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QC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丁永奇2009年7月2主要内容QC七大手法1.排列图2.因果图3.散布图4.直方图5.检查表6.分层法7.休哈特控制图3QC七大手法目的:1、提高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水平;2、能过学习会使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分析问题;3、进一步提高检验员的质量控制技能;4QC七大手法排列图排列图v排列图别名又叫柏拉图、pareto图。v排列图的功能:识别少数关健因素,优先采取解决措施。v排列图的用途:常用于不合格数或缺陷数的分类分析。v绘制排列图:5QC七大手法例:以下是轴颈产品的不合格数,不合格项有6种,以此为例作排列图。不合格项不合格数累计总数累计比率碰伤121234.29%毛刺92160.00%漏
2、工序82982.86%试模报废33291.43%超差23497.14%其他135100.00%6QC七大手法7QC七大手法 分析:柱图为不合格项分类统计量,折线图为累计比例。可以看出:占60.00%的不合格项有二项,将作为关健急需解决的因素。只要解决了前二项不合格因素,轴颈产品的不合格率就可下降60.00%。8QC七大手法因果图因果图v因果图别名又叫石川图、鱼刺图。v因果图的功能为:分析问题可能的原因,或影响产品性能的各种因素。v因果图的用途:分析原因或影响因素,加以控制。9QC七大手法例:以下是对生产效率低下,这一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因果图可以清楚的找出“生产效率低下”这一事件的所有因素,通过
3、对关健因素的控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不良现象。10QC七大手法环境环境管理管理人员人员温度温度湿度湿度薪资制度薪资制度污染污染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训练缺乏训练变换多士气变换多士气不足不足生手多生手多品质品质方法方法材料材料机器机器不良高不良高维修多维修多场所乱场所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经常中断经常中断工具工具不良多不良多开机率开机率厂家多厂家多不足不足故障高故障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率低11QC七大手法散布图散布图v散布图别名又叫散点图、相关图。v散布图的功能:分析对应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v相关关系分类: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绘制散布图绘制散布图例:以下是产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
4、关。12QC七大手法13QC七大手法直方图直方图v直方图别名又叫柱状图、分布图。v直方图的功能:分析数据的规律性,尤其是中心值的分布状况。绘制直方图绘制直方图例:以50块蛋糕的重量为例来绘制直方图(mg)14QC七大手法30831530531030931231331130430931730631031631231530730831131230630230930730730531731030931631431130530330531631531130931230830730431831730932031431031815QC七大手法设置组界进行统计:组组界中心值次数1301304302.5423
5、04307305.5103307310308.5134310313311.595313316314.586316319317.557319322320.5116QC七大手法绘制直方图:此直方图应大致为左偏正态分布。17QC七大手法检查表v检查表别名又叫核查表、调查表、分析表。v检查表的功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粗略分析。v检查表的用途:常用于其他工具前期统计工作。绘制检查表例:不合格品分项检查表18QC七大手法不合格种类检查记录小计表面缺陷正正正T17裂纹正下8装配不良1形状不良正正正正正26其它4总计5619QC七大手法分层法v分层法别名又叫层别法。v分层法的功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按其不同的目的
6、进行分类,从而找出其内在统计规律。v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操作人员分按使用设备分按工作时间分按使用原材料分按工艺方法分按工作环境分例:分层法:20QC七大手法21QC七大手法一、常规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用实线绘制的中心限(CL)、用虚线绘制的上控制限(UCL)和下控制限LCL,图中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各点之间用直线段相连,以便看出点子变化的趋势。22QC七大手法 UCL、CL和CLC统称为控制限,它们是互相平行的。若控制图中的描点落在控制限之外或描点在控制限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
7、表明过程异常。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在1924年提出的不合格率(P)控制图。23QC七大手法二、控制图的形成 将通常的正态分布图转个方向,使自变量增加方向垂直向上,并将、3和3分别称为CL、UCL和LCL,这样就得到一张控制图。三、控制图原理解释v 根据来源的不同,影响质量的原因(因素)可分为人、机、料、法、测、环六个方面。24QC七大手法 但从对影响产品质量影响大小来分,又可分为偶然因素(简称偶因)与异常因素(简称异因,在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中称为可查明因素)两类。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中存在,对质量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例如机床开动时轻微的振动等。异因则
8、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特性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刀具过程磨损以至于使质量特性值超过工艺要求等。25QC七大手法v偶因引起影响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偶然波动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对质量的影响一般不大。异常波动对质量的影响大,且采取措施不难消除,故在过程中异常波动及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是我们注意的对象,一旦发生就应该尽快找出,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这是休哈特的贡献。26QC七大手法v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都是产品质量的波动,控制图上的控制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v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
9、因素两类因素。27QC七大手法四、控制图的作用:按下列情形分别考虑v情形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如出现图上的点上升趋势,显然过程有问题,故异因刚一露头就可发现,于是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这当然是预防。v情形2、更经常的是控制图上的点无任何预兆,突然出界显示异常。这时应查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28QC七大手法v控制图的作用是及时告警。只在控制图上描点,当然是不可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必须强调要求现场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来推行SPC ,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质量管理人员则应该起到组织、协调、鉴定与当好领导参谋的作用。29QC七大手法五、控制图的状态v统计控制图的状态,也称稳态,即过
10、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状态。对产品质量有完全的把握(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范界限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生产也是最经济的(偶因和异因都可造成不合格品,但由偶因造成的不合格品极少,在30QC七大手法 3控制原则下平均只占2.7%左右,主要是由异因造成)。故在统计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小。v所谓的控制都要以某个标准为基准,一旦偏离这个基准,就要尽快加以纠正,使之保持这个基准。SPC(统计过程控制)就是以统计控制状态(稳态)作为基准的。v推行SPC能保证实现全过程预防。31QC七大手法六、3(西格玛)原则 UCL=3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新老七种工具 QC 新老七种 工具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