3/h,为影响
11、2号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属中等富水性。经长期疏放,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已大大减弱。 (5)上石盒子组中部及底部砂岩含水层 该组砂岩岩性以黄绿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泥质、钙质胶结,矿区内出露的泉不多,据乔家湾详查区资料钻液消耗量一般在0.10.6m3/h,为透水性弱含水层。 第五节 水害预测 1、地表水 因井口处于山坡上,受季节性降雨影响较小,但必须注意对地面防洪管理,防止地表降水涌入井下。 2、老空水 矿区内许多废弃老窑。根据调查资料,废弃老窑多有积水,甚至与大气降水有联系,老窑积水将给矿井开采构成威胁。在现有的掘进范围无小窑开采。布置首采面10101时,由于对周围巷道开采无可靠资料,因此巷
12、道掘进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对巷道掘进必须编制专项防治水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 3、地质水 根据水文地质报告,本区内无较大地质构造,隔水层赋存稳定,无较大补给水来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查,进一步摸清井下的地质构造,进一步加强对井下各类水源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搞好矿井水防治工作。 4、其他 矿井+1060m水平以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m3/h,最大涌水量12m3/h。矿井在建井和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取得矿井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矿井建设和开采安全。为防止突发性事件造成对矿井安全的影响,应加
13、强机电设备、排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管理工作,制定合理、完善的措施,保证矿井水防治的安全。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本矿井为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改造原山西陆成煤业有限公司的主斜井作为重组后的主斜井,利用原陆成矿井工业场地的副立井、回风立井并联作为重组后的回风井,全井田划分为一水平开采。本次施工为将原陆成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刷扩改造后作为一采区回风大巷,巷道全长为1143米。第二节 矿压观测通过对井下情况进行观察,回风大巷巷道内部分岩石风化严重,顶板破碎,有顶板下压现象,局部已出现拱部和墙体被压垮等现象。巷道内有几处原先顶板冒落后架设的钢梁和圆木支架,有断层穿过巷道。以上表明该巷道顶板
14、较为破碎,矿压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支护,防止顶板冒落。根据山煤集团洪洞陆成煤业顶板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回风大巷巷道进行顶板离层监测、锚杆和锚索载荷及锚固力的监测。观测内容、目的及测试工具见下表。 矿压观测内容、目的及测试工具一览表序号观测内容观测目的测试工具1顶板离层监测顶板稳定状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离层指示仪2锚杆的抗拉拔力检测锚杆的最大载荷和锚固力是否适合,以调整密度锚杆拉力计3锚索预紧涨拉力检测锚索的最大载荷及预紧涨拉力涨拉泵4螺母扭矩检查锚杆安装质量力矩扳手观测方法:1、顶板离层监测仪每隔100m设置一组(巷道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巷道内压力显现等情况时在该地段根据
15、现场实际情况布置一组),观测顶板离层量。锚杆、锚索载荷及锚固力的观测由生产技术科进行观测。2、每300根锚杆或300根以下,取样一组,每组不少于3根,用锚杆拉力计做抗拉拔力试验,做好试验记录。3、锚索逐根检测,在使用涨拉泵涨拉时,观测压力表显示,压力表显示不小于30Mpa。4、螺母扭矩每班必须检查。5、数据处理:顶板离层数据由技术队长每5天收集一次(巷道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巷道内压力显现等情况时该地段离层情况每天收集一次)汇报生产技术科进行数据分析。锚杆、锚索载荷及锚固力的观测数据由生产技术科进行分析。第三节 支护设计一、永久支护回风大巷设计采用C25混凝土锚网喷加锚索支护,支护厚度100m
16、m。顶锚杆采用222200mm螺纹钢锚杆,帮锚杆采用161800mm圆钢锚杆,锚杆间、排距900800mm,锚杆托盘为1201208 mm铁托盘。锚杆按矩形布置,顶锚杆每排5根,帮锚杆每排4根。顶网采用6.5100100mm的钢筋网片,规格为2100900mm。帮网使用直径12#铁线编织的金属网,网格5050mm,规格为34001000mm。巷道锚杆下采用14螺纹钢钢筋钢带支护,顶钢带长度为4000mm,帮钢带长度为3400mm。巷道顶板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杆体采用17.8mm钢绞线,L=6000mm,间排距18002400,锚索托盘为20020020mm铁托盘,如遇围岩不稳,可变换锚索支护
17、方式。锚固剂选用2335型,顶锚杆每孔2个(里端为一个快速药卷,外端一个中速药卷),帮锚杆每孔1个中速药卷,锚索每孔5个(里端1个超快速药卷,中间2个快速药卷,外端2个中速药卷)。二、临时支护1、临时支护形式、材料及规格临时支护形式为吊环前探梁支护,吊环采用直径16mm的圆钢焊制,数量4个,吊环上螺母与基本支护的锚杆螺母相同,前探梁采用3寸钢管制作,长度为3.6m,数量2根,间距2.0m。2、临时支护操作程序及要求:放炮后,先用长柄工具检查顶帮情况,处理完活矸浮石,在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锚上安装吊环,安吊环前先用扳手检查锚杆的锚固情况,合格后安装,吊环螺母旋入锚杆的长度不小于10MM,随后将空顶区
18、内的网挂好、联好,把前探梁移至工作面岩壁,在移前探梁的同时,将钢带、板梁放到前探梁的上面,用木楔构紧,然后再进行出渣与永久支护。第四节 支护工艺一、锚杆支护工艺在爆破后要紧跟工作面进行顶帮锚网支护,采用MQT-120型锚杆钻机打眼和安装锚杆。1)钻锚杆孔:采用锚杆钻机钻眼,使用28mm钻头,按照巷道的支护设计参数及位置钻凿眼孔,眼孔要圆直,眼径和药卷直径相匹配,误差为5毫米。打完眼后要用压风将锚杆眼内的岩粉碴子和积水吹洗干净,吹洗时眼孔正下方附近严禁有人。2)安装锚杆:检查锚杆机各部位完好情况,开机空载运转检查是否正常。用锚杆安装机将锚杆连同药卷一起送至眼底后再开动锚杆安装机用锚杆捅破树脂药卷
19、并快速搅拌推进,推进搅拌速度要均匀,推力要适度,安装时快药卷(红色)应在里端,中速药卷在外端,搅拌时,前20秒时搅拌推进0.5m后,5-20秒搅拌推进0.5m,总体推进时间不得超过40秒,安装搅拌推进不能中断,应一锚到底。锚杆前端至眼底后不得再进行搅拌,以免影响锚固效果。锚杆杆体推进搅拌到位后,锚杆安装机应抵住锚杆(不松动时间2分钟以上),等树脂药卷固化后,先将锚杆安装联结握住防止落下伤人,再慢慢退安装机,卸下安装联结器后,要及时在孔口将杆体楔住,固化前不要使杆体位移或晃动。安装退机15分钟后树脂基本固化后方可上托板和螺母。安装机使用结束后,各种操作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清理干净后,搬离安装地点。
20、3)注意事项:爆破作业后要及时进行锚网支护,锚杆至工作面空顶距离不得超过锚杆排距,严禁空顶作业。安装锚杆前,要先对锚杆安装机进行检查,看各零部件是否齐全,紧固件是否松动,各操纵机构是否灵活可靠,外接水源和气源阀门是否良好,扳机和搬把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油雾器内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二、锚索支护工艺采用置顶式气动锚杆钻机打锚索眼,钻杆采用六棱钻杆。打眼前要先敲帮问顶,把喷体顶部破碎表层处理掉。钻机开眼时要扶稳钻机,先开气腿,使钻头顶住岩面,垂直砼体顶部打眼,两肩锚索眼要垂直两巷道岩面,确保开眼位置正确,锚索眼必须与巷道面垂直角度偏差不得大于3。锚索为单根钢绞线端锚锚索,锚索末端套上专用驱动头,拧上导
21、向管并卡牢。将树脂药卷用钢绞线送入锚索孔底,使用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锚杆打眼机搅拌。装上托盘、锚具1小时后再进行张拉力测试,将其托至紧贴顶板的位置,把张拉油缸套在锚索上,使张拉油缸和锚索同做轴,挂好安全链,人员撤开,分级张拉,达到设计的预紧力或油缸行程结束时,迅速换向回程。锚索张拉预紧力应控制在要求范围内,48小时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拉。张拉时发现锚固不合格,必须补打合格的锚索。三、喷射混凝土支护工艺1、准备工作检查锚杆安装及锚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掘进 工作面 放水 作业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