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机械设计作业集(第四版)解题指南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2012.7-_ 前言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西北工业大学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和李育锡主编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三版)的配套教学参考书,其编写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使用好上述两本教材,并为教师批改作业提供方便。本书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自学机械设计课程的读者和考研学生参考。机械设计作业集已经使用多年,希望广大教师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希望增加或删去的作业题、以及对机械设计作业集的改进建议告知编者(电子信箱:),我们会认真参考,努力改进。本书由李育锡编写,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误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使用者批
2、评指正。编者2012.7-_目录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1)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5)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6)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9)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11)第八章带传动(15)第九章链传动(18)第十章齿轮传动(19)第十一章蜗杆传动(24)第十二章滑动轴承(28)第十三章滚动轴承(30)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34)第十五章轴(36)第十六章弹簧(41)机械设计自测试题(43)-_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31 表面化学热处理 ;高频表面淬火 ;表面硬化加工 ;32 (3) ;33 截面形状突变;增大; 34 (1);(1); 35 (1); 36 答:
3、 零件上的应力接近屈服极限,疲劳破坏发生在应力循环次数在 103104范围内,零件破坏断口处 有塑性变形的特征,这种疲劳破坏称为低周疲劳破坏,例如飞机起落架、火箭发射架中的零件。零件上的应力远低于屈服极限,疲劳破坏发生在应力循环次数大于 104时,零件破坏断口处无塑性变形的特征,这种疲劳破坏称为高周疲劳破坏,例如一般机械上的齿轮、轴承、螺栓等通用零件。37 答: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 r 所对应的循环次数为 ND,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 ND值,有时 ND很大。为了便于材料的疲劳试验,人为地规定一个循环次数 N0,称为循环基数,所对应的极限应力r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r 和 ND为材料所固有的性质,通
4、常是不知道的,在设计计算时,当 N N0时,则取rN= r。 38 答:图 a 中 A 点为静应力, r = 1 。图 b 中 A 点为对称循环变应力, r = 1。图 c 中 A 点为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1 103时,在一定的应力变化规律下,如果极限应力点落在极限应力线图中的屈服曲线 GC 上时,也应按静强度条件计算;如果极限应力点落在极限应力线图中的疲劳曲线 AG 上时,则应按疲劳强度条件 计算;-_ 312 答: 在单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当在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根据零件的应力变化规律,由计 算的方法或由作图的方法确定其极限应力。-_313 答: 该假说认为零件在每次循环变应力作
5、用下,造成的损伤程度是可以累加的。应力循环次数增加,损伤程度也增加,两者满足线性关系。当损伤达到 100时,零件发生疲劳破坏。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数学表达式为ni/Ni1。 314 答:首先求出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计算安全系数,即求出只承受法向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S和只承受切向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S,然后由公式(335)求出在双向应力状态下的计算安全系数Sca, 要求 ScaS(设计安全系数)。 315 答: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零件的应力集中大小,零件的尺寸,零件的表面质量以及零件 的强化方式。提高的措施是:1)降低零件应力集中的影响;2)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3)对零件进行 热处
6、理和强化处理;4)选用疲劳强度高的材料;5)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零件表面的初始裂纹等。316 答: 结构内部裂纹和缺陷的存在是导致低应力断裂的内在原因。317 答:应力强度因子 KI表征裂纹顶端附近应力场的强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KIC表征材料阻止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若 KI KIC,则裂纹不会失稳扩散;若 KI KIC,则裂纹将失稳扩展。 318 解:已知 B= 750MPa ,s= 550MPa , 1=350MPa ,由公式(3-3),各对应循环次数下的疲劳极限 分别为 1N 1= mN09= 350 5106 = 583 .8 MPa 因此,取 1N1=550MPa = s1N1 510
7、946s1N 2=m1mNN02=350510 510 95= 452 MPa= N0=3505106= 271 MPa 0 。4)应验算底板在横向力作用下是否会滑移,要求摩擦力 Ff F2。8-_527 答:题解 526 图a) 参见教材图 5-3b; b)参见教材图 5-3a ; c)参见教材图 5-2b,螺栓应当反装,可以增大 Lmin; d)参见教材图 5-4;e) 参见教材图 5-6;f)参见教材图 5-3b,螺钉上方空间应增大,以便装拆螺钉。改 正图从略。第六章 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61 (4) ;62 接合面的挤压破坏 ;接合面的过度磨损 ;63 (4);64 小径 ;齿形
8、;65 (4) ; 66 答: 薄型平键的高度约为普通平键的 6070,传递转矩的能力比普通平键低,常用于薄壁结构, 空心轴以及一些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 67 答: 半圆键的主要优点是加工工艺性好,装配方便,尤其适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链接。主要缺点是轴 上键槽较深,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一般用于轻载静连接中。68 答:两平键相隔 180u24067X置,对轴的削弱均匀,并且两键的挤压力对轴平衡,对轴不产生附加弯矩,受 力状态好。两楔键相隔 90 120布置。若夹角过小,则对轴的局部削弱过大;若夹角过大,则两个楔键的总承载能力下降。当夹角为 180u26102X,两个楔键的承载能力大体上只相当于
9、一个楔键的承载能力。因此,两个楔键间的夹角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半圆键在轴上的键槽较深,对轴的削弱较大,不宜将两个半圆键布置在轴的同一横截面上。故可将两个半圆键布置在轴的同一母线上。通常半圆键只用于传递载荷不大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两个半圆键。69 答: 轴上的键槽是在铣床上用端铣刀或盘铣刀加工的。轮毂上的键槽是在插床上用插刀加工的,也可以 由拉刀加工,也可以在线切割机上用电火花方法加工。610 答:因为动连接的失效形式为过度磨损,而磨损的速度快慢主要与压力有关。压力的大小首先应满足静强度条件,即小于许用挤压应力,然后,为了使动连接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特意将许用压力值定得较低。如果动连接的相对滑
10、动表面经过淬火处理,其耐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可相应地提高其许用压力值。-_ 611 答:静连接花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被压溃,动连接花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过度磨损,静连接按式(65)计算,动连接按式(66)计算。9-_612 答:胀套串联使用时,由于各胀套的胀紧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承受载荷时各个胀套的承载量是有区别的。所以,计算时引入额定载荷系数 m 来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613 答: 销的类型和应用场合略,销连接的失效形式为销和孔壁的挤压破坏以及销的剪断。 614 答:定位用销的尺寸按连接结构确定,不做强度计算。连接用销的尺寸根据连接的结构特点按经验或规范确定,必要时校核其剪切强度和
11、挤压强度。安全销的直径按过载时被剪断的条件确定。615 答:1键的工作长度 l = 180 22 = 158mm 错误,应当为 l = 130 22 / 2 5 = 114mm 。2许用挤压应力p = 110MPa 错误,应当为 P = 40MPa 。616 解:1确定联轴器处键的类型和尺寸选 A 型平键,根据轴径 d = 70mm ,查表 6-1 得键的截面尺寸为: b = 20mm , h = 12mm ,取键长L = 110mm ,键的标记为:键 20110 GB/T 1096-2003。2校核连接强度联轴器的材料为铸铁,查表 6-2,取 p = 55MPa , k = 0.5h =11
12、0 20 = 90mm ,由公式(6-1),挤压应力0.512 = 6mm , l = L b = 2000T2000 1000满足强度条件。pkld= 6 90 70=52.9MPa v,故蜗杆传动不自锁。2确定工人加在链上的作用力 传动系统的总效率-_v= arctan fv= arctan 0.1 = 5.7126-_= 12=tan + tan(v) 0.92 =tan 11.31tan(11.31+5.71)0.92 = 0.6蜗杆的传动 比i = z2/ z1=40 / 220,考虑传动效率的影响,由输入功与输出功的关系得到F D 2FDi = 2 2 FD2 2故1125(略)
13、1126 解:F=D i 2=10 1000 148 2 350 20 0.6=1 7 6. 2N由表 11-2 查得 d1= 40mm ,= 11 1836 ,由公式(11-22),滑动速度 n vs=d11 601000 cos =40 1440 60 1000 cos11 1836 =3.08m/s根据 vs= 3.08m/s ,由表 11-18 查得v= 1 36 ,由公式(11-21),啮合效率 1=tan tan(+)=tan 11 1836 = 0.871127(略)1128 解:1129 解:vtan(11 1836 + 1 36 )题解 1128 图图中的传递方案不合理。应将
14、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而将链传动布置在低速级,可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传动方案。-_题解 1129 图27-_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121 (3);122 (2);123 防止轴承过度磨损; 防止轴承胶合破坏;124 增大; 减小;125 (2);126 答:从摩擦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轴承、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从油膜形成的原理可分为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和液体静力润滑轴承;从润滑介质不同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和固体介质润滑轴承。127 答:滑动轴承分成轴承座和轴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轴承材料,另一方面是当滑动轴承磨损后,可调整或更换轴瓦,而不必更换轴承座。轴瓦上敷一层轴承衬主要是为了节省贵重金属,并使轴承具
15、有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和抗胶合能力。128 答: 油孔和油槽应开在轴承的非承载区,轴向油槽在轴承宽度方向上不能开通,以免漏油。剖分式轴承的油槽通常开在轴瓦的剖分面处,当载荷方向变动范围超过 180u26102X,应采用环形油槽,且布置在轴承宽度中部。129 答:一般轴承的宽径比 B/d 在 0.31.5 范围内。若宽径比过大,则润滑油不易从轴承中泄出,造成轴颈与轴承间的油温升高,油的粘度下降,使得轴承的承载能力下降。若宽径比过小,则润滑油从轴承侧面的泄出量大,轴承的承载能力过低。1210 答:可采用多油楔油承,工作时各油楔同时产生油膜压力,使轴的运动稳定性提高。当载荷增大,轴心下移时,下部油楔的油
16、膜压力增大,上部油楔的油膜压力减小,在此差动力的作用下,轴心的移动量减少,故油膜刚度提高。适当减小轴承的直径间隙,适当增大油的粘度,也可提高滑动轴承的运动稳定性和油膜刚度。1211 答:扇形可倾轴瓦的支承点不在扇形块的中部,而是沿圆周偏向轴颈旋转方向的一边,因此,轴只允许单向转动。1212(略)1213 答:对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2)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3)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4)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1214 答:不能采用钢制轴颈和钢制轴瓦配对。因为,在具有大的相对滑动速度的场合,好的耐磨副材料应当是一软一硬材
17、料配对使用的。1215 答:滑动轴承速度高时,油的温升高,为了降低油的温升,设计时相对间隙 应取得大一些;速度低时则取得小一些,这也有利于提高承载能力。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 F 与相对间隙 的平方成反比。因此载荷大时,相对间隙 应取得小一些;载荷小时则取得大一些,这也有利于降低油温。1216 答:由 p=34MPa,v=2.5m/s,可知 pv=7.510MPam/s。可选的轴承材料有多种,例如锡青铜-_28-_( ZCuSn5Pb5Zn5 p =8MPa, v =3m/s, pv =15 MPa m/s ) 合 适 , 而 铅 基 轴 承 合 金 (ZPbSb15Sn5Cu3Cd2p=5MPa
18、,v=8m/s,pv=5MPam/s)不合适。1217 答: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在起动时仍处于不完全润滑状态,因此,仍对轴瓦材料有要求,仍应进行压力 p,速度 v 和压力与速度的乘积 pv 的验算。 1218 答: 液体润滑轴承与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套连续供油系统,保证轴承间隙中充满 润滑油,液体润滑轴承用于重要轴承。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没有连续供油的系统,不能保证连续供油, 不完全润滑轴承用于一般轴承。 1219 答: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被油膜分开的 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1220 答:
19、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可通过公式(1221)和(1224)分析。(1)转速 n 提高,则承载能力 F 提高。(2)宽径比 B / d 减小,则承载能力 F 降低。 (3)润滑油的粘度 提高,则承载能力 F 提高。(4)表面粗糙度值减小,则允许的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偏心率 x 增大。因此,承载能力提高。1221 答:(1)当最小油膜厚度 hmin的计算值小于许用油膜厚度h 时,说明轴承的承载能力不够。可考虑采 用以下方法进行改进,如增大 d,B , B / d , ,或减小 等。 (2)可考虑改选材料,增大 B 等来提高承载能力。(3)当入口温度 ti的计算值偏低时,说明轴承的温升过高
20、,承载量过大。可考虑增大 d , B 等来 提高承载能力。1222 答:基本依据是满足以下条件: 。 1223 答:p p, p p , , hmin , hti35 40液体润滑轴承的润滑油除了起润滑作用外,还起到带走摩擦面间热量的作用;不完全润滑轴承的 润滑油主要起润滑作用。 1224 答: 润滑剂分为润滑脂、润滑油和固体润滑剂。润滑脂用于要求不高、难于经常供油、或者低速重载以及做摆动运动的轴承中;固体润滑剂只用 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其他情况下均可采用润滑油。1225 解1选宽径比 B / d取宽径比 B / d = 1,轴承宽度 B = d = 90mm2选轴瓦材料轴承的压力 p ,
21、速度 及 p 分别为100 103=pF=12.3MPadBdn-_= 90 90= 9 0 90=0.42m/s60 1000 60 1000p = 12.3 0.42 = 5.2MPa m/s29-_查表 122,选锡青铜 ZCuSn10P1, p = 15MPa , = 10m/s, p = 15MPam/s ,符合要求。3选润滑剂查表 124,根据 0.42m/s, p = 12.3MPa ,没有合适的润滑油,改查表 123,选 3 号钙基脂或1 号钙钠基脂。1226 解:查表 122,铝青铜 ZCuA110Fe3, p = 15MPa, = 4m/s , p 12MPa m/s ,由
22、公式(121), 径向载荷F dB p = 200 25015 = 750kN 由公式(122),径向载荷F dB p / = 200 250 12 / = 600 / kN因此,轴承允许的最大径向载荷F min750 , 600 / kN(1)当 n = 60r/min 时 dn= 60 1000 = 200 60= 60 10000.63m/s(2)当 n = 100r/min 时F = min 750 , 600 / 0.63 = 750 kNdn= 60 1000 = 200 100= 60 10001.05m/s(3)当 n = 500r / min 时F = min 750 ,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作业 答案 第四 西北 工大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