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设计.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路课程设计.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第第13章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1 概述概述 132 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 133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134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方法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方法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习题习题13 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2 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 1321 电路设计 1322 电路制作与测试 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第第 13 章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1 概概 述述 132 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
2、制作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一种能同时控制多组开关按一定的方式闭合与断开的装置,比如显示图样不断变化的各种霓虹灯或彩灯的电源控制系统。本节设计与制作的多路可编程控制器就具有这种功能。通过这一课程设计,读者可以在如下方面得到锻炼。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基本了解设计数字系统的一般方法。(2)进一步熟悉常用数字器件的使用方法。(3)基本掌握通过逻辑分析查找数字电路故障的 (4)熟悉并学会使用用于读写EPROM的常用软件,掌握固化与擦除EPROM的方法。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2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1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用于控制霓虹灯的控制
3、器,它具有如下功能:(1)可以控制每段霓虹灯的点亮或熄灭。(2)每段霓虹灯的点亮与熄灭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3)每间隔一段时间,霓虹灯的图样变化一次。(4)图样变化的间隔时间可以调节。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 霓虹灯受控显示的基本原理霓虹灯受控显示的基本原理 我们以背景霓虹灯的一种显示效果为例,介绍控制霓虹灯显示的基本原理。设有一排n段水平排列的霓虹灯,某种显示方式为从左到右每间隔0.2 s逐个点亮。其控制过程如下:若以“1”代表霓虹灯点亮,以“0”代表霓虹灯熄灭,则开始时刻,n段霓虹灯的控制信号均为“0”。随后,控制器将一帧n个数据送至n段霓虹灯的控制端,其中,最左边的一段霓虹灯对应的
4、控制数据为“1”,其余的数据均为零,即1000000。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当n个数据送完以后,控制器停止送数,保留这种状态(定时)0.2 s,此时,第1段霓虹灯被点亮,其余霓虹灯熄灭。随后,控制器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数据1000000送至霓虹灯的控制端,并定时0.2 s,这段时间里前两段霓虹灯被点亮。由于送数过程很快,我们观测到的效果是第一段霓虹灯被点亮0.2 s后,第2段霓虹灯接着被点亮,即每隔0.2 s显示一帧图样。如此下去,最后控制器将数据1111111送至n段霓虹灯的控制端,则n段霓虹灯被全部点亮。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只要改变送至每段霓虹灯的数据,即可改变霓虹灯的显示方式
5、,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组合数据(编程)来得到霓虹灯的不同显示方式。3 系统框图系统框图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如图13.1所示系统框图。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1系统方框图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框图中,右边的D0-Dn为n个发光二极管,它们与n段霓虹灯相对应,二极管亮,则霓虹灯亮。下面介绍框图中各部分的功能与实现方法。1)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用于寄存控制发光二极管亮、灭的数据。对应n个发光二极管,移位寄存器有n位输出。移位寄存器的输入信号取自存储器输出的8位并行数据。为使电路简单,可以采用8位并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也可以采用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6、2)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内部通过编程已写入控制霓虹灯显示方式的数据。控制器每间隔一段时间(显示定时)将n位数据送移位寄存器,所送的数据内容由存储器的地址信号确定。存储器的容量由霓虹灯的段数、显示方式及显示方式的种类确定。n段霓虹灯,m种显示方式(每种显示方式包含k帧画面),要求存储器的容量为 c=knm(bit)只读存储器可以采用常用的EPROM,如2764、27128、27256、27512等。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3)地址计数器 地址计数器产生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只读存储器的地址。存储器内对应地址的数据被送至寄存器。地址计数器输出的位数由存储器的大小决定。64 Kbit容量的存储器对
7、应的地址线为16根,因此要求16位计数器。其余可依次类推。地址计数器给出存储器的全部地址以后自动复位,重新从0000H开始计数。地址计数器可以采用一般的二进制计数器,如7416、162等。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4)控制门与定时器 控制门用于控制计数脉冲是否到达地址计数器。控制门的控制信号来自定时器。定时器启动时,控制门被关闭,地址计数器停止计数,寄存器的数据被锁存。此段时间发光二极管发光。达到定时值时,定时器反相,计数器重新开始计数。控制门可以用一般的与门或或门,定时器可以采用单稳态电路来实现,也可以用计数器实现。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5)长度计数器 长度计数器与地址计数器对应同一
8、个计数脉冲。长度计数器工作时,地址计数器也在工作。计数器工作期间,存储器对应地址的数据被逐级移位至对应的寄存器。长度计数器的计数长度为n/8,该长度恰好保证一帧图样(n位)的数据从存储器中读出送寄存器锁存。长度计数器达到长度值时自动清零,同时启动定时器工作。定时器启动期间,长度计数器与地址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均被封闭。长度计数器电路可视计数的具体长度来确定。当计数长度较短时,可以采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4 实用电路实用电路 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如图13.2所示的实用电路。该实用电路可以控制32段霓虹灯。这里用32个发光二极管代替霓虹灯。实际电路中,霓虹灯是由开关变压器提
9、供的电源点亮的。开关变压器通过光耦进行强、弱电隔离。从寄存器输出的点亮发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完全可以驱动开关变压器工作。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13.2 霓虹灯显示控制器实用电路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采用74LS374。当与11脚相连的移位脉冲产生上升沿突变时,8位数据从上至下从一个寄存器移位至另一个寄存器,构成8位并行移位电路。显然,出现在11脚的移位脉冲,一次只能有4个。电路中的存储器采用具有8K地址的EPROM 2764。电路中2764的最后两根地址线A11、A12接地。因此,实际只用到了前面2K地址的存储单元。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由于只控制32段霓虹灯
10、,它仍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显示方式。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接插的方式改变A11、A12的电平,选择其他6K地址对应的图样。电路中的地址计数器由3块74LS161组成,它产生11位地址数据,计数输出直接与存储器的地址线相连。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定时器采用555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来实现,改变可变电阻VR的数值。可以改变定时器的时间,即每帧画面显示的时间。显示时间一般定在0.11 s之间。振荡电路采用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实现,其振荡频率可以在1kHz1 MHz之间取值。长度计数器采用74LS194移位寄存器通过右移方式组成四进制计数器实现。每计 4 个数,Q3输出为1,启动定时器工作,同时将长
11、度计数器清零。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2 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多路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与制作 1321 电路设计 1322 电路制作与测试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22 电路制作与测试电路制作与测试 1 所需仪器设备与器件所需仪器设备与器件 所需仪器和器件有示波器,稳压电源,EPROM读写软、硬件,EPROM擦除器。2 参考步骤参考步骤 1)器件检测 与每次实训一样,首先对所用器件进行检测。保证器件完好,可以减少因器件不良带来的各种麻烦。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电路安装 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好全部器件。所需电路板可以作为电子CAD的课程设计内容,也可委托电路板厂加工。如无
12、现成的印刷电路板,也可在万能板上安装。由于电路连线较多,不宜在面包板上安装。3)检测电路 (1)检测由555组成的时钟振荡器U4的输出波形,正常情况应能在U4的第3脚观测到频率为几千赫兹的矩形波。如不能观测到输出波形,则应检测555的工作状态,找到故障所在。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将定时器电位器VR调至最小值,用示波器观测计数脉冲的波形,如电路正常,可以得到如图13.3所示的波形。如没有波形或波形为连续矩形波,则检测定时器U5输出端第 3 脚的电平。正常时可以观测到输出电平以短于1 s的时间周期跳变。如果不出现跳变,则定时器没有工作,应检测定时器与长度计数器的工作状态。通过检测各引脚
13、电平或波形,根据电路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排除故障。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3)检测存储器各地址线的电平,在低地址端应能观测到电平的跳变。如地址线电平不发生变化,则应检测由4个74LS161构成的地址计数器工作是否正常,通过检测各IC的引脚或波形,排除故障。(4)检测寄存器74LS374各引脚电平,各电平值应与电路确定的值一致,出现异常则应找出故障所在,予以排除。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3 计数脉冲的波形 4)排列发光二极管 将32个发光二极管按你喜欢的方式排列成一定的图形或字符。5)确定显示方式 根据排列的图形,确定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6)确定存
14、储器各地址对应的数据 显示方式确定之后,则可确定存储器各地址对应的数据。为加深读者的认识,设发光二极管水平排列,显示方式为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点亮。这种情况下,各地址对应的数据如表13.1所示。表中,每行第一个十六进制数为存储器的一个起始地址,其余16个数为该地址及与该地址相连的其他15个地址的数据,也用十六进制数表示。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表表 13.1 一种显示方式各地址对应的数据一种显示方式各地址对应的数据0000H 00H 00H 00H 01H 00H 00H 00H 03H 00H 00H 00H 07H 00H 00H 00H 0FH0010H 00H 00H 00H 1FH 0
15、0H 00H 00H 3FH 00H 00H 00H 7FH 00H 00H 00H FFH0020H 00H 00H 01H FFH 00H 00H 03H FFH 00H 00H 07H FFH 00H 00H 0FH FFH0030H 00H 00H 1FH FFH 00H 00H 3FH FFH 00H 00H 7FH FFH 00H 00H FFH FFH0040H 00H 01H FFH FFH 00H 03H FFH FFH 00H 07H FFH FFH 00H 0FH FFh FFH0050H 00H 1FH FFH FFH 00H 3FH FFH FFH 00H 7FH F
16、FH FFH 00H FFH FFH FFH0060H 01H FFH FFH FFH 03H FFH FFH FFH 07H FFH FFH FFH 0FH FFH FFH FFH0070H 1FH FFH FFH FFH FFH 3FH FFH FFH 7FH FFH FFH FFH FFH FFH FFH FFH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7)输入数据 读者可以利用任何读写EPROM的软件及相关附件将编辑好的内容固化在EPROM中。固化时,必须注意使选择的编程电压与实际存储器的编程电压一致。8)显示图样 将EPROM插入IC插座,接通电源,即可看到发光二极管依一定的规律点亮与熄灭。观看显
17、示方式是否与自己设计的方式一致,如不一致,找出原因。如属数据编辑错误,可改写前面的数据。EPROM具有光擦除功能,要修改内部数据,必须先用紫外线擦除器擦除后,才能重写全部内容。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133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1331 电路设计 1332 频率计的制作与调试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133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在许多情况下,要对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利用示波器可以粗略测量被测信号的频率,精确测量则要用到数字频率计。数字频率计用到的数字技术很多。本节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电路应用技术方面的了解与认识
18、,进一步熟悉数字电路系统设计、制作与调试的方法和步骤。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33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1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出一种数字频率计,其技术指标如下:(1)频率测量范围:109 999 Hz。(2)输入电压幅度:300 mV3 V。(3)输入信号波形:任意周期信号。(4)显示位数:4位。(5)电源:220 V、50 Hz。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 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 数字频率计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周期信号的频率。频率是在单位时间(1 s)内信号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如果我们能在给定的1 s时间内对信号波形计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就能读取被测信号
19、的频率。数字频率计首先必须获得相对稳定与准确的时间,同时将被测信号转换成幅度与波形均能被数字电路识别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计数器计算这一段时间间隔内的脉冲个数,将其换算后显示出来。这就是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4 数字频率计框图 3 系统框图系统框图 从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设计要求,得到如图13.4所示的电路框图。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电源与整流稳压电路 框图中的电源采用50 Hz的交流市电。市电被降压、整流、稳压后为整个系统提供直流电源。系统对电源的要求不高,可以采用串联式稳压电源电路来实现。2)全波整流与波形整形电路 本频率计采用市电频率
20、作为标准频率,以获得稳定的基准时间率漂移不能超过0.5 Hz,即在1的范围内。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用它作普通频率计的基准信号完全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全波整流电路首先对50 Hz交流市电进行全波整流,得到如图13.5(a)所示100 Hz的全波整流波形。波形整形电路对100 Hz信号进行整形,使之成为如图13.5(b)所示100 Hz的矩形波。采用过零触发电路可将全波整流波形变为矩形波,也可采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5 全波整流与波形整形电路的输出波形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6 分频器的输出波形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3)分频器 分频器的
21、作用是为了获得1 s的标准时间。首先对如图13.5所示的100 Hz信号进行100分频得到如图13.6(a)所示周期为1 s的脉冲信号。然后再进行二分频得到如图13.6(b)所示占空比为50脉冲宽度为1 s的方波信号,由此获得测量频率的基准时间。利用此信号去打开与关闭控制门,可以获得在1 s时间内通过控制门的被测脉冲的数目。分频器可以采用第5章介绍过的方法,由计数器通过计数获得。二分频可以采用T触发器来实现。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4)信号放大、波形整形电路 为了能测量不同电平值与波形的周期信号的频率,必须对被测信号进行放大与整形处理,使之成为能被计数器有效识别的脉冲信号。信号放大与波形整
22、形电路的作用即在于此。信号放大可以采用一般的运算放大电路,波形整形可以采用施密特触发器。5)控制门 控制门用于控制输入脉冲是否送计数器计数。它的一个输入端接标准秒信号,一个输入端接被测脉冲。控制门可以用与门或或门来实现。当采用与门时,秒信号为正时进行计数,当采用或门时,秒信号为负时进行计数。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6)计数器 计数器的作用是对输入脉冲计数。根据设计要求,最高测量频率为9 999 Hz,应采用4位十进制计数器。可以选用现成的十进制集成计数器。7)锁存器 在确定的时间(1 s)内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被测信号频率)必须经锁定后才能获得稳定的显示值。锁存器通过触发脉冲的控制,将测得的
23、数据寄存起来,送显示译码器。锁存器可以采用一般的8位并行输入寄存器。为使数据稳定,最好采用边沿触发方式的器件。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8)显示译码器与数码管 显示译码器的作用是把用BCD码表示的十进制数转换成能驱动数码管正常显示的段信号,以获得数字显示。显示译码器的输出方式必须与数码管匹配。4 实际电路实际电路 根据系统框图,设计出的电路如图13.7所示。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图 13.7 数字频率计电路图第13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图中,稳压电源采用7805 来实现,电路简单可靠,电源的稳定度与波纹系数均能达到要求。对100 Hz全波整流输出信号,由7位二进制计数器74HC4024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电路 课程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