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管理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心理学.ppt(3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管理心理学 框架框架第一篇第一篇 总论总论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章教育管理心理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第二篇第二篇 教育管理心理中的个体心理教育管理心理中的个体心理第四章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品质第五章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激励第六章教育工作者的挫折与管理第七章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管理第三篇第三篇 教育管理中的群体心理教育管理中的群体心理第八章教育群体心理第九章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第十章教育群体中的合作、竞争与冲突第四篇第四篇 教育管理中的领导心理教育管理中的领导心理第十一章教育领导心理第十二章教育决策心理第十三章教育集体心理第五篇第五篇 教育管
2、理中的组织心理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心理第十四章教育组织心理第十五章教育组织文化与社会心理环境第十六章教育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第一篇第一篇 总论总论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管理手段,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宏观:教育行政管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微观:学校管理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2、群体3、领导4、组织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
3、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三、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基本任务:基本任务:(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具体任务:具体任务:1、调动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提供心理学依据)2、形成教育组织教育组织群体心理气氛3、提高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者素质和水平何谓素质?狭义: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广义:先在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及后天形成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意识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4、促使组织变革与
4、发展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四、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四、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突破成为心理科学宝贵财富拓宽心理科学视野为心理科学丰富和发展作贡献实践意义:(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观察和判断(教育工作者)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预见性和针对性处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改革教育管理工作3、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者自身教育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5、任务和意义一、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了解分析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特点:1、材料全面、系统、完整;2、结论真实可靠局限性:1、不能控被试的行为与环境;2、不能做精确的重复;3、不易做数量分析注意点:A、目的明确。B、每次观察一种行为几个人同时观察或分工观察作好记录。C、利用照相、录音、录相、电影等辅助手段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实验法:严格控制条件设定情境,人为使心理现象发生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特点:1、主动引发心理现象;2、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使心理活动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明
6、确化;3、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对结果反复进行验证局限性:1、与日常情境有差距;2、实验设计困难;3、结果受被试情绪、态度变化影响分类:实验室实验法分类: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调查法:现象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法获取资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特点:范围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测量被试心理特质的方法。信度:测量的
7、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效度: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一、教育的本质什么是教育?广义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要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二、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
8、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作为代表人物和作品。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三、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心理学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为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教育的直接目的: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最高目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学两条基本规律:1、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必须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2、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同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教育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国家意志和教
9、育活动规律的体现。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制约1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与受教育权、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与受教育权2 2、政治制约着教育制度、政治制约着教育制度3 3、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教育的内、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教育的内容容4 4、政治决定着教育内容、政治决定着教育内容政治对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正向
10、功能)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正向功能)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正向功能)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正向功能)1.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务2.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3.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理念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理念 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孵化器”。教育与经济的
11、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一、管理的本质管理: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资源进行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本质定义:由一个或更多的人
12、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管理工作)中心:管理其他人的活动;2、手段:协调他人的活动;3、目的:获得工作效果管理现代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用于管理的过程包括: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2、组织3、方法4、手段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二、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科学诞生标志:1911年美国泰勒(FTaylor)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管理科学发展三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美国泰勒法国法约尔(HFayol)德国韦伯(M
13、Weber)理论: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管理重点在组织内部不考虑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中心任务是提高生产效率。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2、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对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调节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着重人际关系研究社会需要满足问题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Mayo)霍桑试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谈话实验、群体实验)(1927)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1933)理论: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力量不在于物质经济在于工人心理或社会因素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第二章
14、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3、现代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学派:20世纪50年代至今(1)决策理论)决策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西蒙(HASimon)决策理论(获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重点研究合理决策针对“经济人”提出“真实人(管理人)”提出“有限理性决策”真实人决策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佳”(2)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理论:组织是一种开放的系统,组织中的人员都是寻求取得平衡的系统,他们调整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不断使整个系统得以保持平衡。第
15、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教育管理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教育管理开始注重研究提高管理效率问题行为科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行为科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开始注意研究人际关系问题研究需要、动机及领导方式和民主化管理问题现代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综合运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一、心理的本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
16、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列宁:心理现象“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二、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Wundt)发表生理心理学纲要(1874)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之父”冯特理论:构造主义心理学(把意识分成不同要素)詹姆斯(WJames)理论:机能心理学(研究意识的机能)派别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个性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意志过程:坚持性、自觉性等个
17、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等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一)、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一)、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活动:普通心理学的认识规律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认识基础感情:(教育管理心理学)必须重视教育管理中的情感基础认识活动伴随着感情活动意志:(教育管理心理学)必须以普通心理学对意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个性:(教育管理心理学)也要重视教育管理中的个性基础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
18、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二)、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二)、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产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心理学)是社会心理研究在教育管理情境的具体化是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前身为“工业心理学”1、“工业心理学之父”:德国(侨居美国)闵斯特伯格(HMunsterberg)心理
19、学与工业效率(应用于职业选择、劳动合理化、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最佳工作条件)2、梅奥(EMayo)(20年代中期):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1933)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的先驱3、勒温(CkrutLewin)(40年代):强调人们对社会情境(工作场所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对生产的影响提出群体动力学的理论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4、现代管理心理学诞生标志(50年代):美国李维特(HaroldjLearitt)管理心理学(1958)(封闭组织静态平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个体心理主要研究需要、动机和态度群体心理研究群体动力和
20、群体特征领导行为研究不同的领导方式及其效果组织行为探讨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技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调动积极性挖掘创造力(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管理心理学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直接的学科基础管理心理学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直接的学科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人性观第一节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人性观一、性善论一、性善论代表人物: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儒家学派 孟子孟子 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译:人的善良本性就像水往低处
21、流一样,再自然不过了;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译:人的善良本性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再自然不过了;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一定往低处流一样。一定往低处流一样。管理人:管理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孟子尽心)尽心)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管理国家:管理国家:“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孟子离娄)离娄)译: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本身译:国的
22、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本身。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人性观第一节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人性观二、性恶论二、性恶论代表人物:荀子(与孟子同时代)代表人物:荀子(与孟子同时代)“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主张:化性起伪主张:化性起伪 把性恶改造成性善把性恶改造成性善“性者也,事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性者也,事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化性起伪的途径:化性起伪的途径
23、:1、改善环境、改善环境 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2加加强教育强教育 3、主观努力、主观努力管理:管理:“礼礼”(教育为主)、(教育为主)、“刑刑”(依法制裁)两点措施治(依法制裁)两点措施治理天下理天下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人性观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一、“经济人经济人”(Rational_Economic Man)的假设)的假设(一)什么是(一)什么是“经济人经济人”的假设的假设人性观:行为为满足私利人性观:行为为满足私利 动机为获得报酬动机为获得报酬代表人物:泰勒持代表人物:泰勒持“经济人经济
24、人”观点观点 创造: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创造: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制度制度美国美国 麦格雷戈(麦格雷戈(DMcGreger)企业的人性面中将:)企业的人性面中将:“经经济人济人”概括为概括为X理论理论管理思想: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惟一因素管理思想: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惟一因素 运用强制手段进行控运用强制手段进行控制管理制管理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人性观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一、“经济人经济人”(Rational_Economic Man)的假设)的假设(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任务管理任务管理”(泰勒)严密控制和监
25、督的管理方式(泰勒)严密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方式特点:特点:1、管理是少数人的事、管理是少数人的事管理工作重点是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管理工作重点是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 不考虑人的情感不考虑人的情感3、用金钱刺激积极性、用金钱刺激积极性4、严惩怠工者(、严惩怠工者(“萝卜加大棒萝卜加大棒”)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人性观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一、“经济人经济人”(Rational_Economic Man)的假设)的假设(一)什么是(一)什么是“经济人经济人”的假设的假设人性观:行为为满足私利人性观:行为为满足私利 动机为获得报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管理心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