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辅导隋唐五代部分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辅导隋唐五代部分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辅导隋唐五代部分 .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广播电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案辅导(3)隋唐五代部分一、隋代诗歌明白一下;二、初唐诗歌 1、基本常识:(1)唐诗的进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 期;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 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描写田园风光和 个人的田园生活,诗风疏淡纯朴;(2)“ 初唐四杰” 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 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进展了七言歌行;继“四杰 ”之后使律 诗定型的两位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2、;(3)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 ”、“ 风雅兴寄 ”,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 了唐诗的进展方向,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2、主要作品: 登幽州台歌本诗是陈子昂随武攸宜征讨契丹,因直言进谏而遭惩罚后所 作;本诗通过登幽州台吊古伤今的感叹,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深切悲愤和 孤独情怀,同时也显露出天地悠悠、人生短促的悲伤;本诗在艺术上不同于一 般登临之作的重在描写登临所见,而是着力表现时空的无限和人生的有限,在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这种情感相适应的是北疆原野1 / 10 名师归纳总结 - -
3、-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宽阔而萧索的图景,苍凉而悲壮的气氛;因而使本诗显满意境开阔,格调大方 悲凉;三、盛唐诗歌 1、基本学问: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 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仍 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 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张如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 “吴中四士 ”;2、主要作品: 张如虚春江花月夜(1)张如虚仅存诗二首,前人赞扬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4、 ,闻一 多更是颂扬它是“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背诵“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 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 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为宫体诗旧题,相传为陈后主说制;张如虚这首诗虽沿用旧 题,却能洗脱宫体诗的脂粉气,表现了新的思想内容;诗中细腻描画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美好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作者对对人生秘密的深思遐 想;诗中虽不无感伤和哀愁,但所讴歌的纯洁爱情、美好憧憬,为传统的闺情 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首诗细腻地描画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精妙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 对人生哲
5、理、宇宙秘密的深思遐想;全诗诗情、画意、哲思水乳交融,制造了 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诗中紧叩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绽开描写,而以月 为主线贯穿全篇,随着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依次绽开画面和思绪;以从月升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从天上到地下的寥廓空间,从明月、江流、花 林、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景物,以及游子、思妇种种细腻2 / 1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的感情,通过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 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如断
6、如 续,使全诗既完善严整,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成效;诗的前半部分重在写景,在美景下生发出对宇宙秘密的摸索,富有理趣;后半 部分重在抒发游子思妇之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景中亦自有情;结 尾一句,更是情形交融;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形交错成有机的整体,其中仍流淌着一种哲理的思致;诗中写了很多颜色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这些景物与花 颜月色共同组成了柔和宁静的诗境,与所抒发的缅邈深挚的情感非常和谐统 一;全诗 36 句,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动听悠扬,与诗情相得益彰,读来 一唱三叹,情味无穷; 王维的山居秋暝(1)说明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便:任凭;春芳:
7、春天的花草;歇:消逝;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作 者自己;留;居留;句意为:任凭春天的美景消逝,山中的秋景也同样美好,我当然愿意留居这 里;(2)这首诗 “诗中有画 ”的特色;本诗描画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作者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中间两 联,诗人捕获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翠竹、碧荷、浣女、渔舟等富有特点的景 物,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既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又传达了融于画面 的音响,并给予画面以动态,制造出清爽宁静的意境,典型地表达了王维山水 诗“ 诗中有画” 的特色; 李白的行路难李白的这一首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到处有“ 我” 在,出现出他人无法摹似3 / 10 名师归纳总结 -
8、-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的个性特色;从语调到气概,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谈论表达主 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诗人在挑选乐府旧题抒写己 怀时,常依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制造性的生发和联 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奇妙的比如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 的气概;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 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 诸于字句音节时,常
9、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伸展,在杂言体的乐 府中尤为明显;李白乐府的代表作行路难等是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 性的差别;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梦游天姥吟留别:(1)本诗是李白欲从东鲁(今山东南部)南游越中(今浙江一带),临行前与 伴侣辞别之作;说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摧眉折腰:低头弯腰;事:侍奉;高兴颜:心情开心,笑逐颜开;句意为:我怎能够去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自己得不到欢欣开心;(2)这首诗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
10、名山仙境的憧憬,表现 了他的自由和抱负境域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藐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 神;全诗按入梦缘由、梦游经过和梦后感叹绽开诗人的思想过程;诗人平生以修仙学道作为人生寄托,所以以海中仙山的渺茫难求开篇;又“一生好入名山游 ”,所以欲游越中,人仍未行,心早已飞到了越中名山,于是有天姥仙境之梦游;梦醒后好景不在,思想复归现实,觉得人生行乐和世间万事无非如此,如梦 幻,如流水,一切世俗的追求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提出人生应当自由悠闲的 生活,特别不能处在必需低心下气地巴结权贵的官场中;4 / 1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1、 - - - - 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 都表达了浪漫主义的特色;别具匠心的构思这首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别具匠心地环绕梦境进行构思,为 驰骋幻想开创了宽阔的天地;全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入梦缘由、梦游经过和梦后感叹三部分,而以梦游经过为主;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 ”,写梦游缘由,以虚幻难求的瀛洲衬托实际存在的天姥,并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描绘出天姥山的高大形象;其次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 ”到 “失一直之烟霞 ”,写梦游天姥的经过,时间上从入梦到梦醒,空间上是山下到山上,呈现出一幅幅美丽变幻的奇景;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 ”到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2022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辅导隋唐五代部分 2022 电大 汉语言 文学 专业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选读 教学辅导 隋唐 五代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