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doc
《企业知识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知识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業知識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企業知識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企業知識管理的內容框架研究摘 要:研究企業知識管理的學者可以分爲三個學派:行爲學派、技術學 派和綜合學派。企業知識管理作爲一個獨特的視角,對企業職能管理和流程管 理的各個方面都産生了影響,這些交叉領域匯總爲企業知識管理的內容。本文 給出了企業知識管理的“燈籠”模型,以及企業知識管理的十大內容:知識創 新管理;知識共用管理;知識應用管理;學習型組織;知識資産管理;知識管 理的激勵系統;知識管理的技術與工具;知識産品的定價與版本;知識員工的 管理;學習與創新訓練。把企業知識流的管理概括爲“知識流小車”模型。關鍵字:知識管理;內容;框架;模型自 2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管理學領域的新理論不斷湧現。歸納起來,有兩 個引人注目的方向:其一是用系統和戰略的眼光看待管理理論,比如:和諧管 理理論、複雜適應性系統(CAS)、組織流程再造(BPR)等;其二是從資訊和 知識的角度來切入管理,如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學習型組織、知識管 理等。企業知識管理到底包含哪些內容?本文提出我們的研究框架,希望抛磚引玉, 以引起更多同行的關注和共鳴,進一步推動企業知識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一、企業知識管理的三大學派在近年的經濟、社會活動中,“知識”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人類已 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社會。研究知識管理理論也必須從研究知識本身的概念、類 型和特點入
3、手。對知識本身的研究,是知識管理理論的基礎性研究內容。我國傳統文化中早已出現了“知識”的概念。論語中“知”出現過 116 次;王充論衡中講到“知爲力”,是人類第一次明確指出“知識就是 力量”。目前世界上共有上百種知識管理的定義,這裏將較有代表性的列舉如下:巴斯(Bassi)認爲,知識管理是指爲了增強組織的績效而創造、獲取和使 用知識的過程。奎達斯(PQuitas)等則把知識管理看做“是一個管理各種知識的連續過 程,以滿足現在和將來出現的各種需要,確定和探索現有和獲得的知識資産, 開發新的機會”。維格(KWiig)認爲,知識管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自上而下地監測、推 動與知識有關的活動;創造和維護
4、知識基礎設施;更新組織和轉化知識資産;使用知識以提高其價值。艾莉(Verna Allee)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是“幫助人們對擁有的知識進行反思, 幫助和發展支援人們進行知識交流的技術和企業內部結構,並幫助人們獲得知 識來源,促進他們之間進行知識的交流”。法拉普羅(Carl Frappuolo)說“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 創新能力”。馬斯(EMaise)認爲,知識管理是一個系統地發現、選擇、組織、過濾 和表述資訊的過程,目的是改善雇員對待特定問題的理解。戴布拉艾米頓(Debra MAmidon)說:“知識管理無孔不入。無論它以 什麽形式定義比如學習、智力資本、知識資産、智慧、訣竅、洞察
5、力或智 慧結論都是一樣的:要麽更好地管好它,要麽衰亡。”達文波特(THDavenport)指出:“知識管理真正的顯著方面分爲兩個 重要類別: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利用。”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未來時速一書中多處談及知識管理,他說: “作爲一個總的概念搜集和組織資訊、把資訊傳播給需要它的人、不斷地 通過分析和合作來優化資訊知識管理學是很有用的。但是就像它之前的添 加再設計一樣,知識管理學變得歧義百出,任何人想給它添加上什麽意義都可 以假如新聞記者跟一家資料庫公司交談的話,就會發現知識管理是資料庫 中最新的事物。假如記者跟一家群件公司交談的話,就會發現知識管理的意思 是下一代群件知識管理是
6、個手段,不是目的。”在蓮花(Lotus)公司於 1998 年 1 月發表的Lotus、IBM 和知識管理戰 略白皮書中,把創新、反應能力、生産率和技能素質作爲特定商業目標和知識 管理的基本內涵,以幫助公司自身適應知識管理的活動要求。美國生産力和質量中心(APQC)認爲知識管理應該是組織一種有意識採取 的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這樣 可以幫助人們共用資訊,並進而將之通過不同的方式付諸實踐,最終達到提高 組織業績的目的。我國著名學者烏家培教授認爲:“資訊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資訊管理的延伸與發展”;“資訊管理經歷了文獻管理、電腦管理、資訊資 源管理、
7、競爭性情報管理,演進到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資訊管理發展的新階 段,它同資訊管理以往各階段不一樣,要求把資訊與資訊、資訊與活動、資訊 與人連接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通過資訊與知識(除顯性知識外還 包括隱性知識)的共用,運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對於知識管理的定義,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將其歸結爲如下三 個學派:行爲學派、技術學派、綜合學派,參見圖 1。圖 1 知識管理的學派與企業知識管理解決方案1行爲學派知識管理的行爲學派認爲,“知識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這個領域的研 究者和專家們一般都有著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或商業管理的教育背景。他們 主要研究人類個體的技能或行爲
8、的評估、改變或改進過程。他們認爲,知識等 於“過程”,是一個對不斷改變著的技能等的一系列複雜的、動態的安排。這 些學者要麽像一個心理學家那樣熱衷於對個體能力的學習和管理方面進行研究, 要麽就像一個哲學家、社會學家或組織理論家那樣在組織的水平上開展研究。行爲學派研究的角度包括:從組織結構的角度研究知識型組織;從企業文 化的角度研究知識管理觀念,如學習型組織;從企業戰略角度研究企業知識管 理戰略;從人力資源的績效考評和激勵角度研究知識管理制度;從學習模式的 角度研究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和組織學習,等等。2技術學派知識管理的技術學派認爲,“知識管理就是對資訊的管理”。這個領域的 研究者和專家們一般都有
9、著電腦科學和資訊科學的教育背景。他們主要研究資 訊管理系統、人工智慧、重組和群件等的設計、構建過程。他們認爲,知識等 於“物件”,並可以在資訊系統當中被標識和處理。技術學派研究的角度包括:從知識組織的角度研究知識表示和知識庫;從 知識共用的角度研究團隊通信與協作的技術;從技術實現的角度研究知識地圖 系統、知識分類系統、經驗分享系統、統一知識門戶技術等;從系統整合的角 度研究知識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OA)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RP)等系統 的整合,等等。3綜合學派知識管理的綜合學派則認爲,“知識管理不但要對資訊和人進行管理,還 要將資訊和人連接起來進行管理;知識管理要將資訊處理能力和人的創新能
10、力 相互結合,增強組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組成該學派的專家既對資訊技術有 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著豐富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他們推動著技術學派 和行爲學派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從而融合爲自己所屬的綜合學派。由於綜合學派能用系統、全面的觀點實施知識管理,所以能很快被企業界接受。綜合學派強調知識管理是企業的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在這套解決方案裏, 第一是知識管理觀念的問題,第二是知識管理戰略的問題,第三是知識型的組 織結構問題,第四是知識管理制度的問題,接下來還有知識管理模板比如規範 的表格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將知識管理制度流程化、資訊化,將知識管理表 格和模板介面化、程式化,將企業知識分類化、資料庫化
11、,在考慮與其他現有 系統集成的基礎上,開發或購買相應知識管理軟體,建設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二、企業知識管理的“燈籠”模型知識管理作爲知識經濟時代出現的新興管理思想,並不是孤立於企業經營 管理體系之外的。它本身就是從其他管理領域中提取有關“知識”的管理理念, 經過抽象和綜合分析,才逐漸形成的一種戰略思想,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 與戰略管理、人力資源、財務、行政、市場、研究與開發等管理領域具有千絲 萬縷的聯繫。可以說,“知識管理”這一棵管理學科中的幼苗,是在衆多原有 管理範疇的共同滋養下才逐漸成長、發展成一個宏偉而完整的思想體系的。在 知識管理已經走向獨立、知識管理的理論體系已經足夠壯大和成熟的今
12、天,我 們有必要重新考察一下最初孕育了它的那些管理領域,看這些領域中到底發生 了哪些令人驚奇的變化,同時也從企業管理整體的高度來重新審視一下知識管 理。在考察知識管理思想與其他管理範疇之前,我們應該首先承認知識管理並 不是企業的一項職能,而是一種經營思想。我們認爲,知識管理應該以知識管 理的戰略爲首,通過戰略管理來推動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的升級和改造。圖 2 是我們給出的企業知識管理體系“燈籠”模型。在圖 2 中,整個知識管理思想體系被描述爲一個“燈籠”的形狀。最上邊 的燈籠柄,是知識管理戰略,它是知識管理思想在戰略管理領域的直接體現, 對企業整個的知識管理思想體系起到提綱摯領的作用,其他的知識
13、管理活動和 制度都在知識管理戰略這個總綱領下逐步展開。燈籠的籠底,是資訊技術,以 及在資訊技術的基礎上建立的知識門戶和知識管理系統。這一方面是知識管理 思想對於資訊管理領域的開拓,一方面也是其他知識管理活動得以開展的基礎。 可以說,有知識管理系統的知識管理不一定是好的知識管理,但沒有知識管理 系統的知識管理一定不是好的知識管理。由知識管理戰略和知識門戶知識管 理系統圍成了一個燈籠的形狀,其他的知識管理思想和活動都在這個“燈籠” 的範圍內展開。圖 2 企業知識管理體系的“燈籠”模型“燈籠”模型的核心分爲兩部分,在左邊列了三個內容,分別是企業管理 裏的基本職能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14、;在右邊按照企業價 值鏈設計成四個內容:市場營銷管理、研發管理、採購與物流管理、生産製造 管理。對這些內容,有的學者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研究,有的是從狹義的角度來 研究。主張廣義的知識管理的學者認爲,知識管理對整個管理學都産生影響, 而我們是把對現代管理學發生作用的每一部分抽取出來,看看知識管理與職能 管理或者流程管理有哪些交叉。下面依次對“燈籠”模型的核心部分予以解釋。第一個內容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講。文檔資料分類和保存管理等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 的內容,就屬於知識管理。第二個內容是知識管理與財務管理的結合,比如知 識資産的管理,屬於知識管理。第三個內容是人力資
15、源管理,其中對知識型員 工的管理屬於知識管理的範疇。概括來說,在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 管理這三個重要的職能領域,知識管理分別體現爲辦公自動化/文檔管理系統、 知識資産管理和知識型員工的招聘、激勵和職業生涯設計等內容。從流程上來看,首先是市場營銷管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客戶關係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在 CRM 中單點接入是一個很重要 的概念,也就是客戶知識通過整合後,客戶無論是採取何種溝通方式(如電話、 傳真、電子郵件等),與何人溝通都能根據惟一的客戶知識庫得到一致的服務。 流程的第二個內容是研究與開發管理,研究與開發管理中對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信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