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1引言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日益深化的极其重要的阶段,社会各个领域都处于转型时期,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是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素养全面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需踏实讨论,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从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将“制造转变为“智造,使国家制造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要培育数量较多、素养全面、技术纯熟、工艺技术较高的全面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职院校主动努力,从职业养成教育中培育人才。2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2.1高职学生要敬重教师。无论是从古至今的子承父业或者是亘古不变的师徒相授,职业技术和工艺技艺的教授和传承是需要老师通过口头解释、动手展
2、示、专心传授的方式实现的。在高职学生学习技艺的过程中,老师与徒弟都是主体,没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无法真正细心学习师傅的传授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明了学生自身的努力特别关键,然而在提高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老师不断指导才能实现。尤其在国内的制造行业中,高职学生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是特别需要技术娴熟、阅历丰富的技师带着的。所以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首先需要有一颗尊师重道的心。尊师重道方可使学生重视专业的理论学问,方可提高自己学习专业技能的决心。尊师重道,不仅是对老师技能的仰慕,更重要的是敬重和学习老师所具备的专业精神和踏实讨论、追求极致的精神。2.2高职学生要具备严谨
3、仔细的品质和看法。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自身具备娴熟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严谨仔细的看法和专注的状态。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技术极致的精神,是一种基于喜爱的情感,是一种坚持不懈、不放弃的耐受力,是一种不断追求极致和完善的品质。所以高职学生要想具备工匠精神,首先就要使自己拥有一颗“匠心,也就是高职学生要具备严谨仔细,追求极致,踏实肯干的品质和看法。高职学生在院校学习的时候,肯定要养成一种严谨仔细的看法,用严格的技术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专业学习,而且在实践中也要保持一种挑剔的审美标准和目光。在工作中,要特殊重视服务质量、工作标准和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高职学生
4、严谨仔细的品质需要在生活学习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1。2.3高职学生要具备主动创新的品质。一般而言,工匠技师的“造物水平和技艺已经作为工匠技艺水平程度评判的前提条件,其能够充分反映工匠技师的智慧的流露和灵感的迸发,所以说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与品质,已经成为工匠精神的灵魂核心标志。高职学生若想成为真正的工匠就应当具备这种创新的品质,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必需与学生的日常专业、技能学习有效结合。高职学生自身在创新思维的培育过程中是日益积累和逐步进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3基于培
5、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分析高职院校对于技能人才的培育,一般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专业老师的教学,以及开展实训等过程,通常以上三个方面之间关系统一,相辅相成。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可以依据人才培育的三方面入手,根据工匠精神的意义,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和品质精神。在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中,要留意和工匠精神相结合,从而培育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人才。3.1高职院校要转变育人观念。工匠精神有着鲜亮的时代特征,在中国进展进入新时代后,工匠精神内涵也会随之丰富,新时代国家进展需要大量的工匠高级技能人才。大量的技能人才的来源多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提供的。人才
6、的培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形成全员育人的气氛。高职院校要亲密讨论国家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进展形势,把最新的要求和进展方向贯穿到人才培育方案中,始终跟上时代的进展步伐。高职院校要以实际要求为基点,主动转变办学培育模式,特殊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增添学生综合素养,明确专业优势,全员营造育人气氛,充分结合工匠精神来培育学生2。3.2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一般而言,课堂专业教育是学生学习技术和工艺的有效阵地,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特别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依据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养和文化素养,合理科学的转变教学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培育和高职学生的
7、专业教育科学地结合起来,专业老师要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不断把工匠精神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始终,不断对学生进行熏陶,同时也要将工匠精神和课程考核相结合,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所在,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深刻理解到自己的职业技能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中国技艺的传承和自身的展示。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转变观念,追求极致,踏实严谨,将工匠精神贯穿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工程中3。3.3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增添工匠技能。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作为对高职学生专业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测试平台。高职院校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社会赞助,在院校内或者和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合作搭建职业技能竞赛的
8、平台,鼓舞高职学生主动参与竞赛,不断引导学生对高超、精湛、卓越的技术工艺的追求和崇尚。比方: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活动周,或者活动月,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成果向社会展示,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邀请相关媒体进驻大赛现场,媒体转播,同时开展赛事优秀职业学生的讲座,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为全校的师生宣讲阅历和事迹,形成竞争提高、共同提高的技术学习气氛,在最大程度上弘扬工匠精神,感受到工匠职业的价值,不断培育匠心,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级技能人才。3.4重视日常养成,营造良好气氛。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日常养成,结合生源的来源和质量,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通过对制度的坚持,养成学生吃
9、苦耐劳的精神,专注能力和学生的耐性。把养成教育的优势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相结合,形成从生活、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的有机统一。4结语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工艺技术的炉火纯青,已经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表达,工匠精神应当贯穿于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始终,这将会极大推动社会经济的进展。高职院校承当着为国家培育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全员参加等方式加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匠人素养。【参考文献】【1】余景波.试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23-27.【2】张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路径讨论探究J.产业与技术论坛,2022(13):145-145.【3】陈立平.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路径讨论J.职业教育讨论,2022(10):13-15.作者:王涛 刘倩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