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规范.doc





《山东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规范.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本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全县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第三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是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对象为本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和胎婴儿。第四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第二章 工作内容第五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的内容:一、孕期保健(一) 孕前期孕前期保健是预防后代发生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避免环
2、境中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保健重点:有计划受孕,选择适当年龄和季节,最佳怀孕时间应选择在7-9月、年龄在2429岁;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口服叶酸片0.4mg每日1次预防胎儿畸形。 (二)孕早期(孕13周前)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进行定期孕期检查。孕早期检查一次,孕中期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以后每24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有高危因素者根据病情增加检查次数。1、及时发现孕妇,建立山东省孕产妇保健档案手册(以下简称孕保册),仔细询问病史、孕产史,计算预产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测量基础血压与体重。2、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项目:血、尿、白带
3、常规,肝功(ALT、AS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血清试验(RPR),B超。(2)建议检查:ABO、Rh血型、乙肝五项、心电图;(3)知情同意下常规行艾滋病抗体筛查。3、发现高危因素,进行高危评分、专案管理。发现妊娠合并症,及时治疗。对患严重疾病,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4、告知孕妇在孕820周时知情选择进行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5、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提供咨询、指导和随访等,知情同意选择妊娠结局。6、宣传优生知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预防先天畸形;进行早孕生理特点及早孕卫生知识的宣教。(三)孕中期(孕13
4、28周)1、询问孕妇健康状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常规产前检查: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听胎心,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行骨盆外测量。2、辅助检查:(1)孕1624周建议B超筛查胎儿畸形,主要诊断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四肢严重短缺、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等致命畸形,发现畸形者,及早终止妊娠。(2)孕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医师应当劝其在孕20周时到上级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羊水过多或过少的;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年龄35周岁的;产前筛查结果提示
5、高风险的孕妇。(3)孕2428周建议糖尿病筛查。3、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必要时转诊。4、进行孕期卫生、营养知识及心理卫生指导,预防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5、对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选择继续妊娠者,加强产前保健,进行CD4细胞等HIV相关检测,选择应用适当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进行阻断治疗。(四)孕晚期(孕28周后)1、常规产前检查,注意有无下肢浮肿、静脉曲张,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防治各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2、辅助检查:复查血、尿常规,必要时复查肝功、肾功,B超及胎儿监护。3、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必要时转诊。4、高危孕妇确定分娩地点,动员住院分
6、娩。5、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数胎动)指导;6、宣传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7、将出生医学证明的有关信息作为产前保健、宣传的重要内容,让孕妇充分了解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意义和要求,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庭拟起新生婴儿的姓名,自觉申领出生医学证明。二、产时保健做到五防,即防滞产、防出血、防窒息、防产伤、防感染。(1)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使用并绘制产程图,及早发现和处理难产;基层单位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早护送转诊。(2)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无菌操作,保护会阴,避免产伤,预防新生儿窒息,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3)严格掌握产前使用宫缩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提倡自然分娩,掌握剖宫产、阴道助产和会阴切开指征。(5)预
7、防产后出血,准确测量、记录出血量,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6)严格执行产科危急重症抢救常规、流程及抢救制度。(7)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重点监护,发现高危新生儿应及时转入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保健儿科或新生儿科实施诊疗并观察。(8)指导母乳喂养,坚持“三早”,即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9)HIV感染孕妇由其家属及孕妇本人在知情情况下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按照山东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行操作。三、产褥期保健(1)分娩后按规定时间对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动员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2)出院后3天内、产后14、28天各产后访视一次,如有异常情况,酌情增
8、加访视次数;产后42天到原接生机构进行母婴健康检查。(3)访视内容:产妇:了解产妇一般情况,测血压、体温,检查乳房、子宫复旧、恶露量及性状、会阴或腹部切口,发现异常情况动员及时就诊。新生儿:测体温、体重,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和大小便等情况,注意有无畸形、黄疸、脐部感染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4)进行产褥期母乳喂养、卫生、营养、心理指导。(5)指导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对所生婴儿进行人工喂养。第六条 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1、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高危孕妇应评分、登记和专案管理。2、高危妊娠应在孕保册上作出高危标志,每次产前检查应详细填写“异常情况处理”,并预约复查时间。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产期 保健 系统管理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