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xx年冬至xx年春新建3.1万亩桑园工作已经在10月下旬全面启动,并且进展顺当。截止12月10日,已从浙江省调入桑苗4442.48万株(其中:书记、县长点209.1万株),占年度安排数4650万株的95.54%;组织调供肥料(钙镁磷)1586.25吨,占年度安排数1550吨的102.34%;落实桑园种植面积30934亩,开挖种植沟面积22864亩,已完成种植面积18955亩,占年度安排数31000亩的61.15%。(四)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发展,对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主动促进作用到xx年末,全县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315.61万瓦特,其中,柴油发动
2、机动力14119.92万瓦特,电动机动力3195.69万瓦特。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732台,小型拖拉机2327台,农用载重汽车188辆,农用运输车379辆,耕整机1054台,机引犁耙182台,旋耕机47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5155台,联合收获机7台,排灌机械32台,农机供油点20个,农机修理点64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5323户,农机从业人员15474人。全县实施机耕面积69781亩,完成安排数的139%;实施机耙面积140797亩,完成安排数的234%;实施机械收获水稻面积1400亩;农副产品加工22.57万吨;农机运输总量6519.17万吨公里,修理各型农机具7517台,修理农用运输车1
3、388辆,农机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我县的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主动的促进作用。(五)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一是为仔细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确农夫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爱护农夫的合法权益,依据县人民政府同意下发拉祜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发实施方案,从今年2月起全县抽调工作人员近1218人(次)全面开展补发工作。目前已完成18个乡镇、148个村民小组的发放任务,共发放经营权证89886份,占应发证数94%。还有2个乡10个村民小组5898份权证因涉及移民搬迁、纠纷暂未填发,力争在12月底全面完成补发工
4、作。二是完成中心政策探讨所设在我县竹塘乡云山村的固定视察点调查任务。三是完成农夫负担监督管理及监测点监测分析。四是完成农产品、农资价格信息调查。在勐朗镇和上允镇两个农资、农产品集散地,1-12月份共完成调查12期,从数字显示,农资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涨幅都在30以上,复合肥价格上涨近120。大宗农产品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都不同程度上涨,但茶叶价格明显下降,且降幅很大。(六)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范围内共实行种养技术、农机操作技术、农业执法、病虫害防治以及项目实施技术等各种培训班502期5.96万人次,培训对象主要为农夫、乡镇和村组干部、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七)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工作取
5、得成效一是农业法制宣扬和教化工作得到加强。仔细开展了普法,印发了各类涉农法律法规宣扬材料800份。二是接着加大对农资经营户监管力度,对450户农资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建立经营档案。三是主动巩固xx年县级文明单位建设成果,仔细落实综治工作和创安工作的各项措施。四是加强了农业行政执法。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56次,检查辖区内农资市场28个,农资经营门市176家。依法取缔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农药经营户1家,整顿手续不全的种子经营户2家,对违规经营农资的86家个体户依法赐予警告并限期改正。开展了农机执法活动25次,检查拖拉机2772辆,发放宣扬资料4358份。开展渔政执法52次,没收非法捕鱼设备14套(
6、价值5200元),依法全部进行销毁。开展江水上交通平安检查水产养殖专项执法及联合执法宣扬6次,印发宣扬材料5000余份,销毁小工船21条,竹筏4张,清理机动电渔船8条,检查苗种场6户,养殖农户52户。(八)坚持深化改革企业改制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据有关企业改制政策要求,国营勐朗蔬菜农场改制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根据上级部门的支配部署,我局仔细做好农场职工的稳定工作,并稳妥有效地推动农场改制。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看法(国发3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云政发85号)和普洱市人民政府
7、关于印发普洱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普政发116号)文件精神,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高度重视,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并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我县改革方案经县人民政府上报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原则上已同意改革方案,但是须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体系改革工作正根据有关改革方案内容有序进行中。(九)主动协调种子良种调供,确保改革过渡期种子市场供应今年正值种子管理体系改革(种子管理体系改革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一部分)过渡期,为防止过渡期种子市场良种供应不足的现象发生,县种子站主动协调调供农业生产用种并刚好将生产用种调运到生产一线。全年
8、共调供杂交水稻种子30.54万公斤,其中种子站调供7万公斤,市场调供23.54万公斤;调供杂交玉米种子33.19万公斤,其中站子站调供30万公斤,市场调供3.19万公斤。(十)刚好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挽回农产品损失全县病害发生面积19.72万亩,防治9.5万亩,挽回农产品损失3402.04吨,实际损失3438.46吨,其中:稻瘟病发生5.6万亩,防治1.1万亩,挽回损失190吨,实际损失980吨;稻白叶枯病发生1.7万亩,防治0.5万亩,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385吨;稻曲病发生1万亩,防治0.4万亩,挽回损失80吨,实际损失170吨;玉米大小斑病发生2.5万亩,防治0.6万亩,
9、挽回损失180吨,实际损失645吨;水稻其它病害发生1.3万亩,防治0.5万亩,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225吨;其它粮食作物病害发生7.62万亩,防治6.4万亩,挽回损失2752.04吨,实际损失1033.46吨。2、全县虫害发生94.9万亩次,防治95.55万亩次,挽回农产品损失144501.03吨,实际损失42402.03吨,其中:稻飞虱发生15.5万亩次,防治17万亩次,挽回损失4650吨,实际损失620吨;稻螟发生1万亩次,防治1.5万亩次,挽回损失150吨,实际损失50吨;稻纵卷叶螟发生0.6万亩次,防治0.3万亩次,挽回损失45吨,实际损失63吨;粘虫发生1.9万亩次,防治2万
10、亩次,,挽回损失475吨,实际损失95吨;稻瘿纹发生0.65万亩次,防治0.65万亩次,挽回损失130吨,实际损失26吨;水稻其它虫害发生4万亩次,防治4万亩次,挽回损失800吨,实际损失100吨;玉米螟发生1.3万亩次,防治1.3万亩次,挽回损失195吨,实际损失39吨;玉米地下害虫发生0.7万亩次,防治0.7万亩次,挽回损失154吨,实际损失21吨;蔬菜斑潜蝇发生1.4万亩次,防治2.4万亩次,挽回损失1025.92吨,实际损失113.96吨;菜蚜发生1.8万亩次,防治2.2万亩次,挽回损失1945.8吨,实际损失216.18吨;甘蔗虫害发生39.8万亩次,防治37万亩次,挽回损失1247
11、62.57吨,实际损失38241.52吨;其它作物虫害发生26.25万亩次,防治26.5万亩次,挽回损失10167.74吨,实际损失2816.37吨。3、农田地草害发生124万亩次,防治面积121.5万亩次,挽回农产品损失54205吨,实际损失13245吨。4、农田(地)鼠害发生19.5万亩次,防治面积26万亩次,挽回损失4095吨,实际损失780吨;甘蔗鼠害发生5万亩次,防治7万亩次,挽回损失12500吨,实际损失750吨。(十一)农业主要在建项目实施顺当农村沼气建设项目xx年下达我县农村沼气国家级和省级建设项目共4000口,每户国家补助资金1000元,合计400万元。该项目原安排于xx年底
12、完成,但是由于交通、施工条件及农户资金投入量不一等客观因素,造成项目实施进度有肯定落后。到xx年末,累计向乡镇下拨项目建设资金249.46万元,购买灶具4000套,投入资金86.26万元。累计建成沼气池3409口,占安排4000口的85.23%,其中:国债项目完成1714口,占安排口的85.7%;省沼完成1695口,占安排任务数口的84.75%。目前正抓紧督察,加大力度抓紧实施,力争尽快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xx年下达我县国债沼气建设项目1664口,目前项目资金,经我局向有关部门提出开工申请,部分项目乡镇已经起先实施。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该项目于xx年国家农业部立项,项目连续实施年限3年,项目
13、总额投资200万元。今年全县完成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占安排60万亩的100。其中:配方施肥25万亩,占安排25万亩的100;核心示范样板2万亩,占安排2万亩的100;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全县加权平均亩产量由203.9千克增加到237.7千克,增加粮食2027.66万千克,增产值2430.9万元。3、*县玉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于xx年农业部立项,项目总投资18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生产示范面积5000亩,东回乡东岗村、回弄村新建水池水窖120口,帕岭到回弄沙石路3.7公里,新建土壤化验室4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玉米生产示范面积5634亩,完成安排5000亩的112.68;400平
14、方米检测化验室进入装修阶段,年底竣工验收;配套建设的小水窑、小水池120个2400平方米、修建田间机耕道1条3.7公里,已完成规划和图纸设计,并交县建设局邀标。4、农夫培训项目(1)新型农夫科技培训项目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县是首批实施项目县之一,于xx年被批准立项目,项目资金75万元,建设内容主要为:深化落实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今年内组织实施10个乡(镇)50个村委会,每村50人,共计2500人涉及12种主导产业技术培训,以科技支撑来提高劳动者素养,促进农夫增收。目前培训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实际共开设51个教学班(其中:村级动物防疫员1个班学员
15、51人),招收农夫基本学员2551人,实行固定基本学员,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夫,培训取得了很好效果,推动12个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12项。(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争取到由农业部立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000人,投入资金37万元。县农广校根据项目要求,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员、茶叶加工、农机操作等专业培训班,全面完成1000人培训任务,转移就业950人,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学员全获资格证。并且实行进乡村基层培训,便利农夫学习,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夫工资性收入,使学员收入比未培训前大幅度提高。(3)绿色证书培训共招收绿证学员3051人,完成安排任务1300
16、人的234.6%,实行与新型农夫科技培训等项目相结合,进行规范系统培训,分别开设了种植专业、畜牧专业、水产专业,有2551人结业获证,其中党员321人,团员570人,妇女1548人,35岁以下1570人。(4)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行程15600公里,到达全县150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组织专兼职老师进村741人次,播放vcd农业技术640场,开展培训194场,培训农夫15476人.次。另外,直通车助推完成全县新型农夫科技培训25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十万农夫科技培训500人,续建科技书屋30个,续建致富早班车广播站13个,并主动参加本县蚕桑、冬季农业开
17、发,测土配方施肥培训工作,为全县各种农夫科技教化培训工作任务完成起到了不行替代的作用。5、土地经营权证补发为仔细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确农夫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爱护农夫的合法权益,依据县人民政府同意下发拉祜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发实施方案,从今年2月起全县抽调工作人员近1218人(次)全面开展补发工作。目前已完成18个乡镇、148个村民小组的发放任务,共发放经营权证89886份,占应发证数94%。还有2个乡10个村民小组5898份权证因涉及移民搬迁、纠纷暂未填发,力争在12月底全面完成补发工作。6、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完成了3个省级
18、、6个市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村容村貌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91.73万元,农夫投工投劳17033个(折资40.04万元)。7、中心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继、两年胜利实施中心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后,xx年又争取到50万元的中心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项目启动后,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宣扬动员20余次,粘贴宣扬公告20余份,发放宣扬资料1000余份,引导农户购买农机具174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及微耕机169台,运用补贴资金50万元,拉动农夫投资农业机械资金113.83万元。8、*县“双高”糖料综合技术推广及甘蔗与马铃薯间套种示范项目完成“双高”糖
19、料综合技术推广面积21000亩,占安排数xx0亩的105%,完成甘蔗与马铃薯间套种示范51亩,与其他作物间套种示范450亩,目前长势良好,可望完成预定各项指标。9、实施普洱市科技局“两高一新”甘蔗良种引进繁育示范项目,完成种植面积630亩,占安排数500亩的126%。其中:甘蔗良种繁育实施安排面积为50亩,实际完成55亩,占安排面积的110%;甘蔗良种示范种植实施安排面积500亩,实际完成面积575亩,占安排面积的115%。同时引进新一代甘蔗良种云引10、15、18、42号四个优良品种进行试种。10、主动参加完成xx年农业综合开发”甘蔗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和“生态茶园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完
20、成甘蔗科技示范园361亩,占安排300亩的120%,完成茶叶科技示范园315亩,占安排300亩的105%,已7月份通过项目验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难的实力仍旧较弱。(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主导产业不够明显,粮经、产业冲突渐渐凸现。在保证粮食平安,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几大产业之间争夺土地资源竞争激烈,难以将产业效益优势发挥最大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须要进一步科学规划。由于产业竞争,毁蔗、毁茶及毁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各产业状况精确统计造成肯定障碍。(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市场监管困难,农业增效和农夫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综合各种市场因素,主要农用生产资料
21、如化肥、农药、农膜及农用柴油等价格大幅攀升。据县城市场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农资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且涨幅都相当大,绝大部分品种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有上升以及各级财政向农夫赐予各种农业补贴,但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业补贴增加幅度,农业增效和农夫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四)对农业部门投入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推广经费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三、xx年农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一)主要目标任务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96.6万亩,总产量17.23万吨。2、甘蔗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70万吨。3、茶园面积22.8万亩,产量85
22、00吨。4、油料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1855吨。5、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产量34500吨。6、果用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3600吨。7、建成桑园面积3.58万亩,产量350吨,产值700万元。8、冬季农业综合开发面积25.445万亩,产值7081.85万元。9、杂交水稻推广15万亩,杂交玉米推广17万亩,冷凉山区良种推广9万亩,电脑农业技术推广13万亩,水稻规格化栽培20万亩,玉米规格化栽培20万亩。(二)主要措施接着深化实行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我县实际,深化思索,强化措施,机制创新,扎实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2、切实保障粮食平安
23、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接着落实好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支农、强农和惠农政策,主动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配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米袋子”和“菜蓝子”,想方设法提高农夫的生产主动性。(1)抓住节令,适时播种栽插,加强农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2)保证6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田间地头,指导农夫科学种田和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并落实防治措施与技术,做好抗灾救灾、灾后生产工作,增加抗灾减灾保增收实力。(3)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加大机耕机耙面积。提高加大良种覆盖率和复种指数,粮食良种覆盖率要达到48.7%,复种指数要达到113%。(4)做好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5)做好各个
24、时期生产安排,做到早安排、早支配和早落实,保障粮食平安,促进农夫增收。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推动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接着培植和壮大特色产业(1)接着加大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力度。xx年全县安排冬季农业综合开发面积25.445万亩,产值7081.85万元。主动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探究订单农业发展路子,把发展龙头企业,抓好订单农业,提高订单履约率等作为农夫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新亮点。(2)促进蔗糖产业提质增效。根据“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思路,依托中云糖业公司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在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前提下,做好产业区域规划,确保xx年全县甘蔗种植
25、面积稳定在20万亩,甘蔗产量稳定在70万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产布局,实施甘蔗下田,优化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加大科学引种育种力度,引进适合我县自然条件的品种,主动选育本地良种,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推广良法,落实以施肥、培土、防病为主的中耕管理措施。(3)抓住“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机遇,全力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我县“第八大”支柱产业。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好产业,*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不但相宜种桑养蚕,而且还能饲养出多丝量的蚕茧,产量高,内在质量好,比较效益高,广阔农夫群众看到了种桑养蚕的潜在效益,种桑养蚕
26、主动性较高,正渐渐成为全县农夫增收的新途径、新亮点。全县蚕桑产业要寻求突破,在xx年内完成3.58万亩桑园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项目和资金,加快养蚕房建设,充分调动县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主动性,加大科学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力度,安排在文东、安康、上允、东河、大山、谦六、糯扎渡、南岭、勐朗、竹塘、发展河、东回、拉巴等13个乡(镇)对xx年前种植的4000余亩桑园进行嫁接,嫁接技术培训30期1000人次;在上允、勐朗等2个乡(镇)进行春蚕养殖技术骨干培训3期100人次;在涉及种桑的乡(镇)进行夏蚕养殖技术培训70期xx人次。4、接着坚持深化改革(1)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部署下,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
27、系的改革工作。整合人才资源,调动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主动性,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科技承包。建立农业科技优质服务区,仔细落实各乡镇农业工作站服务责任制,将各农业工作站科技人员分村分组,明确每个科技人员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并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公开联系方式,做到农业科技入村、入社、入户,服务到位。(2)主动稳妥推动农场改制。5、紧抓“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难得机遇,主动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为我县农业发展增加后劲。6、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1)加强农业法制宣扬教化工作,增加农夫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了广阔人民群众法律意识。(2)坚持抓好农资打假、农机执法、渔政执法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协作工商、物价等部门肃穆查处乱涨价和制售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确保农夫利益不受侵害。(3)全面落实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接着深化开展同""等组织的斗争,加大禁毒人民斗争和防艾工作力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化解冲突纠纷,主动预防和避开群体性事务的发生。(4)抓好农产品质量平安,对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要加强督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5)抓好平安生产,加强农机生产的平安管理,平安率要达到99%以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