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docx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以熊猫集团为基础,形成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各种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以华飞、电子网板为基础,建成菲利浦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件生产基地,生产实力突破1000万只,电子网板生产实力突破2000万张,保持全国前列; 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企业为基础,形成全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和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原油加工实力突破2000万吨,乙烯生产实力超过100万吨; 以浦镇车辆厂和14所为基础,建成国内集中度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车辆总成
2、生产基地; 以南钢为基础,建成国内一流的宽中厚卷板生产基地。-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加,初步构筑起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以提高。 建成玄武湖东西向隧道、主城快速干道系统、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新站,建设长江三桥、南京绕越高速马路、龙潭港一期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逐步开拓国际航线,显著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城域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 实施一批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重点工程,把南京建成一个布局较合理、绿视率较高、舒适度较好、城市
3、生态功能显著的国内先进园林城市,争创 “全国人居环境奖”,形成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吸引力,对市民有凝集力的城市新貌。-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加,初步构筑起现代城市空间布局框架,城市的综合服务实力得以提高。在主城区推动商贸金融区、,都市景观区和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建设。提升新街口地区的商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建成南京图书馆新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南京鼓楼多媒体大楼、南京邮政其次枢纽、南京长途通信其次枢纽、江苏彩电二期工程、江苏省体育中心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采纳环保、节能、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建成宁南、长巷、兴隆、亚东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居住新区,力争成为全国
4、示范小区。二、预期指标依据发展条件与可能,预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3年,人均GDP将突破35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500亿元以上。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探讨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城乡结构逐步改善,城市化水平达68以上(国务院2000年新统计口径),郊县经济发展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十五”期末年进出口总额达60亿
5、美元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预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夫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提高分别为8和6以上,达到12000元矛 5500元左右,进一步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状况。恩格尔系数降低至35左右,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提高到4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增加到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5标台,家庭轿车普及率有较大提高。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80。公共服务进一步充溢,社会全面发展
6、和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限制在4o以内,全市户籍总人口预料达560万人左右。五年累计增加4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4以内。逐步健全和完善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市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义务教化人口覆盖率保持100,中学阶段教化普及率市区达95以上,县域达85以上,高等教化毛入学率提高到30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和增加,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提高。社会风气、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第三章 发展任务依据“十五”期间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23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7、,突出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建设,强调科教兴市、富民强市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城市整体形象、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巩固“一个基础”,建设“三个基地”,培育“三个中心”,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三个基地”为重点,提高工业基础实力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等支柱产业,主动发展食品、服装、印刷等都市型产业,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
8、改造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增加市场竞争实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车辆制造产业基地。到2023年,其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左右,年均增长9。力争有10家以上工业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5家超100亿元,23家超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强高新技术应用探讨及开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环保产业等,特殊注意把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使我市成为全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的领头区域。到2023年,高新技术产
9、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呈现代生物生化制品、新型化学合成药物及医药中间体、自然资源药物及保健品、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及农药、畜禽用药品等。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合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新金属材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氧化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整体规模。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动运用计算机、加工自动化、限制智能化、光电子、微电子等高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业,重点发展新型自动化仪表、新型机加工中心、机电一体化设备、新型电力设备、数控机床、精密成型加工系统、柔性制造系
10、统等。环保产业。围绕国家的环保政策,利用我市有机加工和化工优势,以环保综合新技术为依托,努力开拓环保产业市场,主动承揽大型环保工程,带动环保设备的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汽车排气净扮装置、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等。抓住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西部开发重大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燃气轮机机组、大型电站设备和输气管道用中厚卷板等装备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和资本运作措施,特殊是加强与国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把有规模优势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有产品特色的企业做精做专,并大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
11、级。到2023年,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左右。电子信息产业。 以网络技术为龙头,大力发展计算机系列产品和通讯产品,加快发展系统集成业和软件开发服务业,成为具有肯定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总体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主动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系列产品、通讯设备、系统集成业、软件开发服务业,以及数字式视听产品、微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等。石油化工产业。 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产业为重点,发展成为具有百万吨级乙烯,“油、化、纤、塑、肥”全面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处全国领先地位的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发挥大企业和大工程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
12、,加强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的配套延长、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广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适用的清洁工艺。车辆制造产业。以汽车、轨道交通车辆、摩托车、农用车、零部件及改装车为重点,发展成为以大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产品门类齐全,零部件系列配套,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的综合性车辆制造基地。发展重点为:抓住国家大力推动汽车制造业上水平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合资合作力度,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重点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车型,培育一批上水平、上批量的重要零部件产品。都市型产业及传统产业。在新的机制和技术基础上,主动发展适合
13、大城市环境要求、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的都市型产业和传统产。以高新技术化为导向,主动发展食品、印刷包装、室内装潢、工艺美术、服装服饰等都市型产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激励消费的有利时机,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品牌意识,明显提升我市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接着加强培育万里、宝庆等国内知名品牌。加快化工、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等重点传统产业应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提高环保效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增加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二) 以培育“三个中心”为重点,推动服务业发展,增加积聚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区位、科技、文化优势,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
14、条件,发呈现代服务业,改造改组传统服务业,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到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左右,年均增长11.4。商贸流通中心。利用国际化带动产业化,加快把我市建成长江下游辐射力和集聚力较强的商贸流通中心,进一步提高南京在国内市场流通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形成现代化的贸易市场体系和商业零售体系。突出业态调整,主动实施电子商务、买断经营、分销等现代营销方式以及代理、连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兴流通业态。着力优化新街口地区商业布局结构,改善购物环境,逐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加强与市外、境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合资步
15、伐,培植几家有规模、品牌优势的大型商贸集团。提升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及档次,加快发展应天路、赛虹桥等市场群。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依托和发挥现有交通优势,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货运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初步建成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框架。加快南京马路主枢纽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与全国各马路主枢纽以及港口、铁路站场、航空港联网,为全社会供应客货信息服务。加强货运市场建设,发展配载业务,提高联运水平,引导发展集装箱、特种运输,建立开放、发达的运输市场。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市内大型储运公司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
16、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王家湾物流中心等设施。科技研发中心。依托和发挥我市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加快建立集高新技术基础探讨、试验开发、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化体系。特殊注意将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成熟成果按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社会,加快推动其产业化和规模优势的形成,促其逐步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大力度扶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使我市真正成为学问产品的探讨开发、交易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的孵化中心,高科技创业人才的培育、聚集中心和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重视技术创新源头建设,增加自主创新实力,特殊是提高全市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对共性技
17、术、关键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力。进一步发挥“珠江路科技一条街”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科技含量和总体形象,实现由贸易型向技工贸并举型的转化,把珠江路科技街建成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孵化创新中心和高素养人才的培育中心。同时,推动南京高校、东南高校等一批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跨国公司探讨机构和一流科研院所来宁落户。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研发中心形成的良好环境,落实生产要素参加安排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励科技人员投身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现代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与经济国际化和生活现代化关系亲密的新兴服务业,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创建宽松、公允、稳定的发展环境
18、,主动推动多种全部制、多层次、多类型服务业协调发展,增加中心城市竞争力。金融保险。依托南京作为央行跨省大区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完善金融运营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逐步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使南京成为长江下游影响力较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主动、稳妥地吸引国内外,特殊是境外金融保险机构来宁设立地区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建立覆盖南京区域的资金清算、拆借、贴现和外汇交易网络,扩大重点项目的贷款规模,充分利用银团贷款和联合贷款筹措建设资金。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增加干脆融资实力,进一步规范、引导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主动申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加强金融监督,全面提高金融资产运行质量。规范各
19、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引导和搞活民间投资。加快跨区域金融电子化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推动银行卡业务的大范围联合。主动发展商业保险,进一步规范保险业行为,逐步构筑完善的多元化社会保险体系,为劳动力流淌、企业重组改造创建条件。信息服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应用网络,建设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信息网相联的应用信息系统。到2023年网络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200亿元(含IT业产品的贸易)。培育各类网络服务商,提高网络覆盖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招商、网络广告等网络服务。抓住我国加入WTO给服务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信息询问服务业,大力发展律师、审计、会
20、计、询问、公证、调查、策划等中介组织以及各种大众传媒,集约化地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房地产。推动房屋开发、市场销售、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加快形成公正有序、良性循环的市场体系。进行满意不同消费层次的房地产开发,加快河西、宁南、亚东等大型城市新区建设,同时,适当进行经济适用房及廉价、廉租房的建设,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结合城镇化推动,发展农村房地产业。推动住宅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住房制度的改革,全面落实住房安排货币化政策,放开房改房上市政策,简化上市审批手续和操作程序,旺盛二级、三级市场,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规范住宅中介机构,激励发展租赁市场。主动发展住房公积金、住宅储蓄
21、和住宅融资相结合的金融业务,努力扩大住房消费。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由简洁劳务型向管理型和技术型转变,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到2023年,住房自有率达到70以上。旅游。充分发挥古都与江滨特色的优势,高起点、大空间地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水平,争取首批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使我市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旅游胜地。处理好爱护与开发的关系,重点加快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大江风貌区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加大郊县旅游发展力度,推出具有南京特色的拳头旅游产品。主动开发商务会展、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等专题旅游,大力开拓科技旅游、产业旅游、
22、假日旅游等新的旅游消费领域。依托国际展览中心建成的有利条件,主动争取举办在全国和区域有重大影响的会展活动,创建会展旅游新特色,逐步发展会展经济;同时引入举办会展经济的中介机构,开展国际性运作。加强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宣扬,集中力气接着办好国际梅花节、金秋旅游月等品牌旅游活动,扩大南京旅游影响力。加大南京整体旅游形象宣扬促销,强化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旅游配套设施的综合开发,全面提高我市旅游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带动功能。社区服务。利用和优化现有的社区服务资源,实施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并举,加快建立面对全体社区居民、社会特别群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保持我市社区服务在全
23、国的领先水平。加强市民求助中心运作管理。实施“夕阳红”工程,依托社区服务阵地,组建老年人养老、特护、文化消遣和体育健身等服务系列,基本实现老年人社区活动正常化、系列化。推动老年公寓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发展。主动激励和扶持家政服务业,不断提高家政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并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社区建设在城区全面开展并向集镇延长,3年内全市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建成率达100。探究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和社区工作自治化模式,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三) 以发展都市型农业和农夫增收为重点,做强做大农村经济实施“城乡一体、科教兴农、外向带动、多元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4、,逐步向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初步现代化。到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左右,年均增长4。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依据城市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优质高效的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削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扩大蔬菜、特种水产等生产规模,基本形成优质稻米、双低油菜、畜禽、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接着抓好蔬菜、畜禽、苗木基地建设,把高效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加强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带(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发展和建成沪宁高速马路南京段、新机场路等高等级马路两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 五年计划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