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变动分类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官职变动分类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官职变动分类精.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官职变动分类第1页,本讲稿共86页文言文阅读选材特点:文言文阅读选材特点:“五多五多”1 1、多是人物传记,、多是人物传记,2 2、多是正面记载的,、多是正面记载的,3 3、多是忠臣孝子、清官能吏,、多是忠臣孝子、清官能吏,4 4、多是赞美其人品功绩,、多是赞美其人品功绩,5 5、多涉及身世人品、性格学问、官职、多涉及身世人品、性格学问、官职 升降、治理谋略、政绩战功等升降、治理谋略、政绩战功等 第2页,本讲稿共86页分类总结常见文言词语:分类总结常见文言词语:1 1、和官职有关的、和官职有关的、2 2、和性格品行有关的、和性格品行有关的、3 3、和皇帝有关的、和皇帝有关的、4 4、和时间
2、有关的、和时间有关的、5 5、和疾病死亡有关的、和疾病死亡有关的、6 6、和学习科举有关的、和学习科举有关的、第3页,本讲稿共86页7 7、和礼节有关的、和礼节有关的、8 8、和犯罪断案有关的、和犯罪断案有关的、9 9、和治理有关的、和治理有关的、1010、和交往有关的、和交往有关的、1111、和谋略有关的、和谋略有关的、1212、和民族有关的等等、和民族有关的等等 第4页,本讲稿共86页和官职有关的:和官职有关的:1 1、表示推荐官职的:、表示推荐官职的:2 2、表示授予官职的:、表示授予官职的:3 3、表示提升官职的:、表示提升官职的:4 4、表示降职罢免的:、表示降职罢免的:5 5、表示
3、调动官职的:、表示调动官职的:6 6、表示兼职、代理的:、表示兼职、代理的:7 7、表示征召的:、表示征召的:第5页,本讲稿共86页1.表被任以官职:征、辟、察、举、召、荐、表被任以官职: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表官职变化(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
4、罢、免、去、废、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蠲(6)表恢复的:复、还表恢复的:复、还第6页,本讲稿共86页(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当)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官名,属官通称)洗沐(汉制,官吏五日一休沐,因借指休假)乞骸骨致仕第7页,本讲稿共86页“下车”,即官吏到任。“视事”,掌管事务,也就是任职。“新用事”,刚刚执政。“赵太后新用事”“享国”,即帝王在位,“享”是享有,占有,过秦论中有“享国之日浅,国家无是事”。“摄”,掌管政务。“摄政王”第8页,本
5、讲稿共86页“即”和“就”都表示帝王或者诸侯臀上其位,如2004年天津卷:“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2007年全国卷:“迁九江太守。”“擢”,提拔,如2006年全国卷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拜”,授给官职,如2006年重庆卷元史列传六十二:“特拜(张养浩)陕两行台中丞。”“授”和“除”,意义同“拜”,都是授官、任命。“躐跻”(躐进),越级升官,如1998年全国卷:“(高)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第9页,本讲稿共86页“左迁”。降职,贬官,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谪”,贬官或被贬,如
6、柳宗元愚溪诗序:“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免”,撤职,如2004年福建卷:“张仓免相,孝义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黜”,废去,贬退,如2005年湖南卷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贬”,降职,如2004年上海卷:“(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疏”,被疏远,如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疏,不复在位。”第10页,本讲稿共86页“徙”。一般的调职,多用于平调,如2002年上海卷:“绍圣初,予(苏辙)以罪滴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移”。也大都表平调,如2004年全国卷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授浃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署”,代理,暂任,如2005年辽宁卷旧
7、五代史冯道传:“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行”,代理官职,如2004年天津卷三国志曹彰传:“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加”,表示兼职,如2005江西卷的“加银青光禄大夫”(有银章青绶者)和“加金紫光禄大夫”(有金章紫绶者)。另表官职升迁。第11页,本讲稿共86页2006年辽宁卷有“二征七辟皆不就”,2004年江苏卷有“举进士,选桂州教授”,李密陈情表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隋以后实行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即科举制。上述几例中的“征”是被皇上征聘、征召,“辟”是被官府征聘并举荐,“举”是推举,“选”指选拔,“察”是考
8、察和推荐,意思比较接近。2006年上海卷“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的“官”是做官,“之官粤西”就是“到粤西做官”。2005年湖南卷的“宦于洛阳”就是“在洛阳做官”。第12页,本讲稿共86页2006年江苏卷的“知江州”即“掌管江州”或“做江州知州”,“知”是掌管或做知州(若是府、县则为知府、知县)。五人墓碑记中有“以大中丞抚吴者”,其中的“抚”是做巡抚。也有用具体的职官名作动词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检校”(吏部侍郎),2005年重庆卷的“签书”(仪州判官),2006年湖北卷的“提点”(湖北刑狱)等。皇帝即位叫“践祚”,践是登上,祚是台阶,封建帝王登台阶以主持祭祀,因以“阼”指帝位。2006年全国
9、卷南史何远传有“武帝践祚”之句。第13页,本讲稿共86页我国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时,有一种委婉说法叫“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去,使骸骨得以归葬其乡土。如2004年全国卷汉书疏广传:“广遂上书乞骸骨。”我国古代京城的官员到地方任职叫“出”,如2006年江苏卷宋书董槐传:“嘉熙元年,(槐)出知常州。”古代有的人死后被追加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是谥号;与谥号不同,还有一种是追加爵位或官位的,这叫“赠”,如2003年全国卷旧唐书裴矩传:“贞观元年,赠(裴矩)绛州刺史,谥日敬”。“为”可单独表示一般的任职,释为担任,如“季布为河东守”(2006年全国卷);也可单独表示升职,释为升任,
10、如“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卷第11题翻译);还可与其他词配合表示降职(或升职),如“安第初,征为博士”(2006年四川卷)。第14页,本讲稿共86页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征:由皇帝由皇帝朝廷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如后汉后汉书书王涣列传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岁余,征拜侍御史。范晔范晔后汉书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梁启超梁启超谭嗣同传谭嗣同传:君: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辟: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11、。如:连辟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府不就。张衡传张衡传刘备临豫州,辟(陈)群为别驾。刘备临豫州,辟(陈)群为别驾。(三国志三国志)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拜: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按一定礼节授予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官。如三国志三国志蜀书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拜亮为丞相。史记史记廉廉颇蔺相如列传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史记淮阴后列传淮阴后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于
12、是辞相:于是辞相印不拜。印不拜。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张衡传第15页,本讲稿共86页举: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左传。襄公三年文选文选陈情表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如举臣秀才。如左传左传宣三十年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举不失德,赏不失劳。不失劳。文选文选陈情表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范晔范晔后汉书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永元中,举孝廉
13、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连辟公府不就。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延、至治间延、至治间选选丞相东曹掾。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元史。贾鲁传如如史记史记李将军李将军列传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第16页,本讲稿共86页除:任命,授职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如李密李密陈情表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如: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序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元史。贾鲁传:“秦定初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14、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宋史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传:召见,: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赏: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谭嗣同封: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鸿门宴第17页,本讲稿共86页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宋史侯可
15、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第18页,本讲稿共86页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以相如官大,拜为上卿。第19页,本讲稿共86页简简,柬拔:选拔。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凡在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进进,引进,推荐。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起
16、: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元史。贾鲁传升:升:升官。升官。擢:擢:在原官上提拔。在原官上提拔。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第20页,本讲稿共86页二、表罢免二、表罢免贬官贬官官职的词语。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黜,黜,绌绌:废掉官职。: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得以赏。封建论封建论如如国语国语晋语一晋语一:(晋献晋献)公将黜太子申
17、生,而立奚齐。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司马迁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列传:屈平既绌。:屈平既绌。高启高启书博鸡者事书博鸡者事:台臣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免:罢免。免:罢免。如:免官削爵。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书博鸡者事鸡者事第21页,本讲稿共86页贬:降低官职,降级。降职并外放。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窜:放逐、贬官。如韩愈进学解:暂为御使,遂窜南夷。放:一般指
18、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传:既而胡即放宁夏道。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22页,本讲稿共86页左迁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司马。琵琶行琵琶行如柳宗元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送李渭赴京师序:过: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左除、左降、左转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降职。如新唐书新唐书裴延龄传裴延龄传:帝怒,:帝怒,乃罢乃罢(陆陆)贽宰相,左除贽宰相,左除(张张)滂等官。滂等官。出出:离开
19、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入”相对,古人一般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如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如晋书卷二十八晋书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后汉后汉书书张衡传张衡传:永和初,出为何间相。:永和初,出为何间相。晋书卷二十晋书卷二十八八: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出宰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后汉书后汉书明帝纪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第23页,本讲稿共86页三、
20、表提升官职的词语。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元史。贾鲁传如梁启超如梁启超谭嗣同谭嗣同:旋升宁夏道。旋升宁夏道。擢:在原官上提拔。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汉书。赵充国传如如南史南史何远传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战国策战国策燕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立之乎群臣之上。超擢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启超: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谭嗣同:奏: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第24页
21、,本讲稿共86页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贾谊传陟:陟:提升官职提升官职进用。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同。出师表出师表提提:提拔。如:提拔。如北史北史魏收传魏收传:提奖后辈,: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以名行为先。赏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官职官衔或: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官职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
22、世凯,特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赏侍郎。谭嗣同谭嗣同第25页,本讲稿共86页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如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超迁:越级升迁。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第26页,本讲稿共86页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郡。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贬:降职。贬:降职
23、。如:贬连州刺史。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刘禹锡传 放: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卜居左迁: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琵琶行贬:降职。贬:降职。出:出:京官外调。京官外调。第27页,本讲稿共86页五、表调动五、表调动补任补任官职的词语。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迁:改官。有三种情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受”“迁除迁除”“迁进迁进”表示升迁;表示升迁;“迁调迁调”“迁官迁官”
24、“转迁转迁”说明调职;说明调职;“迁谪迁谪”“迁削迁削”“左迁左迁”常指降职。一般情况下,常指降职。一般情况下,“转迁转迁”“迁调迁调”表表示调职;示调职;“右迁右迁”“迁除迁除”表示升职;表示升职;“左迁左迁”“迁谪迁谪”表示削职降等。表示削职降等。如范晔如范晔后汉书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令。汉书汉书王尊传王尊传:“迁东郡太守。迁东郡太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史记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王翦列传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汉书。王尊传汉书。王尊传:“迁
25、东郡太守。迁东郡太守。”第28页,本讲稿共86页转、调、徙:调动官职。转、调、徙: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职或降职)。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张衡传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如:徙王信为楚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官职 变动 分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