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基本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了解基本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基本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效效用用论论了解基本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了解基本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掌握如何从序数效用论出发,运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研究掌握如何从序数效用论出发,运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并导出需求曲线;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消费者的行为,并导出需求曲线;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运用本章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实际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运用本章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在了解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的基生活中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在了解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不确定性对于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并能
2、运用所学的础上,理解不确定性对于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的不确定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当今证券市场的一些现象。不确定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当今证券市场的一些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概念: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概念: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确定性、风险等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确定性、风险等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替代效应和收
3、入效应理论等均衡的条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等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重点:重点:边际分析方法和消费者均衡分析,要边际分析方法和消费者均衡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求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边际分析方法,能够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无能够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难点:难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要求对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要求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难点:点: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
4、概论一、效用的概论效用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消费某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用途。同是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用途。同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地而不同。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v在对“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度量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v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
5、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为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论v到了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v边际量的一般的意义是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v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为:v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total utility,TU
6、)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v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v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v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v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v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有:2TU=14QQMU=142Q例:例:MU 0,TU递增;递增;MU 0,TU递减;递减;MU=0,TU达到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与与教材教材P73表表31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TuMuTu=14QQ2Mu =142QuQ5040302010012345678910510150MA
7、XTu教材教材P73图图3-1v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v利用数学语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达为:(1)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2)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
8、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v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所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v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又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三)消费者均衡(三)消费者均衡v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v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
9、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v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v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说明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说明 以购买两种商品为例以购买两种商品为例 MUX1 PX1MUX2 PX2=P1X1 +P2 X2 =IMUX1 PX1MUX2 PX2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vI=8;P1=1,P2=1。v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0、:Q12345678MU11110987654MU219171513121086P1X1+P2 X2=12+16=8MUX1/P1=MUX2/P2=10/1=TU=107教材教材P77表表3-2(四)需求曲线的推导(四)需求曲线的推导v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v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v当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教材教材P79图图32(五)消费者剩余(五)消费者剩余u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11、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u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n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n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n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n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n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 消费者剩余的求解Q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Q0ABP0OPn令反需求函数Pd=f(Q),n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l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l1消费者偏好l序数效用理论认为,
12、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l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要么AB。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理性消费者的三大基本偏好v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Y商品商品X商品商品Il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v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与与Y的不同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13、。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Y商品商品衣服衣服X商品商品食品食品I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AD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减少减少Y Y,增加,增加X X减少减少X X,增加,增加Y Y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0102030404060100200X2X13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 1】同一座标平面上同一座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曲线。教材教材P83图图34010203040
14、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2 2】在同一座标平面在同一座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线都不可能相交。教材教材P84图图36010203040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3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边际替代率 MRS 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ofCommodities u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u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5、: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u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u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n原因:n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n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n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u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l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了解 基本 效用 序数 论两种 理论 主要 区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