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共18页).doc
《初三中考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知识点1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2)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3)关于机械效率的公式,还有几个,分别是: ; ; 也许大家注意它们的适用条件,当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方能使用(3)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功是有用的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
2、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知识点2关于机械效率的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动滑轮重有关,如果动滑轮重不变,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如果物体重不变,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要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的话,绳重和动滑轮重都属于机械本身重力,摩擦力越大也会使吊起同样重的物体时使用的拉力越大,使机械效率降低,总的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摩擦力、机械本身重力有关要提高机械效率,应尽量减小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增加被吊物体重力对机械效率问题的考察,有时也会牵涉到斜面初三中考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一单选12.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
3、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重正确的是 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9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图3A举着杠铃不动BA将货物从地面搬到车上D小静背着书包在等车C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8、如图所示,用/20N的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使其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若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滑轮轴的摩
4、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200J B.拉力F的功率为120W C.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400J D.滑轮组对物体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60W19.如图9所示,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升飞机受到的升力竖直向上 B. 直升飞机重力不做功。 C.直升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断转化。 D.直升飞机的机械能不断增加。甲F甲=15NF乙=10N乙13如图11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A甲的动能一定大于乙的电能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图11C拉力F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乙做的功D拉力F甲的功率一定大
5、于拉力F乙功率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1.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6、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W D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走,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 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 ab段做功较多 B. 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 ab段功率较大 D. 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
7、样大1、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大于,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 A. FA=FB, WA=WB B. FAFB, WA=WB C. FAFB, WAFB, WAWB图5 甲F1G1乙F2G2西城15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5所示。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和乙。已知:G1G2,F1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可能大于乙 B甲一定大于乙 C甲一定等于乙 D
8、甲一定小于乙 二、多选ABC图1319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 两点,如图13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动能不变 B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 C小球所受重力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 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 BC段做功的功率19小刚利用如图12甲所示的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改变所挂物体重G,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滑轮组匀速提拉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图12乙中关于物重G及对应的W和的
9、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O AG乙 COGWF DOGWFFG甲图12 BOGF三、实验27小阳采用了如图16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了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2N 的拉力F将重4.2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的距离,则有用功为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0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采用了如图19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小乐采用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图19乙甲F(1)请帮助小乐在图19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实验中他们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小明140.12.30.2260.13.
10、40.288.2%小乐350.11.90.387.7%470.12.60.389.7%小明第1次实验中,有用功为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1位小数)(3)综合分析小明和小乐的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图1801N23450123453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一盒(十个)、质量不同的滑轮三个(图中未画出)。小丽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三、表四所示。表三: 序号动滑轮重 G动/N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
11、10.10.50.20.340.473.520.110.20.60.483.330.120.21.10.490.9序号动滑轮重 G动/N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10.120.21.10.490.920.1520.21.150.48730.220.21.20.483.3表四:(1)分析表一中数据,小丽认为: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 。(2)分析表二中数据,你的结论是:提升相同钩码时,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
12、号勾码重/N勾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40.11.80.374.160.12.40.3(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31.小阳同学利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20.10.80.383.3250.11.80.392.6380.12.80.3 图
13、24 (1)在实验过程中,小阳应_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你计算出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使用同一滑轮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_。01N2345012345图337.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3个,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低。(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一个动滑轮所受重力,用G、G动表示。如图3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
14、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分)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另外两个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保证所挂钩码不变,再做两次实验,每次实验更换动滑轮,仿照步骤分别测量对应的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 利用公式,计算3次实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并将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分) G动/NG/NF/Nh/ms/m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物体重均为10N,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是1
15、和2,则F1F2,12(选填“”、“ ”或“=”)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序号动滑物重G动/N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m绳端收到的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60.355.620.520.11.00.366.730.540.10.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3)第三次试验时,测力计实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N,滑
16、轮组的机械效率为%;(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1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2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338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如图用重力为G1的动滑轮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细绳端,竖直向上匀速缓慢拉动,使质量为m的钩码匀速上移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用刻度尺测出绳端移动距离s和钩码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中考 复习 功率 机械效率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