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docx





《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一章第一节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学科名称梳理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 )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展;(2 )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产生和进展;(3 )系统论、信息论、掌握论的产生;( 4)、决策科学的形成;(5 )行为科学的产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6 )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高校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其次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闻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其次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争论1、中
2、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的政策原就;( 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倾向;( 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1)世异就事异,事异就备变; (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4 )重农抑商的政策主见; ( 5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争论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 、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2 、中国古代显现发达的政策争论的缘由:(1 )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说明;而孔孟之道主见 从为政得失上去说明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丢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爱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肯定支配;( 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就仕 ” 的传统
3、,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支配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看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3、欧洲何时显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4、为何古代没有显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学问、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看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看和分析;(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形、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说明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就;5、学科产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预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体会和定量方面争论公共政策供应了新的条件和手段;( 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产生和进展,为公共政策学争论供
4、应了方法论的基础;6、亚当?斯密对政策争论的奉献主要有哪些?( 1 )对当时的政策 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 )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 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 策供应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畴和方向;(3 )对政策争论 在争论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 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争论有哪些奉献?(1 )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 之间的关系,为 “ 政策链 ”、 “政策群 ” 概念的形成供应了基础; ( 2 )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
5、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争论中的因素分析供应了典范;( 3 )强调战略决策必需根 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供应了很好的思路;8、马克思对政策争论有哪些奉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 定供应了理论指导; ( 2)辨证唯物论的熟悉论为政策争论从留意政策结果到留意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白方 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把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化地熟悉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 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争论有哪些奉献?(1)主见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说明,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争论中提倡的价值分
6、析有显著的影响;(2 )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见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 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抱负类型和价值无涉;抱负类型的提出为熟悉现实供应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供应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名师归纳总结 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 岁月)第 1 页,共 19 页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产生于 20 世纪 50 岁月;历史条件 -( 1 )系统论、信息论、控-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制论的产生, 奠定了公共
7、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供应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供应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2 )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争论的必要性快速增加;2、学科产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进展(1951 ) 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 )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 2)哲学基础是规律实证主义;
8、(3 )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锐; (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争论; ( 6)以社会变迁和进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进展(其次阶段、60 岁月)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 )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争论;(2 )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 3 )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定,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奉献:( 1 )分析了行为科学和治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2 )肯定了治理科学和决策科学争论中使用的系统群
9、争论方法,并主见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 (3 )提出并界定了 “ 总体政策 ” 、 “超政策 ”和 “政策系统 ” 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3、公共政策学在其进展的其次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 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终止;自然科学争论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连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争论受到重视;(2 )对政策过程争论的重点转变 重点由原先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赐予了重视;(4 )公共政策比较争论开头起步;4、公共选择理论(35 )创始人是布坎
10、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争论集体决策;其争论范畴包括国家、政府、训练、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进展(第三阶段、90 年以来)(1 )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伦理取向;治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 ( 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 以主观的争论方法(争论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争论方法 (寻求客观真理) ;( 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学会、专业争论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生;6 、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进展情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7、 1983 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 建立一门争论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8、
11、1984 年李铁映在哲学争论第四期发表决策争论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9、1997 年初北京高校建立公共政策争论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争论所;其次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争论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学问、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点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点)和功利性等;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体会为依据)和上下 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体会而形成)2、学科概念内涵: 争论对象 公共组织, 特殊是公共权力机关的
12、公共政策;争论方法 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争论内容 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争论目的 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胜利地改造社会与自然;名师归纳总结 其次节公共政策学的争论对象和概念体系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争论对象;概念体系;争论方法;1、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就是以治理公共事务、供应公共服务、和谐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2
13、、公共政策学争论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3、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分:各类组织的决策;4、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分:行政组织的决策;5、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分: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6、作为公共政策学争论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详细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7、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系统(三个子系统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间接主体);政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 信息、监控、询问、评估) ;反馈系统;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公共权力机关8、在争论政策系统时,应当留意的四个问题:(1 )直接的政策制
14、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位置的相对性;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3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位置的9、政策过程的含义: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10 、决策行为和政策过程的关系: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连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概念系统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概念;边际概念;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争论方法药师寺泰藏以钟比如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点,以云比如公共政策学的艺术特点;1、公共政策学争论方法的三大层次:公共政策学争论方法所依据的熟
15、悉论(第一层次);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理论模型(其次层次);公共政策学的争论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2、公共政策学争论方法所依据的熟悉论(第一层次):(1 )体会主义(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和主要观点:熟悉起源于感觉;应从个别、特殊事务动身;无从得出共同理性和普遍必定性;忽视真理自身的规律性;熟悉才能的有限性)(2 )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主要观点:熟悉来源于理性直观;把一般作为熟悉的首要对象;确定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藐视和遍地归纳法作为人类熟悉工具所起的作用;真理的标准就是真理本身)( 3 )规律体会主义(代表人物 石里克、卡尔纳普(
16、规律实证主义核心人物和奠基人) 、罗素、威特根斯坦 规律体会主义先驱 和主要观点:体会证明原就(根本原就) ;以规律分析来补充实证体会;科学主义的科学观;)(4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普里高津(混沌理论) ,吴琼恩,库巴(自然主义);)(5 )辩证唯物主义(两大特点:全面性和实践性;)培根的 “ 四假相 ”:种族的假相;地窖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3 、基于西方体会的政策系统与过程理论模型:( 1 )理性主义模型(定义:“理性人 ” 的特点;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西蒙的修正; 理性优化模型) ;( 2)渐进主义模型 (代表人
17、物:林德布洛姆;含义;两大命题;如干假设;缺陷)( 3)规范正确模型(代表人物:德洛尔;四项假设前提;特点 - 开放和兼容) ( 4)混合扫描模型(代表人物:艾齐奥尼;定义)( 5)政治系统模型(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特点:最具说明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6)机构 - 制度模型(特点:应用最广泛、最缺乏理论颜色的决策模型;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赐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点: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 7)集团模型(代表人物戴维;杜鲁门;莱瑟姆;假设;命题分解)(8)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熊彼得;拉斯韦尔;命题)(9)“ 上下
18、来去 ” 模型(特点:容纳性和开放性;亚模型“ 决策熟悉的真理性模型;群众- 领导性模型;民主 集中性模型;个别 一般性模型; )4、公共政策学的争论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华莱士“ 科学环模型 ”;争论过程是:理论 假设 观看 概括或检验 新的理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西蒙提出了决策有限理性:正确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中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 行为有限理性化;公共政策是联结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二者的至关重要的桥梁;第三章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决策摸索模式;即:
19、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实行哪条行动路线?前景如何?1、兰德公司的 4W 是一种适合于人全部个体和群体的摸索模式;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四周环境的关系),拉斯韦尔、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 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方案) ,伊斯顿、戴伊(凡是政府打算做的或不做某事的行为)对公共政策所下的定 义;3、公共政策的含义;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4、公共政策定义所揭示的内涵特点;第一、公共政策是打算、决策的一种特殊形状,它具有政策的一 般特点;其次、具有权
20、威性和强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得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 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 安排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政策与决策的不同:政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实行的行动方案;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 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政策为决策和打算供应肯定原就;公共政策的构成和结构 其次节 1、国家、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是讲公众的权力变成了支配公众的权益;政府是国家 主权的治理者和行使者;政府是国家的中枢系统;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2、政府利益(政府自利性)的含义:即:指政府
21、系统自身需求的满意;3、政府过程的含义: 即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规律次序;也就是说是政府动作的程 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4、G.A. 阿尔蒙德的政府过程规律次序:利益表达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5、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6、美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的横向结构的特点:相互制衡; 利益综合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反馈;国家的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立而又横向结构形式美国最为典型,有: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美国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政党政策不是公共政策;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美国 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7、美国总统决
22、策的主要类型:立法倡议;立法拒绝;托付立法;外交立法;防务政策;8、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司法审查、推翻从前的判决、司法命令;10 、中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的横向结构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工程的运行;(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2 )政策过程具有两大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工程的运行;(3 )政策横向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党的政策 + 人大决策 + 行政决策;(4 )不存在司法决策;11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形式:(1 )直接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2022 自考 公共政策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