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酸碱平衡-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章酸碱平衡-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酸碱平衡-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 5.7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 5.6 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5.5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 5.4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 5.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2 水的水的解解离平衡和溶液的离平衡和溶液的pH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8 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1.3 酸和碱的相对强弱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5.1.1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5.1.1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回顾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人们对酸碱的
2、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低到级级高级的认识过程。最初的直观认识:高级的认识过程。最初的直观认识:一、酸碱电离理论一、酸碱电离理论阿仑尼乌斯阿仑尼乌斯瑞典瑞典 二、酸碱质子理论二、酸碱质子理论布朗斯特布朗斯特丹麦丹麦-劳莱劳莱英国英国 三、酸碱电子理论三、酸碱电子理论路易斯路易斯美国美国 四、酸碱溶剂理论四、酸碱溶剂理论弗兰克林弗兰克林美国美国 拉瓦锡的定义拉瓦锡的定义 李比希的定义李比希的定义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将酸碱理论从将酸碱理
3、论从“质子体系质子体系”推广到推广到“非质子体系非质子体系”;罗伯特罗伯特玻意耳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玻意耳最早提出酸碱概念酸是含氢元素的物质,并且其中的氢可以被金属原子替换酸是含氢元素的物质,并且其中的氢可以被金属原子替换强酸主要是一类的含氧酸,基本上都含强酸主要是一类的含氧酸,基本上都含有氧元素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有氧元素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五、五、硬硬软酸碱理论软酸碱理论皮尔逊皮尔逊美国美国 硬酸、硬碱、软酸、软碱、交界酸、交界碱硬酸、硬碱、软酸、软碱、交界酸、交界碱 规律:硬亲硬、软亲软、软规律:硬亲硬、软亲软、软-硬结合不稳定。硬结合不稳定。六、氧负离子六、氧负离子酸碱酸碱理论理论Lux勒
4、克斯勒克斯-Flood氟拉德氟拉德德国德国能接受氧负离子能接受氧负离子O2-的物质是酸,的物质是酸,能提供氧负离子的物质是碱。能提供氧负离子的物质是碱。七、七、Usanovich 乌兹洛维奇定义乌兹洛维奇定义俄罗斯俄罗斯定义与氧化还原的定义有些重合,定义与氧化还原的定义有些重合,所以化学家并不是很倾向于使用这个定义所以化学家并不是很倾向于使用这个定义 只要是可以接受只要是可以接受负电荷负电荷或放出或放出正电荷正电荷,就是酸;反之则是碱。就是酸;反之则是碱。酸: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任何的任何分子或离子。分子或离子。(质子的给予体)(质子的给予体)5.1.2 酸碱质子理
5、论的基本概念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分子:HCl、H2SO4,HAc阳离子:阳离子:NH4+、H3O+、Al(H2O)63+阴离子:阴离子:H2PO4-;HSO4-;碱:碱:凡是能与质子(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结合的分子或离子。(质子的接受体)子或离子。(质子的接受体)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NH3;Cu(OH)2;Mg(OH)+;OH-;S2-;Ac-;CO32-.从上述酸碱定义可知从上述酸碱定义可知 某物质是酸还是碱决定于当时反应状况。某物质是酸还是碱决定于当时反应状况。酸酸 H+碱碱-+AcHHAc -+-+2442HPOHPOH-+-+3424
6、POHHPO+34NHHNH +2333NHCHHNHCH+252362O)Fe(OH)(HHO)Fe(H +422252O)(HFe(OH)HO)Fe(OH)(H 例:例:HAc的共轭碱是的共轭碱是Ac,Ac的共轭酸是的共轭酸是HAc,HAc和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为一对共轭酸碱。两性物质: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酸酸 H+碱碱 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反应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反应。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也是质子转移反应。也是质子转移反应。H+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HF(aq)H+F
7、(aq)H+H2O(l)H3O+(aq)H2O(l)+H2O(l)H3O+(aq)+OH(aq)HF(aq)+H2O(l)H3O+(aq)+F(aq)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转移反应。例如例如NaAc水解:水解: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H+NH4Cl水解:水解: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H+Ac+H2O OH+HAc +H2O H3O+NH3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也是离子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例如NH4Cl的生成:的生成:H+
8、液氨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液氨中的酸碱中和反应:H+区分效应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区分效应”。例如:例如:H2O可以区分可以区分HAc,HCN酸性的强弱。酸性的强弱。拉平效应拉平效应: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拉平效应”。酸和碱的强度是指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和酸和碱的强度是指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和碱接受质子的能力的强弱。碱接受质子的能力的强弱。5.1.3 酸和碱的相对强弱酸和碱的相对强弱HCl HAc HCN 水对强酸起不到区分作用,水能够同
9、等水对强酸起不到区分作用,水能够同等程度地将程度地将HClO4,HCl,HNO3等强酸的质等强酸的质子全部夺取过来子全部夺取过来。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剂对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分效应。例如上剂对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分效应。例如上述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述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次为:次为:HIHClO4HClH2SO4HNO3 水水 HAC 为弱酸为弱酸 NH3(l)HAC 为强酸为强酸HCl HNO3 +HAC H2SO4HClHNO3H2SO4-溶剂溶剂 区分区分HClO4NaHNaNH2 +NH3 NaHNaNH2N
10、aOC2H5NaOC2H5 溶剂溶剂 区分区分HAcHCl HNO3 +H2O 表现出表现出(相同强度相同强度)H2SO4 溶剂溶剂 拉平强酸拉平强酸完全电离完全电离NaHNaNH2 +H2O 表现出表现出 (相同强度相同强度)NaOC2H5 拉平拉平 强碱强碱完全电离完全电离HClHNO3H2SO4 +NH3(l)表现出表现出(相同强度相同强度)HAc 溶剂拉平强酸溶剂拉平强酸完全电离完全电离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剂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剂对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分效应。例如上述强对
11、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分效应。例如上述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次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次为:5.2 水的水的解解离平衡和溶液的离平衡和溶液的pH5.2.2 溶液的溶液的pH5.2.1 水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平衡5.2.1 水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平衡 H2O(l)+H2O(l)H3O+(aq)+OH(aq)或或 H2O(l)H+(aq)+OH(aq)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25纯水纯水:c(H+)=c(OH)=1.010-7molL-1100纯水纯水:=1.010-14=5.4310-13T ,)OH()OH(3-+=cccc )(OH
12、)O(H3=-+cc或或)(OHlgpOH-=-令令c)O(HlgpH 3-=+c5.2.2 溶液的溶液的pH101.0)(OH)O(H143=-+根据根据cc14lg)OH(lg)H(lg =-=-+即即cc14ppOHpH=+丹麦索伦森用丹麦索伦森用pH 表示表示pH 酸性酸性 pOH 碱性碱性 5.2.2 溶液的溶液的pH值值pH是用来表示水溶液酸碱性的一种标度。是用来表示水溶液酸碱性的一种标度。pH愈小愈小,c(H3O+)愈大,溶液的酸性愈强。愈大,溶液的酸性愈强。当当c(H3O+)=10-7 moll-1=c(OH-);PH=7=POH;呈中性呈中性当当c(H3O+)10-7 mol
13、l-1 c(OH-);PH7POH;呈酸性呈酸性当当c(H3O+)10-7 moll-17POH;呈碱性呈碱性 5.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5.3.3 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5.3.2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5.3.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5.3.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HA(aq)+H2O(l)H3O+(aq)+A(aq)HA()A()OH()HA(3ccc-+=)HA(越大,酸性越强。越大,酸性越强。初始浓度初始浓度/molL-1 0.10 0 0平
14、衡浓度平衡浓度/molL-1 0.10 x x xx=1.3103HAc(aq)+H2O(l)H3O+(aq)+Ac(aq)HAc()Ac()OH()HAc(3ccc-+=例:例:计算计算25时,时,0.10 molL-1 HAc溶液中溶液中的的H3O+,Ac,HAc,OH浓度及溶液的浓度及溶液的pH。解:解:x10.0 x2-=1.810-5 当当c/Ka 400时,误差时,误差可达可达5%以下,可近似计算。以下,可近似计算。解离度解离度(a)c(H3O+)=c(Ac)=1.3103 molL-1 c(HAc)=(0.10-1.3103)molL-10.10molL-1c(OH)=7.710
15、12 molL-1=c(H3O+)c(OH)与与 的关系:的关系:HA(aq)H+(aq)+A(aq)平衡浓度平衡浓度/molL-1 c c c c初始浓度初始浓度/molL-1 c 0 0稀释定律:稀释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温度下(为定值为定值),某,某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着其溶液的稀释而增大。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着其溶液的稀释而增大。当当c/Ka 400时,误差时,误差可达可达5%以下,可近似计算。以下,可近似计算。c0/molL-1 0.200 0 05108.1-=327.11)109.1lg(14pOH14pH-=-=-=2.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例:例:已知已知25时,
16、时,0.200molL-1氨水的解离氨水的解离度为度为 0.95%,求,求c(OH),pH和氨的解离常数。和氨的解离常数。解:解:ceq 0.200(1 0.95%)0.2000.95%0.2000.95%/molL-13109.1%95.0200.0)OH(-=cmolL-1molL-15.3.2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同一系统中平衡时同一种同一系统中平衡时同一种物质的浓度只有一种物质的浓度只有一种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负离子解离出正离子有难度负离子解离出正离子有难度 例题:例题:计算计算 0.010 molL-1 H2CO3溶液中的溶液中的 H3O+,H2CO3,,和和OH的浓
17、度以及溶液的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值。x+y+z x,x y xH2O 6.510-5结论:结论:对于二元弱酸,若对于二元弱酸,若 c(弱酸弱酸)一定时,一定时,c(酸根离子酸根离子)与与 c2(H3O+)成反比。成反比。人为改变人为改变H+的浓度时的关系的浓度时的关系 多元弱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一般多元弱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一般 。溶液中的。溶液中的 H+主要主要来自于弱酸的第一步解离,计算来自于弱酸的第一步解离,计算 c(H+)或或 pH 时可只考虑第一步解离。时可只考虑第一步解离。对于二元弱酸对于二元弱酸,当,当 时,时,c(酸根离子酸根离子),而与弱酸的初始浓度,而与弱酸的初始浓
18、度无关。无关。自然平衡时自然平衡时人为改变人为改变H+的浓度时的关系的浓度时的关系1.1.强酸弱碱盐(离子酸)强酸弱碱盐(离子酸)(1)+(2)=(3)则则5.3.3 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ceq/molL-1 0.10-x x x解:解:例:例:计算计算 0.10molL-1 NH4Cl溶液的溶液的pH和和的解离度。的解离度。x=7.510-6x(H3O+)=7.510-6 molL-1 pH=5.12%2.弱酸强碱盐(离子碱)弱酸强碱盐(离子碱)NaAc,NaCN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因为弱酸阴离子在水中发生水溶液呈碱性,因为弱酸阴离子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
19、。如在解反应。如在NaAc水溶液中:水溶液中:如如Na3PO4的水解:的水解:多元弱酸强碱盐也呈碱性,它们在水中多元弱酸强碱盐也呈碱性,它们在水中解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多元离子碱,它们的解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多元离子碱,它们的水解都是分步进行的。水解都是分步进行的。例题:例题:计算计算0.10molL-1Na3PO4溶液的溶液的pH值值。ceq/(molL-1)0.10 x x x解:解:当当c/Ka 400时时要精确计算。要精确计算。3.酸式盐酸式盐 解离大于水解,解离大于水解,NaH2PO4溶液显弱酸性;溶液显弱酸性;相反相反,Na2HPO4溶液解离小于水解溶液解离小于水解,显弱碱性。显弱碱性
20、。思考:其相关常数等于多少?思考:其相关常数等于多少?水解水解解离解离解离小于水解解离小于水解,显弱碱性显弱碱性3.3.酸式盐酸式盐 多元酸的酸式盐的解离平衡有关浓度的计算。多元酸的酸式盐的解离平衡有关浓度的计算。至少要建立五个平衡方程:(至少要建立五个平衡方程:(NaHCO3为例)为例)水解平衡方程水解平衡方程解离(电离)平衡方程解离(电离)平衡方程水的自身解离平衡方程水的自身解离平衡方程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称为物料平衡法)(称为物料平衡法)电荷守恒方程电荷守恒方程 (称为电荷平衡法)(称为电荷平衡法)3.酸式盐酸式盐物料平衡法物料平衡法电荷平衡法电荷平衡法根据物料平衡,某一组分的原
21、始浓度根据物料平衡,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C(B)应该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C0=C(H2CO3)+C(HCO3-)+C(CO32-)是指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总电荷数应该相等。是指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总电荷数应该相等。C(Na+)+C(H3O+)=C(HCO3-)+2C(CO32-)+C(HO-)*4.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现将盐溶液的酸碱性的一般规律概括如下:现将盐溶液的酸碱性的一般规律概括如下:强酸强碱盐强酸强碱盐 NaCl,KNO3,BaI2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 NH4Ac弱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 NaAc,NaCN,Na2CO3酸式盐酸式盐 Na
22、2HPO4,NaHCO3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 (NH4)2CO3,NH4CN强酸弱碱盐强酸弱碱盐 NH4Cl,A1C13,FeCl3酸式盐酸式盐 NaH2PO4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 NH4F,NH4(HCOO)pH7中性中性pH7碱性碱性5.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盐的浓度:盐的浓度:c盐盐,水解度增大。水解度增大。总之,加热和稀释都有利于盐类的水解。总之,加热和稀释都有利于盐类的水解。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加酸可以引起盐类水解平衡加酸可以引起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例如加酸能抑制下述水解产物的生成。的移动,例如加酸能抑制下述水解产物的生成。温度:温度:水解反应为吸热
23、反应,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0,T,Kh ,水解度增大。水解度增大。5.4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5.4.4 缓冲范围和缓冲能力缓冲范围和缓冲能力 5.4.3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H的计算的计算 5.4.2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 5.4.1 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弱电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HAc(aq)+H2O(l)H3O+(aq)+Ac(aq)5.4.1 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Ac(aq)NH4Ac(aq)(aq)+平衡移动方向平衡移动方向例:
24、例:在在 0.10 molL-1 的的HAc 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 NH4Ac(s),使使 NH4Ac的浓度为的浓度为 0.10 molL-1,计算该溶液的计算该溶液的 pH和和 HAc的解离度的解离度。x=1.810-5 c(H+)=1.810-5 molL-1 0.10 x 0.100.10 molL-1 HAc溶液溶液:pH=2.89,=1.3%解:解:HAc(aq)+H2O(l)H3O+(aq)+Ac(aq)ceq/(molL-1)0.10 x x 0.10+xc0/(molL-1)0.10 0 0.10 pH=4.74,=0.018%50mLHAcNaAc c(HAc)=c(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酸碱平衡-精品文档资料整理 第五 酸碱 平衡 精品 文档 资料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