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经济周期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经济周期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经济周期理论.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讲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n朱格拉提出,危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阶段。n经济周期也称经济循环和商业周期。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通常以GDP)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的扩张。这类周期随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萨缪尔森的解释n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波动。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经济周期的阶段n两阶段划分 扩张阶段 收缩阶段 振幅可能是收敛性的、发散性的或稳定性的。经济周期的类型n1.法朱格拉周期(中周期,年)1860年论法国、英国
2、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主周期 三阶段:繁荣、危机、清算 经济周期的类型(续)n2.基钦周期(短周期,个月)次周期 1923年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n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年)长波理论 1925年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经济周期的类型(续)n4.库兹涅茨周期(年),又称建筑业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1930年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续)n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9年经济周期第一卷 1长6中 1中3短 18世纪80年代1842年,“产业革命时期”;18421897年,“蒸汽和钢铁时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n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
3、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太阳黑子理论n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父子1875年提出。n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n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n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有限,这种理论难以成立。创新理论n所谓创新是指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是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新的要素组合形式。n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技术的革新和发明不是均匀的连续的过程,而
4、有其高潮和低潮,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形成经济周期。政治周期理论n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1、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2、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3、政治家喜欢连任。n政治性周期的具体运行:大选前,总统为了连任,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大选结束后,宽松的政策使通货膨胀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而不得不采取紧的经济政策,使经济走向衰退。内生经济周期理论n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运动的因素纯货币理论n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提出,是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n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波
5、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尤其以短期利率起重要的作用。投资过度理论n是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n把经济周期的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促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消费不足理论n该理论以西斯蒙第、马尔萨斯和霍布森为代表。主要危机阶段的出现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形成解释整个过程的完整理论。n经济中出现萧条是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心理周期理论n经济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
6、,而投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n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现代经济周期理论n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释经济周期n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的特点: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又以投资分析为中心,重在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及对经济周期的影响。n货币主义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从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解释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续)n理性预期学派强调预期失误才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n激进的政治经济学派、新自由主义者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周期理论。n各种理
7、论的共同点 强调内生因素 强调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存在的必然性乘数加速原理n 乘数加速原理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n 乘数加速原理是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凯恩斯只用了乘数原理来分析各种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加速原理n加速原理是由经济学家汉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资的若干倍增加,而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减少。n加速原理是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该理论强调收入波动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加速原理的经济学解释q投资等于收入(或消费)变动额乘以加速系数q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增量的变动,而不是产量的绝对变动量。只要产量增量的增长下降,即使其绝对数
8、增加,也会导致投资水平的下降。q由于资本产量比率大于1,因此净投资的变动量倍数于产量的变动量,这是加速原理的作用。q要使投资保持不变,消费必须持续增长,消费量只有以递增的幅度增长,才能保持加速作用对经济繁荣产生更大刺激。对加速原理的批评n资本设备投资的增加需要一定的时间n企业净投资取决于长期利润率的变化,而不是仅仅依每年国民收入(或总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定n一般厂商都有闲置资本、设备n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力,因此增加生产并不一定需要增加投资 汉森萨谬尔逊模型n乘数原理强调的是自发性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以乘数的形式增长。n加速原理强调的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对投资的影响,国民收入一定幅度的变动会引起投
9、资以加速的形式变动。n汉森萨谬尔逊模型就是把乘数和加速的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乘数加速原理的含义n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的自发调节,就会形成经济周期。n作用过程:投资 产量 投资 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受社会需求与资源的约束,投资将会减少,从而产量减少,进而投资大幅度减少。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主要是影响G、a、b。真实周期理论n理性预期假说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但是,理性预期假说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之间并非完全对立,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学家已经在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部分地重建了凯恩斯
10、主义宏观经济学。n就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而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大挑战。但是,他们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逻辑框架。n凯恩斯理论之后,经济学家成功地把意外的技术冲击引入了一般均衡模型,并据此对经济周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较好的解释。n由于真实的技术冲击取代了名义冲击,成为生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因此这些研究被人们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导致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产生的因素n实证研究发现,货币冲击的作用有可能被夸大。例如巴罗(1981)在一些模型中发现,货币冲击对某些资产实际回报率的作用不明显,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这就导致新古典学派重新开始重视实际冲
11、击的作用。n如果认为经济波动是由信息非对称性和价格错觉造成的,那么价格错觉意味着经济中某些市场存在信息欠缺,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上价格信息是有价值的。理性人不会形成系统的价格错觉,抛弃这样的市场,忽视获利机会。因此,如果出现价格错觉则要么是市场不完备,要么是理性预期假设存在缺陷。价格错觉模型的逻辑缺陷促进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发展。n传统经济周期模型过于注重经济冲击的持久作用,缺乏对短期波动的重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研究广义经济周期,对经济冲击的短期反应刻画得比较详细。n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强调实际因素的扰动和冲击。前者描述短期经济波动,后者注重长期经济增长。前者注重经济冲击的短期作用
12、,后者注重经济冲击的长期效果。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对实际变量内生化,形成将短期波动的长期增长相结合的分析模型,给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带来了启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生产率的随机冲击后拓展而形成的。n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受到宏观经济理论对微观基础要求的影响。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特征都是在微观行为的优化过程中体现的,所采用的是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实际上就是微观模型的直接宏观化。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很好地模拟了现实经济行为,在实证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现代经济理论又出现了宏观与微观融合的趋势。真实冲击的提出n平滑还是随机游走?传统的方法是设想经济沿着索洛模型描述的反映潜在趋势增长率
13、的轨迹演进。这个方法假设GNP的长期趋势分量是平滑的,在这个基础上观察由需求冲击所形成的经济短期波动趋势。用这种方法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解释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陷入了低谷。n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所形成的供给冲击,使经济学家更加关注经济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n趋势复归传统观点(0b1):Yt=gt+bYt-1+zt gt表潜在GNP的平均增长率,它描述的是一种必然趋势。z代表随机冲击,它的平均值为零。若有针对Z的冲击使得产出在时间t时高于趋势,且冲击时间只有一个时期。由于Yt将依赖于Yt-1,冲击将在时间上向后传播,形成序列相关。因0b1,对产出的冲击最终会停止,并回归到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经济周期理论 中级 宏观经济学 第五 经济周期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