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一一. . 选择题选择题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烧开水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 2下列操作中,玻璃棒其引流作用的是(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钢能导电 B镁能与氧气反应 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 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 ”表示氢原
2、子, “”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 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6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B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C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1/5 7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 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 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会发生化学变化 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 ) A氯化钠 B一氧化碳 C金
3、刚石 D氮气 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间隔改变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C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发生了改变 D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0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 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 LiCoO2中 Li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 Co 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1济南市公交系统目前已经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下图为公交车燃料 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
4、类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甲的化学式是 CH4 C 物质乙中的元素化合价呈-2 价 D图示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2临床试验证明,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C15H28N4O4)注射液对流感有效。有关帕拉米 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由四种元素组成 B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1416 C帕拉米韦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528 D帕拉米韦在人体内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 HH H OOOHHHOH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
5、不会发生变化 14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相关 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 B、硒属于金属元素 C、硒的元素符号为 Se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15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 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一种混合物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 N4与 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化合反
6、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加热能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 B C D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 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18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蒸发时,水分子变大 C河水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过程进行人工净化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7、19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 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 C6H8N2 B对苯二胺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4:1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64% 2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分子发生了变化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袋内气体分子体积增大二填空题二填空题21用化学符
8、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3 个亚铁离子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2 个铵根离子 ;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2有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氩气;二氧化碳;自来水;氯酸钾;硫 粉;蒸馏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 _(填化学式) ,属于氧化物的是 _(填化学式) 。 23用“”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 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B 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生成物一定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 。三、探
9、究题三、探究题24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BACDE(1)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的收集装 置是 D 或 ,用 检验 D 收集满氧气。 (2)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 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丙同学研
10、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右图 F 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 40水,氧气从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ab(4)如图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G 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便 能发生,请简述使 G 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25如图所示,在小烧杯 A 中装入 30mL 蒸馏水,再滴入 3 滴酚酞溶液,在小烧杯 B 中 装入 30mL 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 A、B 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烧杯 A 中溶液 变
11、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小强同学对 A 烧杯中酚酞 溶液变红色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 A 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 1:B 烧杯中挥发出的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 2:B 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 3:B 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 A 烧杯中水反应的生成物使 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酚酞试液、氨气、浓氨水、蒸馏水。 (1)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猜想 肯定不成立,原因是 。 (2)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6清凉甘甜的汽水中常含柠檬酸,已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 C6H8O7,请回答: (1)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
12、素的原子个数是_ (2)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 (3)19.2g 柠檬酸含氢元素_g 27如图所示为一瓶医用注射液的标签,请仔细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糖注射液 C6H12O6 【成分】葡萄糖、水 【规格】500mL,质量分数 5% 【性状】液体,味甜 【贮藏】密闭保存(1)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若该注射液的密度为 1g/cm3,那么给病人输一瓶该注射液相当于补充了多少克葡 萄糖?(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烧开水;磨豆浆;切黄瓜这三个变化中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 中没有产生新的
13、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变化 2B 【解析】 试题分析:A、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加速溶解,则玻璃棒起着加速溶解的作用, 错误;B、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正确;C、蒸 发操作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搅拌,错 误;D、测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到 PH 试纸上,则玻璃棒的作用是蘸取液体,错 误。 考点:考查玻璃棒在化学实验操作的应用的知识。 3B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
14、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有毒性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4A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 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 A 考点:燃烧现象的描述 5B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时分子间的间隔,物质发生化学
15、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蒸发发生的是 物理变化,故水分子不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6B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B 选项是正确的叙述;C 选项是错 误的叙述,测量的结果偏小;D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 小于五分之一;故答案选择 B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7CD 【解析】 试题分析:干水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不是同一物质, 所以 A 错误;干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所以 B 错误;干水吸收二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化学 上册 期中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