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doc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方10 首)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 阅读次数:191 上一篇 治小儿高热秘方(方 6 首)下一篇 洽婴儿不乳秘方(方 1 首)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3.1 茵瓦退黄汤【来源】袁述章,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茵陈,瓦松,穿肠草各 10 克,紫草 5 克,青皮,茜草各 6 克。另配青矾散(青黛、明矾),随汤送服。【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或频服。【功用】清热利湿,清瘀除浊,润燥退黄。【方解】胎黄多以湿热为患,故方用茵陈清热利湿为主,配合瓦松,穿肠草,紫草凉血,利水,清湿热;青皮理气开郁;茜草化瘀,在胆道阻塞则瘀结内停,故配合青矾散,猪膏发煎治疗。诸
2、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瘀除浊,润燥退黄之功效。故用之每收显效。【主治】新生儿黄疸、或胆道阻塞性黄疸。【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选用白鲜皮、茯苓皮、冬瓜皮、桑白皮、陈皮、马鞭草等药,或方中配琥珀面;猪膏发煎,随服。若腹胀重者。加虻虫,水蛭,丹参、红花;若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或酒大黄等。【疗效】临床屡用,每收显效。3.2 婴儿利胆方【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 12 克,当归、生山楂各 9 克,虎杖 6 克,生大黄 3 克(后下)。【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或频服。【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湿热遗留于胎儿所致。方
3、中茵陈,生大黄,金钱草有清热利湿之功,然张氏医通中提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故在方中加用生山楂,赤芍,当归,虎杖,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近代药理证实,赤芍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胆管;当归对动物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生山楂活血消食和胃,对肝胃不和有纳呆的患儿尤为适合。总之,全方配方既清热利湿,又活血化瘀。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的有效方剂。【主治】胎黄(湿热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时氏治疗 35 例,总有效率达 100%,其中治愈率为 88.6%。停药后平均随访 10 个月,生长发育正常,病情无反复,疗效甚为满意,后经上海数百例患儿应用证实,效果甚佳。3.3
4、 清热退黄汤【来源】时毓民,中西医结合杂志(1)1986 年【组成】茵陈,金钱草,萹蓄各 12 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 9 克,虎杖 6 克,生大黄 3 克(后下),生甘草 4.5 克。【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或频服。同时配用西药强地松。【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利胆。【方解】方中用车前子清热利尿;萹蓄利尿通淋,祛湿退黄;金钱草利胆通淋,清利退黄,以上三药有加强茵陈,广郁金的利胆作用;山栀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大黄有清热解毒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
5、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胆之功,故有之多效。【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 12 克;肝脾肿大,加丹参 12 克,川芎 6 克;病程后期,SCPR 的高者,加田基黄 12 克,五味子 34.5 克。【疗效】治疗 50 例,治愈率为 98%。【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4 消黄利胆汤【来源】张志魁,中西医结合杂志(7)1986 年【组成】茵陈 15 克,制大黄、泽泻各 3 克,茯苓、金钱草各 9 克,栀子 6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少量频服。同时适当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如抗生素,维生素 C,能量合剂等。【功用】清热,利湿,消黄利胆。【方解
6、】方用茵陈,金钱草消黄利胆,清利湿热;栀子、制大黄清热,通腑;茯苓、泽泻渗湿健脾;方中茵陈,金钱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及扩胀胆管之作用,退黄效果颇著。【主治】新生儿黄疸。【加减】若皮肤有脓疱疮及脐炎者,加金银花;惊厥者,加钩藤,僵蚕;腹泻者,去大黄,加黄芩;热重者,加羚羊角粉(吞服)。【疗效】治疗 45 例,除 1 剂发生核黄疸无效外、余 44 例全部治愈。退黄时间 312 天。3.5 阳黄清解汤【来源】王著拙,中国中医药报【组成】绵茵陈 10 克,白英、生栀子各 6 克,黄柏 3 克,四川金钱草 15 克,川郁金 3 克【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2 次,混合一起,日分 23 次温服。【功用】清
7、热利湿,化瘀退黄。【方解】新生儿阳黄,证见目黄,身黄,颜色鲜明如橘皮,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不欲乳食,口干而渴,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揆其病因,多由孕母受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于胎产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重,蒸肝胆,以致胆汁湿泄而发黄疸,故又称胎黄或胎疸。方中用茵陈,白英清热利湿,利湿退黄,共为主药;生栀子,黄柏,金钱草苦寒泻火,清利湿热均为辅药、郁金清气活血为佐。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利湿,化瘀退黄之效。只要新生儿湿热俱盛出现阳黄症状者,皆可加减运用,每获良效。【主治】新生儿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感染伴有发热及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及部分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等,临床症状,主
8、要表现为阳黄者。【加减】若身有发热者,加柴胡,黄芩以祛邪热;呕吐者,加鲜竹茹,陈皮和胃降逆;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通腑泄热,釜底抽薪;小便欠利者。加滑石,车前草利水通淋;腹胀甚者,加枳壳,厚朴。【疗效】临床屡用,每获佳效,笔者临床验证多例,服药 25 剂,均获痊愈。3.6 茵栀四逆散【来源】谭兴诗,四川中医(4)1987 年【组成】茵陈 12 克,栀子、枳壳、大腹皮、藿香各 5 克,板蓝根、金钱草,柴胡各 8 克,赤芍、木通各4 克,茯苓、郁金各 6 克,丹参 10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分 6 次服。【功用】疏肝利胆,清热除湿。【方解】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多属胆道发育不良或胆道狭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黄疸 肝炎 综合征 秘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