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精.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1第1页,本讲稿共68页 讨论内容讨论内容 6.1 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6.3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 6.4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2第2页,本讲稿共68页 现象现象:电磁波入射到不同媒质:电磁波入射到不同媒质 分界面上时,一部分波分界面上时,一部分波 被分界面反射,一部分被分界面反射,一部分 波透过分界波透过分界 面。面。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不同媒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平面质的分界平面 入射方式入射方式:垂直入射、斜入射
2、;:垂直入射、斜入射;媒质类型媒质类型:理想导体、理想介质、导电媒质理想导体、理想介质、导电媒质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入射波(已知)反射波(未知)入射波(已知)反射波(未知)透射波(未知)透射波(未知)边界条件边界条件3第3页,本讲稿共68页 6.1 均匀平面波对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均匀平面波对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 6.1.1 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沿沿x 方向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从方向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从 媒质媒质1 垂直入射到与导电媒质垂直入射到与导电媒质 2 的分界平面上。的分界平面上。z 0中,导电媒质中,导电媒质 2 的参数为的参数为zx媒质媒质1 1:媒质媒质
3、2 2:y4第4页,本讲稿共68页媒质媒质1中的入射波:中的入射波:媒质媒质1中的反射波:中的反射波:媒质媒质1中的合成波:中的合成波:zx1 1:2 2:y5第5页,本讲稿共68页媒质媒质2中的透射波:中的透射波:在分界面在分界面z=0 上,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即上,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即zx1 1:2 2:y6第6页,本讲稿共68页 定义分界面上的定义分界面上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为反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为反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透射系数透射系数为透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则为透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则讨论:讨论:
4、和和 是复数,表明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和相位与入射波都不同。是复数,表明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和相位与入射波都不同。若媒质若媒质2理想导体,即理想导体,即 2=,则,则2c=0,故有,故有若两种媒质均为理想介质,即若两种媒质均为理想介质,即 1=2=0,则得到,则得到7第7页,本讲稿共68页6.1.2 对理想导体表面的垂直入射对理想导体表面的垂直入射x媒质媒质1 1:媒质媒质2 2:zz=0y媒质媒质1为理想介质,为理想介质,10媒质媒质2为理想导体,为理想导体,2故故媒质媒质1中的入射波:中的入射波:媒质媒质1中的反射波:中的反射波:则则在分界面上,反射在分界面上,反射波电场与入射波电波电场与
5、入射波电场的相位差为场的相位差为8第8页,本讲稿共68页 媒质媒质1中合成波的电磁场为中合成波的电磁场为合成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矢量合成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矢量瞬时值形式瞬时值形式理想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流理想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流9第9页,本讲稿共68页 合成波的特点合成波的特点(n=0,1,2,3,)(n=0,1,2,3,)媒质媒质1中的合成波是中的合成波是驻波驻波。电场振幅的最大值为电场振幅的最大值为2Eim,最小值为最小值为0;磁场振幅的最;磁场振幅的最 大值为大值为2Eim/1,最小值也,最小值也 为为0。电场波节点(电场波节点(的最小值的位置):的最小值的位置):电场波腹点(电场波腹点(的最大
6、值的位置)的最大值的位置)10第10页,本讲稿共68页 坡印廷矢量的平均值为零,不坡印廷矢量的平均值为零,不 发生能量传输过程,仅在两个发生能量传输过程,仅在两个 波节间进行电场能量和磁场能波节间进行电场能量和磁场能 的交换。的交换。在时间上有在时间上有/2 的相移的相移 在空间上错开在空间上错开/4,电,电 场的波腹(节)点正好是磁场场的波腹(节)点正好是磁场 的波节(腹)点;的波节(腹)点;两相邻波节点之间任意两点两相邻波节点之间任意两点 的电场同相。同一波节点两的电场同相。同一波节点两 侧的电场反相侧的电场反相11第11页,本讲稿共68页6.1.3 对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对理想介质分
7、界面的垂直入射设两种媒质均为理想介质,即设两种媒质均为理想介质,即 1=2=0则则 讨论讨论 当当21时,时,0,反射波电场与入射波电场同相,反射波电场与入射波电场同相 当当21时,时,0)当当1z=(2n1)/2,即,即z=(n/2+1/4)1(n=0,1,2,)时,有时,有18第18页,本讲稿共68页 驻波系数驻波系数 S 定义为驻波的电场强度振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定义为驻波的电场强度振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驻波系数驻波系数(驻波比驻波比)S 讨论:讨论:当当0 时,时,S 1,为行波;,为行波;当当1 时,时,S=,是纯驻波。是纯驻波。当当 时,时,1 S 2 入射角不小于入射
8、角不小于称为全反射的称为全反射的临界角临界角。对全反射的进一步讨论对全反射的进一步讨论 i c 时,时,透射波仍然是沿分界面方向传播,但振幅沿垂直于分界面的方向上按透射波仍然是沿分界面方向传播,但振幅沿垂直于分界面的方向上按指数规律衰减。这种波称为表面波。指数规律衰减。这种波称为表面波。50第50页,本讲稿共68页z分界面分界面稀疏媒质稀疏媒质表面波表面波51第51页,本讲稿共68页例例 子子 一圆极化波以入射角一圆极化波以入射角i/3 从媒质从媒质1(参数为(参数为=0、40)斜入)斜入射至空气。试求临界角,并指出此时反射波是什么极化?射至空气。试求临界角,并指出此时反射波是什么极化?入射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均匀 平面波 反射 透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