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 原子结构精.ppt
《基础化学 原子结构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 原子结构精.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化学 原子结构第1页,本讲稿共55页目目 录录6.1 概述概述6.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6.3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多电子原子的能级6.4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6.5 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周期律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周期律6.6 主要的原子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的原子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第2页,本讲稿共55页6.1 6.1 概述概述6.1.1 6.1.1 卢瑟福的含核原子模型卢瑟福的含核原子模型 卢瑟福卢瑟福“太阳太阳-行星模型行星模型”的要点:的要点:1.所有原子都有一个核即原子核所有原子都有一个核即原子核 2.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极小核的体
2、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极小 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第3页,本讲稿共55页 3.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核上;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核上;4.电子像行星绕着太阳那样绕核运动。电子像行星绕着太阳那样绕核运动。在在对对粒粒子子散散射射实实验验结结果果的的解解释释上上,卢卢瑟瑟福福的的原原子子模模型型的的成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要点中的前三点是如此至少要点中的前三点是如此。根根据据当当时时的的物物理理学学概概念念,带带电电微微粒粒在在力力场场中中运运动动时时总总要要产产生生电电磁磁辐辐射射并并逐逐渐渐失失去去能能量量,运运动动着着的的电电子子轨轨道道会会越越来来越越小小,最最
3、终终将将与与原原子子核核相相撞撞并并导导致致原原子子毁毁灭灭。由由于于原原子子毁毁灭灭的的事事实实从从未未发发生生,将将经经典典物物理理学学概概念念推推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第4页,本讲稿共55页6.1.2 波的微粒性波的微粒性电磁波是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可见光只不过是电磁波电磁波是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可见光只不过是电磁波的一种的一种。电磁波在有些情况下表现出连续波的性质,另一些情况下电磁波在有些情况下表现出连续波的性质,另一些情况下则更像单个微粒的集合体,后一种性质叫作波的微粒性。则更像单个微粒的集合体,后一种性质叫作波的微粒性。第5页,本讲稿共55页6.1.3 普朗克
4、量子论普朗克量子论1900年年,普朗克普朗克(Plank M)提出著名的普朗克方程:提出著名的普朗克方程:E=hv式中的式中的h叫普朗克常数其值为叫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610-34 Js。普普朗朗克克认认为为,物物体体只只能能按按h hv v的的整整数数倍倍(例例如如1 1h hv v,2 2h hv v,3 3h hv v等等)一一份份一一份份地地吸吸收收或或释释出出光光能能,而而不不可可能能是是0 0.5 5 h hv v,1 1.6 6 h hv v,2 2.3 3 h hv v等等 任任 何何 非非 整整 数数 倍倍。即即 所所 谓谓 的的 能能 量量量子化概念。量子化概念。普朗克
5、提出了当时物理学界一种全新的概念普朗克提出了当时物理学界一种全新的概念,但它只但它只涉及光作用于物体时能量的传递过程涉及光作用于物体时能量的传递过程(即吸收或释出即吸收或释出)。第6页,本讲稿共55页6.1.4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爱爱因因斯斯坦坦认认为为,入入射射光光本本身身的的能能量量也也按按普普朗朗克克方方程程量量子子化化,并并将将这这一一份份份份数数值值为为1hv的的能能量量叫叫光光子子,一一束束光光线线就就是是一一束束光光子子流流.频频率率一一定定的的光光子子其其能能量量都都相相同同,光光的的强强弱弱只表明光子的多少只表明光子的多少,而与每个光子的能量无关。而与每个光子的能量无关。爱爱
6、因因斯斯坦坦对对光光电电效效应应的的成成功功解解释释最最终终使使光光的的微微粒粒性为人们所接受。性为人们所接受。1905年年,爱爱因因斯斯坦坦(Einstein A)成成功功地地将将能能量量量量子子化化概概念念扩扩展展到到光本身光本身,解释了光电效应解释了光电效应。第7页,本讲稿共55页波的微粒性波的微粒性 导导致致了了人人们们对对波波的的深深层层次次认认识识,产产生生了了讨讨论论波波的的微微粒粒性性概概念念为为基基础础的的学学科科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Einstein 的光子学说的光子学说电子微粒性的实验电子微粒性的实验Plank 的量子论的量子论第8页,本讲稿共55页已知光子的能量:已知光
7、子的能量:E=h;c=光子的动量:光子的动量:P=mc 故故 P=E/c=h/c=h/6.1.5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1、光子的二象性:、光子的二象性:20世纪初人们根据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大量世纪初人们根据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大量实验认识到光既有波动的性质,又有微粒子的性质,即光实验认识到光既有波动的性质,又有微粒子的性质,即光的波粒二象性。按照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的波粒二象性。按照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E=mc2 ;m=E/c22、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对于质量为对于质量为对于质量为对于质量为mm,速度为,速度为,速度
8、为,速度为v v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h/mv =h/mv 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第9页,本讲稿共55页H+H H-D He波尔以波的微波尔以波的微粒性(即能量粒性(即能量量子化概念)量子化概念)为基础建立了为基础建立了氢原子模型氢原子模型。薛定谔等则以薛定谔等则以微粒波动性为微粒波动性为基础建立起原基础建立起原子的波动力学子的波动力学模型。模型。波粒二象性的重要性在于波粒二象性的重要性在于第10页,本讲稿
9、共55页6.1.6 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1、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普朗克的量子化学说普朗克的量子化学说 氢原子的光谱实验氢原子的光谱实验 卢瑟福的有核模型卢瑟福的有核模型Bohr在在的基础上,建的基础上,建立了立了Bohr理论理论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第11页,本讲稿共55页2 2、玻尔理论玻尔理论玻尔理论玻尔理论(三个假设三个假设三个假设三个假设)1 1、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绕原子、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绕原子、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绕原子、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
10、绕原子核在一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核在一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核在一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核在一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道上运动的。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道上运动的。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道上运动的。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道上运动的。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固定的运动状态。固定的运动状态。固定的运动状态。固定的运动状态。2 2、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
11、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具有的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能量越高。能量越高。能量越高。3 3、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能量最态称为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
12、能量最态称为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能量最态称为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低的轨道上运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低的轨道上运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低的轨道上运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量,处于稳定状态,称为基态(量,处于稳定状态,称为基态(量,处于稳定状态,称为基态(量,处于稳定状态,称为基态(n=1n=1的轨道)的轨道)的轨道)的轨道)第12页,本讲稿共55页 玻玻尔尔模模型型认认为为,只只有有当当电电子子从从较较高高能能态态(E2)向向较较低低能能态态(E1)跃跃迁迁时
13、时,原原子子才才能能以以光光子子的的形形式式放放出出能能量量,光光子子能能量的大小决定于跃迁所涉及的两条轨道间的能量差量的大小决定于跃迁所涉及的两条轨道间的能量差:E=E2 E1=h E:轨道的能量轨道的能量:光的频率:光的频率 h:Planck常量常量第13页,本讲稿共55页3、玻尔理论成功之处、玻尔理论成功之处 计算氢原子的电离能计算氢原子的电离能 解释了解释了 H 及及 He+、Li2+、B3+的原子光谱的原子光谱波型波型 H H H H计算值计算值/nm 656.2 486.1 434.0 410.1实验值实验值/nm 656.3 486.1 434.1 410.2 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
14、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 对其他发光现象(如射线的形成)也能解对其他发光现象(如射线的形成)也能解释释第14页,本讲稿共55页4、玻尔理论不足之处、玻尔理论不足之处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1927192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关系式个重要关系式个重要关系式个重要关系式 测不准关系:测不准关系:测不准关
15、系:测不准关系:x.x.P h/4P h/4 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x x 越小越小越小越小),则其相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则其相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则其相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则其相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P P越大越大越大越大),反之亦然,反之亦然,反之亦然,反之亦然6.1.7 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第15页,本讲稿共55页 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
16、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 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 (x,y,z)(x,y,z)来来来来描述。描述。描述。描述。波函数可波函数可波函数可波函数可通过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通过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通过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通过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6.2.1 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19261926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E.Schr(E.Schr dinger)dinger)在考虑在考虑在考虑在考虑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
17、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把微粒的运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把微粒的运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把微粒的运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把微粒的运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的具体形式如下:的具体形式如下:的具体形式如下:的具体形式如下:6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这便是著名的这便是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式中:薛定谔方程式,式中:E是体系的总能是体系的总能量;量;V是
18、体系的势能;是体系的势能;m为微粒的质量。为微粒的质量。第16页,本讲稿共55页6.2.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和原子轨道(1 1)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 是一系列的函数是一系列的函数是一系列的函数是一系列的函数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 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是描
19、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间坐标(间坐标(间坐标(间坐标(X X,Y Y,Z Z)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2 2)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原子体系中的每一个)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原子体系中的每一个)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原子体系中的每一个)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原子体系中的每一个这种波函数叫原子轨道,代表微粒的一种运动状,是一这种波函数叫原子轨道,代表微粒的一种运动状,是一这种波函数叫原子轨道,代表微粒的一种运动状,是一这种波函数叫原子轨道,代表微粒的一种运动状
20、,是一种概率的量度。种概率的量度。种概率的量度。种概率的量度。波函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用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用(X,Y,Z)表)表示。具体应用时,应注以量子数下标。示。具体应用时,应注以量子数下标。n,l,m(X,Y,Z)合理地描述了核外电子运动状)合理地描述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它是薛定谔方程的特定解。态。它是薛定谔方程的特定解。第17页,本讲稿共55页6.2.3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几率密度和电子云1、几率:电子在空间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称为几率。例、几率:电子在空间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称为几率。例如,在氢原子中,电子在如,在氢原子中,电子在l等于等于0的球体内出现的机会是的球体内出现的机会
21、是90%,所以在该球体内出现的几率为,所以在该球体内出现的几率为0.9。2、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称、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称为该处的几率密度。为该处的几率密度。这就是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这就是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 2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3、电子云:电子在核外出现几率密度的大小的疏密的表、电子云:电子在核外出现几率密度的大小的疏密的表示,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大的区域用密集的小点来表示;示,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大的区域用密集的小点来表示;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小的区域用稀疏的小点来表示,这样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小的区域用稀疏的小点来表示,这样绘成绘成 的图形称为电子云。
22、所以电子云是几率密度的图形的图形称为电子云。所以电子云是几率密度的图形表示表示第18页,本讲稿共55页6.2.4 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1 1、主量子数、主量子数、主量子数、主量子数(n)(n)物理意义: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和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物理意义: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和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1 1)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n=1n=1表示,余此类推,可见表示,余此类推,可见表示,余此类推,可见表示,余此类推,可见n n越
23、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远。远。远。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2 2)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K,L,M,NK,L,M,N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化学 原子结构精 基础 化学 原子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