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3)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3)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3)优秀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酸碱滴定法第1页,本讲稿共100页第二节第二节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o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o溶剂合质子溶剂合质子o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反应的实质o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o酸碱强度的计算酸碱强度的计算第2页,本讲稿共100页酸碱的定义酸碱的定义电离理论电离理论 Arrenius 1887电子理论电子理论 Lewis G N 1923n质子理论质子理论Brosted J N 1923酸能电离出H+的物质碱电离出OH-的物质酸凡能接受电子的物质碱凡能给出电子的物质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第3页,本讲稿共100页一、酸碱质子理论一、酸
2、碱质子理论酸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特点:特点:1)具有共轭性)具有共轭性 2)具有相对性)具有相对性 3)具有广泛性)具有广泛性A A +H+H+HAHA如:如:HCOHCO3 3既为酸,也为碱既为酸,也为碱 (两性)(两性)如:如:H H2 2O O 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如:如:第4页,本讲稿共100页举例举例举例举例第5页,本讲稿共100页H3O+A-二、溶剂合质子二、溶剂合质子HA +H2O 例例:HAc+H2O H3O+Ac-HA +SH SH2+A-例例:HClO4+H
3、Ac H2Ac+ClO4-水合质子 醋酸合质子 第6页,本讲稿共100页三、三、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半反应酸碱半反应: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醋酸在水中的离解: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1 1 1 1HAcHAc(酸(酸(酸(酸1 1 1 1)AcAc-(碱(碱(碱(碱1 1 1 1)+H+H+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2 2 2 2HH+H+H2 2OO(碱(碱(碱(碱2 2 2 2)HH3 3OO+(酸(酸(酸(酸2 2 2 2)HAcHAc(酸(酸(酸(酸1 1 1 1)+H+H2 2O O(碱(碱(碱(碱2 2 2 2)HH3
4、 3OO+(酸(酸(酸(酸2 2 2 2)+Ac+Ac-(碱(碱(碱(碱1 1 1 1)n n 氨在水中的离解:氨在水中的离解:氨在水中的离解:氨在水中的离解: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1 1 1 1NHNH3 3(碱(碱(碱(碱1 1)+H+H+NHNH4 4+(酸(酸(酸(酸1 1 1 1)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半反应2 2 2 2HH2 2OO(酸(酸(酸(酸2 2 2 2)OHOH-(碱(碱(碱(碱2 2 2 2)+H+H+NHNH3 3(碱(碱(碱(碱1 1 1 1)+H+H2 2O O(酸(酸(酸(酸2 2 2 2)OHOH-(碱(碱(碱(碱2 2 2 2)+NH+NH4 4+(酸(酸(
5、酸(酸1 1 1 1)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第7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 NH4Cl的水解的水解(相当于相当于NH4+弱酸的离解弱酸的离解)NaAc的水解的水解(相当于相当于Ac弱碱的离解)弱碱的离解)NH4+H2O H3O+NH3 AcAc-+H+H2 2O OHO OH-+HAc+HAc 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HAc+NHHAc+NH3 3 NH NH4 4+Ac+Ac-n n醋酸与氨在水溶液中的中和反应醋酸与氨在水溶液中的中和反应醋酸与氨在水溶液中的中和反应醋酸与氨在水溶液
6、中的中和反应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第8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小结小结酸碱半反应不可能单独发生酸碱半反应不可能单独发生酸碱反应是两对酸碱反应是两对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作用的结果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质子的转移 质子的转移是通过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溶剂合质子溶剂合质子来实现的来实现的 第9页,本讲稿共100页四、四、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1 1水溶液中水溶液中 2 2非水溶液中非水溶液中 SH+SH SH2+S-溶剂合质子溶剂合质子溶剂合质子溶剂合质子溶剂阴离子溶剂阴离子溶剂阴离子溶剂阴离子 H2O+H2O H3
7、O+OH 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第10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定义定义发生在溶剂间的质子转移发生在溶剂间的质子转移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Ks s 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H H2 2O O 既能接受质子又能给出质子既能接受质子又能给出质子两性物质两性物质发生在水分子间的质子转移发生在水分子间的质子转移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水的质子自递反应第11页,本讲稿共100页五、酸碱的强度五、酸碱的强度(一)(一)一元酸碱的强度一元酸碱的强度HA +H2O H3O+A-酸度常数酸度常数(酸的解离常数)(酸的解离常数)(酸的解离常数)(酸的解离常数)A-
8、+H2O OH-+HA 碱度常数碱度常数(碱的解离常数)(碱的解离常数)第12页,本讲稿共100页讨论:讨论:K Ka a,给质子能力,给质子能力强,酸的强度强,酸的强度 K Kb b,得质子能力,得质子能力强,碱的强度强,碱的强度 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HAHA和和A A-有如下关系有如下关系第13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二)多元酸碱的强度(二)多元酸碱的强度H3PO4 H2PO4-+H+Ka1 Kb3 H2PO4-HPO42-+H+Ka2 Kb2 HPO42-PO43-+H+Ka3 Kb1 第14页,本讲稿共100页讨论:讨论:多元酸碱在水中逐级离解,强度逐级递减多元酸碱在水中逐级离解,强
9、度逐级递减形成的多元共轭酸碱对中最强酸的解离常数形成的多元共轭酸碱对中最强酸的解离常数 K Ka1a1对应最弱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对应最弱共轭碱的解离常数K Kb3b3 第15页,本讲稿共100页练习练习练习练习例例:计算:计算HS-的的pKb值值 pKb2=pKw pKa1=14.007.02=6.98解:解:解:解:HS HS-+H+H2 20 H0 H2 2S+OHS+OH-第16页,本讲稿共100页第三节第三节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一、一、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分析浓度:分析浓度:溶液体系达平衡后,各组分型体溶液体系达平衡后,各组分型体的平衡
10、浓度之和的平衡浓度之和 平衡浓度:平衡浓度:溶液体系达平衡后,某一型体的浓度溶液体系达平衡后,某一型体的浓度 二、水溶液中酸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二、水溶液中酸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 =某种型体平衡浓度某种型体平衡浓度/分析浓度分析浓度第17页,本讲稿共100页1.1.一元酸:一元酸:HA A HA A-+H+H+第18页,本讲稿共100页讨论讨论 Ka 一定时,一定时,HA和和A-与与pH有关有关 pH,HA,A-n pH pKa,HAc为主为主n pH=pKa,HAc=Ac-n pH pKa时,时,Ac-为主为主第19页,本讲稿共100页练习练习练习练习例:计算例:计算pH=5.0时,时,HAc溶
11、液(溶液(0.1000mol/L)中中HAc和和Ac-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解:解:第20页,本讲稿共100页2.2.2.2.二元酸:二元酸:H2C2O4 HC2O4-+H+HC2O4-C2O42-+H+第21页,本讲稿共100页讨论讨论Ka一定时,一定时,0,1和和2与与H+有关有关 npH pKa1,H2C2O4为主为主npH=pKa1,n H2C2O4=HC2O4-npKa1 pH pKa2,HC2O4-为主为主npH=pKa2,HC2O4-=C2O42-npH pKa2,C2O42-为主为主第22页,本讲稿共100页3.3.3.3.多元酸:多元酸:H3PO4 H2PO
12、4-+H+H2PO4-HPO42-+H+HPO42-PO43-+H+第23页,本讲稿共100页讨论讨论pH pKa1,H3PO4为主为主pKa1 pH pKa2,H2PO4-为主为主(宽)(宽)pH=pKa1,H2PO4-=HPO42-pKa2 pH pKa3,HPO42-为主为主(宽)(宽)pH=pKa1,HPO4 2-=PO43-pH pKa3,PO43-为主为主适合分步滴定适合分步滴定第24页,本讲稿共100页结论结论1 1)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是相互联系却又完全)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是相互联系却又完全 不同的概念,两者通过不同的概念,两者通过联系起来联系起来2)对于任何酸碱性物质,满足)对
13、于任何酸碱性物质,满足 0+1+2+3+-+n =13)取决于取决于Ka,Kb及及H+的大小,与的大小,与 C 无关无关4)大小能定量说明某型体在溶液中的分布大小能定量说明某型体在溶液中的分布,由由可求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可求某型体的平衡浓度第25页,本讲稿共100页化学平衡中,每一给定的分析浓度等于各存在化学平衡中,每一给定的分析浓度等于各存在型体平衡浓度之和型体平衡浓度之和溶液呈电中性,荷正电的质点数应等于荷负电溶液呈电中性,荷正电的质点数应等于荷负电的质点数的质点数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的质子数第四节第四节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
14、处理方法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物料平衡式(质量平衡式)物料平衡式(质量平衡式)MBEMBE电荷平衡式电荷平衡式 CBECBE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PBE第26页,本讲稿共100页MBE练习练习例例1:C mol/mL的的HAC的物料平衡式的物料平衡式 C=HAC+AC-例例2:C mol/mL的的H3PO4的物料平衡式的物料平衡式 C=H3PO4+H2PO4-+HPO42-+PO43-例例3:C mol/mL的的Na2HPO4的物料平衡式的物料平衡式 Na+=2C C=H3PO4+H2PO4-+HPO42-+PO43-例例4:C mol/mL的的NaHCO
15、3的物料平衡式的物料平衡式 Na+=C C=H2CO3+HCO3-+CO32-第27页,本讲稿共100页CBE练习练习例例1:C mol/mL的的HAC的电荷平衡式的电荷平衡式 H+=AC-+OH-例例2:C mol/mL的的H3PO4的电荷平衡式的电荷平衡式 H+=H2PO4-+2HPO42-+3PO43-+OH-例例3:C mol/mL的的Na2HPO4的电荷平衡式的电荷平衡式 Na+H+=H2PO4-+2HPO42-+3PO43-+OH-例例4:C mol/mL的的NaCN的电荷平衡式的电荷平衡式 Na+H+=CN-+OH-第28页,本讲稿共100页关于关于PBE1 1零水准法(质子参考
16、水准)零水准法(质子参考水准)零水准物质的选择零水准物质的选择 a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物种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物种 b参与质子转移物种参与质子转移物种质子条件式书写方法质子条件式书写方法 等式左边等式左边得质子后产物得质子后产物 等式右边等式右边失质子后产物失质子后产物 根据根据质子得失相等原则质子得失相等原则列出质子条件式列出质子条件式第29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PBEPBE例例1:C mol/L 的的NH4 H2PO4的质子条件式的质子条件式 零水准零水准NH4+,H2PO4-,H2O H3PO4+H+=NH3+HPO42-+2PO43-+OH-例例2:C mol/L的的Na2HPO4的质子条件
17、式的质子条件式 零水准零水准HPO42-,H2O H2PO4-+2H3PO4+H+=PO43-+OH-第30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PBEPBE2 2依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质子条件式依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质子条件式例例3:C mol/L 的的NaCN的质子条件式的质子条件式 物料平衡式:物料平衡式:Na+=C C=HCN+CN-(1)电荷平衡式:电荷平衡式:Na+H+=CN-+OH-(2)将(将(1)式带入()式带入(2)式)式质子条件式质子条件式 H+HCN=OH-第31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PBEPBE 例例4:C mol/L 的的NaHCO3的质子条件式的质子条件式 物料平衡式物料
18、平衡式 NaNa+=C=C H H2 2COCO3 3+HCO+HCO3 3-+CO+CO3 32-2-=C=C(1 1)电荷平衡式电荷平衡式 NaNa+H+H+=HCO=HCO3 3-+2CO+2CO3 32-2-+OH +OH-(2 2)将(将(1 1)式带入()式带入(2 2)式)式 质子条件式质子条件式 H H+H+H2 2COCO3 3=CO=CO3 32-2-+OH+OH-第32页,本讲稿共100页第五节第五节 酸碱溶液酸碱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强酸强碱溶液强酸强碱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弱酸弱碱溶液弱酸弱碱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两性物质溶液(两性物质溶液(C)缓冲
19、溶液缓冲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第33页,本讲稿共100页一、强酸强碱溶液一、强酸强碱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 1强酸(强酸(Ca)当当当当Ca Ca 10 10-6-6 mol/Lmol/L,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的解离精确式精确式精确式精确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HA HHA H+A+A-HH2 2O HO H+OH+OH-第34页,本讲稿共100页续强酸强碱续强酸强碱H H值计算值计算2强碱(强碱(Cb)精确式精确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当当当当Ca Ca 10 10-6-6 mol/Lmol/L,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的解离,忽略水
20、的解离B+H+BH+H2O H+OH 第35页,本讲稿共100页二、弱酸弱碱溶液二、弱酸弱碱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1一元弱酸碱溶液一元弱酸碱溶液(1)一元弱酸()一元弱酸(Ca)精确式精确式精确式精确式第36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 弱酸弱碱弱酸弱碱pHpH值计算值计算近似式近似式最简式最简式*当当(忽略酸的离解)(忽略酸的离解)且且当当当当(忽略水的离解)(忽略水的离解)(忽略水的离解)(忽略水的离解)第37页,本讲稿共100页续续 弱酸弱碱弱酸弱碱弱酸弱碱弱酸弱碱pHpH值计算值计算值计算值计算 (2)一元弱碱()一元弱碱(Cb)最简式最简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近似式第38页,本讲稿
21、共100页续弱酸弱碱续弱酸弱碱pHpH值计算值计算2 2多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1 1)多元弱酸:设二元酸分析浓度为)多元弱酸:设二元酸分析浓度为C Ca a(2 2)多元弱碱:设二元弱碱分析浓度为)多元弱碱:设二元弱碱分析浓度为C Cb b第39页,本讲稿共100页 三、两性物质溶液三、两性物质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NaHANa H2PO4 Na2HPO4 第40页,本讲稿共100页四、缓冲溶液四、缓冲溶液pHpH值的计算值的计算HA(浓度Ca)+NaA(浓度Cb)第41页,本讲稿共100页小结小结C和和 i=某种型体平衡浓度某种型体平衡浓度/分析浓度分析浓度 =f(Ka,Kb,H+),
22、与),与C无关无关 0+1+2+3+-+n =1 由由定量说明某型体在溶液中的分布,计算其平衡浓度定量说明某型体在溶液中的分布,计算其平衡浓度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三种处理方法: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三种处理方法:MBE,CBE,PBE *零水准法写质子条件式零水准法写质子条件式第42页,本讲稿共100页续前强酸强碱溶液的强酸强碱溶液的pHpH值值弱酸弱碱溶液的弱酸弱碱溶液的pHpH值值n n两性物质溶液两性物质溶液两性物质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的的的的pHpHpHpH值值值值n n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的pHpHpHpH值值值值第43页,本讲稿共100页第六节第六节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
23、o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o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o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o关于混合指示剂关于混合指示剂第44页,本讲稿共100页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指示剂的特点指示剂的特点 a弱的有机酸碱 b酸式体和碱式体颜色明显不同指示终点 c溶液pH变化指示剂结构改变指示终点变化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式体 碱式体 或碱式体 酸式体 见插图第45页,本讲稿共100页第46页,本讲稿共100页 酸碱式体混合色酸碱式体混合色1 1)InIn-/HIn 10 /HIn 10 或或
24、pH p KpH p Kinin+1 +1 碱式色碱式色2 2)InIn-/HIn 1/10 /HIn 1/10 或或 pH p K pH p Kinin1 1 酸式色酸式色3 3)1/10 In1/10 In-/HIn 10 /HIn 10 或或 p K p Kinin1 pH p K1 pH p Kinin+1 +1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讨论:讨论:Kin一定,H+决定比值大小,影响溶液颜色 HIn H+In-酸式体酸式体酸式体酸式体碱式体碱式体碱式体碱式体第47页,本讲稿共100页(续前)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指示
25、剂理论变色范围 pH=p Kin 1指示剂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理论变色点 pH=p Kin ,In-=HIn注:注:实际与理论的变色范围有差别,深色比浅色灵敏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指示变色越敏锐 例:例:pK pKa a 理论范围理论范围 实际范围实际范围甲基橙甲基橙 3.4 2.44.4 3.14.4 3.4 2.44.4 3.14.4甲基红甲基红 5.1 4.16.1 4.46.2 5.1 4.16.1 4.46.2 酚酞酚酞 9.1 8.110.1 8.010.0 9.1 8.110.1 8.010.0百里酚酞百里酚酞 10.0 9.011.0 9.410.6 10.0 9.011.0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3优秀课件 第四 酸碱 滴定法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