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八章激励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学第八章激励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第八章激励优秀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学第八章激励第1页,本讲稿共45页1、“X理论”假设1960年,麦格雷戈在他所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其中“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1)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2)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不喜欢负什么责任,而宁可让别人领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所以他们将选择那些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第2页,本讲稿共45页基于这种假设所引出的管理方式是,组织应以经济报酬来使人们服从和作出绩效;并以权力与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
2、身及引导员工,其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完成任务。泰罗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第3页,本讲稿共45页2、社会人假设(1)交往的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也是人与人的关系形成整体感的主要因素。(2)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专业分工和机械化的结果,使劳动本身失去了许多内在的含义,传送带、流水线以及简单机械的动作使人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因此只能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求安慰。(3)工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管理部门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具有更大的影响。(4)管理人员应该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人的效率随着管理人员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程度的增加而提高。第4页,本讲稿共45页由此假设所产生
3、的管理措施为:管理人员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完成任务上,而应当注意对人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建立相互了解、团结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友好的感情;管理人员在进行奖励时,应当注意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第5页,本讲稿共45页3、“Y理论”假设“Y理论”假设,也是由麦格雷戈提出来的。(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3)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某种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寻求职责。(4)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出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4、5)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往往以达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致力于实现目标的最大报酬。(6)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能潜力只得到了一部分的发挥。第6页,本讲稿共45页根据以上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为:改变管理职能的重点。管理经济人的重点放在工作上,管理社会人主要是建立亲密的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管理自我实现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改变激励方式。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的假设,其激励都是来自金钱和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对自我实现人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他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第7页,本讲稿共45页4、“超Y理论”假设(1)人们带
5、着各式各样的需求来到工作单位中,但主要的需求是取得胜任感;(2)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3)如果任务和组织相适合,胜任感的动机极可能实现;(4)一旦达到一个目标后,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就树立起来了。第8页,本讲稿共45页根据这一假设,不存在对任何时代、任何组织或任何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超Y理论”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第9页,本讲稿共45页三、激励的要素1、需求。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或欲望。2、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3、目标。是行为所要实现的结果。第1
6、0页,本讲稿共45页四、激励的过程未满足需要引起心理或生理紧张的动机寻找接触紧张动机的行为努力实现目标满足需要产生新需要遭受挫折积极行为消极行为反馈第11页,本讲稿共45页第二节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及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一、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1、人类的多种需要分为5个层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感情和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第12页,本讲稿共45页2、5种需要之间的递进规律一般而言,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
7、、物质方面的需要;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遵循递进规律,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前,较高层次的需要的强度不会很大,更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第13页,本讲稿共45页3、人的需要的个体差异性由于各人的需要结构发展的状况不同,这5种需要在体内形成的优势位置也就不同,但是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的要求获得满足后而自行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第14页,本讲稿共45页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1、巨大贡献(1)为我们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
8、为了最著名、最经典的激励理论。(2)指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给人以物质的需要,而且要给人精神的满足。(3)自我实现是该理论提出的最著名的概念。马斯洛认为,只有平均10%的人达到自我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大量未被开发的潜力。第15页,本讲稿共45页2、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1)对需求层次的分析简单、机械。(2)人还有超越自我的需要。第16页,本讲稿共45页(二)ERG理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克莱顿.艾德弗1969年提出。1、存在需求(Existence)2、关系需求(Relatedness)3、成长需求(Growth)简称ERG理论。ERG理论认为人在同一时
9、间会受到不同层次需求的激励,当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企图受挫时,会导致人们向较低层次需求的回归,某种需求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第17页,本讲稿共45页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一)双因素理论的内容1、保健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2、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环境)激励因素(工作本身)薪金 监督、管理方式 地位 安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政管理 人际关系 工作本身 赏识 进步 成长的可能 责任 成就第18页,本讲稿共45页3、“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第八 激励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