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指导之一 学会立意课件.ppt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之一 学会立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作文指导之一 学会立意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会立意学会立意作文指导之一:学会立意作文指导之一:学会立意2021/8/11 星期三1 1、高屋建瓴法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2021/8/11 星期三2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自我”无缘的,所以,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必须超越自我局限,
2、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家庭集体、阶级集体、阶级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人类宇宙。人类宇宙。2021/8/11 星期三3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若能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从
3、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非凡的才识。2021/8/11 星期三4二、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2021/8/11 星期三5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
4、向四周延伸拓展。2021/8/11 星期三62 2、多角立体法、多角立体法 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评论问题等。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2021/8/11 星期三7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一、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2003年高考作文,依据智子疑邻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能凭感情亲疏远近认知事物,感情阻碍人对事物的认知。2021/8/11 星期三8二、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
5、如2003年高考作文,也可这样立意: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人有了感情亲疏,才能加深和促进对事物的认知。2021/8/11 星期三9三、三、辩证立意法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论述学习视。如论述学习“苦与乐苦与乐”,一般同学会说学习,一般同学会说学习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后才会快乐。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后才会快乐。“换一种眼换一种眼光光”呢?对呢?对“苦与乐苦与乐”的认识
6、是因人而异的,有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苦的事,有人却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人认为苦的事,有人却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还苦,是心灵之苦。这样认识立意就会比苦的苦还苦,是心灵之苦。这样认识立意就会比前一种观点更高一筹。前一种观点更高一筹。2021/8/11 星期三103、大题小作法 所谓大,指的是题目可写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距离也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很多。2021/8/11 星期三11一方面,这类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这类题也使考生难于把握,落
7、笔时不易集中,好比脱缰的野马,失去方向,无法驾驭。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2021/8/11 星期三12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小”的扩写,来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
8、象之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大”。在这里,这。在这里,这些些“小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的“小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想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小”大多指细大多指细节性的。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节性的。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小”为角度写其为角度写其“大大”。2021/8/11
9、 星期三13大题小作的要领如下:一、先应判定哪种题目是大题。所谓大题多为统率的内容,头绪多,不便归类,或概念抽象,题目是一个词,或不好驾驭,难以将众多而庞杂的内容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如父辈、面向大海等。2021/8/11 星期三14二、限制定向,宽题窄作。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如“父辈”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2021/8/11 星期三15三、大胆取舍,见微知著。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
10、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檐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妙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2021/8/11 星期三164 4、小题大作法、小题大作法、小题大作法、小题大作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
11、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的艺术效果。2021/8/11 星期三17“大大”和和“小小”是对立统一的。是对立统一的。“小小”是是“大大”的一部分,的一部分,“大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必须通过无数的“小小”才能体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现其本质特征。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
12、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把握住“小事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虽然处处描写虽然处处描写“小小”,却要时时表现,却要时时表现“大大”。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中选小,小中见大大中选小,小中见大”,按照,按照这条原则去做,我们的作文就可取得一斑而窥全这条原则去做,我们的作文就可取得一斑而窥全豹,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豹,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2021/8/11 星期三18那么,小题怎样大作?首先要判
13、定哪些题目是小题。一般而言,小题的取材多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依题撰文,难以写出份量和厚度。如“七一”记事、劝君莫酗酒等便是。单记“七一”这天的活动和事件,容易停在一个平面上,有嫌单薄;单议酗酒对人体的危害,似乎囿于个人的圈子,缺少些社会性。其次,要善于扩大。遇到这类题目,要尽可能开发“材源”,串起那些相关内容,丰富文章的容量。2021/8/11 星期三19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意大而严肃的主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意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14、解”的大问题;再如还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的大问题;再如还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博,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时代脉博,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也应注意。也
15、应注意。2021/8/11 星期三205、避实就虚法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像,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指抽象地写。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2021/8/11 星期三21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
16、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的哲理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的揭示其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的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法。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法。2021/8/11 星期三22虚写与实写,是相反相成、相辅相生的。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像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
17、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孕丰富。2021/8/11 星期三23如上海高考作文面对大海,若单纯写景,只将所见所如上海高考作文面对大海,若单纯写景,只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象的描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象的描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由大海联想到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由大海联想到“豪情壮志豪情壮志”,又,又想到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毅力,再想到李斯的想到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毅力,再想到李斯的“河海不择细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流,故能就其大。”最后归纳为最后归纳为“大海孕育生命,大海启大海孕育生命,大海启示人生哲理示人生
18、哲理”,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行,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行文时要尽可能唤起自己写作的冲动,创设合理的情境,自文时要尽可能唤起自己写作的冲动,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大胆地在虚设的空中驰骋。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大胆地在虚设的空中驰骋。为此,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将来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为此,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将来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借助杂取合成的、虚拟创造的非真实映眼前实景;写人可借助杂取合成的、虚拟创造的非真实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记事可借助假设的、梦幻的、虚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记事可借助假设的、梦幻的、虚构的非现实中的
19、事来反映真情实事。当然,虚写要以实写构的非现实中的事来反映真情实事。当然,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如果只是孤立地虚写,则必然流为空虚飘渺,使为基础,如果只是孤立地虚写,则必然流为空虚飘渺,使文章空泛贫乏,失去表现力。文章空泛贫乏,失去表现力。2021/8/11 星期三246、由虚入实法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尝试”、“诚信”、“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时间啊,时间”,有些描写议论的对象难以直接表现,如“独到的感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2021/8/11 星期三25它需要你把虚拟的
20、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摸得着,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论说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把圆想像成一个具体物体,写出一个画面、镜头或场景。这就要用化虚为实的手法,把圆想像成旭日、夕阳、瓷盘、足球、露珠、车轮 2021/8/11 星期三26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两点:一、理解题目的隐含意义。题目除字面上的意义外,还有丰富、深刻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对重点词语,进行反复推敲,理解蕴意,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如“诚信”包括诚实、有信用,抓住这两个方面才能真正做
21、到切题。若把诚信理解为真诚、诚意等显然不十分切合本意。2021/8/11 星期三27二、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二、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如上海高考作文点或相通点。如上海高考作文“时间啊,时间时间啊,时间”,有考生,有考生这样写这样写“是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之一 学会立意课件 高考 语文 作文 指导 之一 学会 立意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