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幸福相伴前行(共11页).doc
《他们与幸福相伴前行(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们与幸福相伴前行(共11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他们与幸福相伴前行 论生本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成长成长,一个蕴含生命意味并总能让人们对生命产生期待的美好的词汇。成长是美好的,是值得人期待的,感受成长也是幸福的。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品质提升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于此之下,教师成长也就成了当下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我们论及教师成长时,首先需要确立的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教师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才能自觉开辟发展的空间。其次,如果单纯把教师的成长归结为教师专业发展,这只能是一种工具技术层面的思考,无法托出教师作为“人”的生命成长的厚重和意义;而如果仅仅把教师精神生命的提升视为教
2、师成长的话,论题也同样显得空虚、单薄和无力。生本教育的教师以生命的牧者身份出现,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师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一个具有自为性、创造性的人。而人存在于生活也成长于生活,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生活,那么教师成长就意味着教师在生活中成长。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师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生本教育实践中,我们实现了这种理想的教育生态,即:师生在共同的教育生活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不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发展。近10年的生本教育实践表明,生本教育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老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
3、成就了老师。在进行生本教育的实践中,我们的实验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可以说,教师选择了实践生本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生活,并在这新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实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拟从教师的教育生活出发,去梳理教师成长的轨迹,看看生本教育给教师的教育生活带来些什么变化,并如何引领教师不断成长。一、 不教而教的生活长期以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们引以为荣的地方。曾经,我们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传授着我们为学生细心梳理出来的知识点;曾经,我们在讲台上展示着我们娴熟的教学技能和优美的教学姿态;曾经,我们在讲台上以教师的名义在履行“教”的职责和义务。讲台成了我们主要的教学生活场所,“教”也就成了我们
4、教学生活的全部重心。但生本教育却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教育的本体在于学生生命的提升,而这种提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教育教学确能有效推动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提升,但学习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教师的“教”充其量也只是这外部力量而已,只是一个外因,真正的起作用的内因却在于学生本身。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教师要“少教”甚至“不教”,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腾出来让学生能充分依托生命的内在机制去发展自身,实现自身。课堂和讲台上的主角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一思想几乎颠覆了教师的全部教学生活重心和既往的教育信念。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叶秋玲老师用“涅槃感”来形容自己
5、在观念上的剧变,她写道:“从教近十年,虽然也参加过一些教改实验,但是一直以来我还是在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本身又是传统教育下结出的“硕果”所以在思想中一些传统的观念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参加生本实验一个学期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涅槃感。虽然我不敢斗胆说自己的教学因此会“鲜美异常,不再死”,但我却可以肯定的说自己真的有一种“死而复生”之感”。可以说,当教师有这种“死而复生”之感的时候,他们的教学生活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将全面依靠学生,彻底地实现教学的交付,彻底地告别“教”的生活。教师不再执意于“教”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可能?“不教这些,行吗?” “未
6、学这,怎学那?”每一个开始实施生本教育的老师都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和担心。而当他们抛开这些疑虑和担心,试着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尝试着放手,尝试着依靠学生的学习潜能,抛弃以往津津乐道的“教”之后,老师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案例:有一堂课令我记忆犹新,有一学生谈到女神维纳斯塑像是美的时候,另有学生就提问,“为什么它会这么美呢?”“当然是达芬奇的妙手丹青了!”有人抢答。“对呀!”马上有学生附和,结果被提问的学生竟神采飞扬地说起来:“艺术家们在创作艺术人体时,都以黄金分割律为标准进行创作。达芬奇当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也有意识地严格地遵循了黄金分割律,女神维纳斯的体形完全与黄金分割律相符。而符合黄金分割律的
7、物体、图形就能给人最悦目、最美丽的印象。”原来他了解得这么具体!“那么长得漂亮的人会不会他的脸部,五官之间也存在黄金分割律呢!”“音乐的高潮部分是不是也处在整个乐章的黄金位置呢?”“当我们握笔写字觉得最轻巧省力时,是不是握在笔的黄金分割点上呢?”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因为惭愧我自己也不能确保说出正确的答案,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做小研究,看着他们揣着新问题眉头紧锁着离开课堂,我竟窃喜起来,因为我相信他们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案。 曹小君,天河区骏景小学 事实上,像这样完全实现教学的交付并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它意味着对自己教育信念的否定,意味着对我们长期“教”的否定。然而,我们却必须去否定甚至抛弃以往我们
8、的“教”,才能最充分的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曾经的辉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然而,只有在浴火过后的凤凰才能得以重生,当学生的生命能在课堂恣意展现其光彩时,我们放弃的那点“教”又算什么呢?安守生命牧者的角色,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于生命中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是多么值得向往和写意的生活!这能否算是教师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新生呢?二、自主研究的生活长期以来,“专业研究”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只是一个名词。老师习惯地认为教育的“专业研究”是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大学教师的事情,自己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然而,生本教育让教师们在实践中自主自觉地走进了教育教学研
9、究的领域,过上了研究者的生活。当然,需要澄清的是,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或许与创造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无关 ,而是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自己更美好的教育教学生活。1、读书生本教育让教师走下讲台,教师不再“教”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就无事可做,闲下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学生自身学习的生命机制被激发,被唤醒之后,他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地成长,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他们求知的热情会愈加高涨,这时的教师不可能做一个冷冷的无所作为的旁观者。课堂是一个以生命滋养生命的场所,生命是在师生的相互滋养中前行和提升的。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不论是如叶秋玲老师所说“要在每个环节给学生适当的指引,就需要
10、加强自己的阅读修养,并且在课堂上要保护好每一棵稚嫩的小苗,还需要付出思考和机智”,还是如何建芬老师所说“如果你不再看书学习,就不能教我们了”,老师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促进自身发展的读书生活。与此同时,在大多数生本的实验学校,也在采取各种措施营造校园的书香环境,或建立教师书吧,定期为教师购置新书;或开设博客,让教师在博客上发表读书心得;或定期组织教师“读书沙龙”,为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提供机会。凡此种种,目的都在于让教师在读书中成长。如果说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那么教师神游于众多书籍之时,教师就开始了专业的研究生活,开始了专业发展之旅。2、反思学者波斯纳曾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他们 幸福 相伴 前行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