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学文稿.ppt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学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学文稿.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11/292022/11/29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判决结果提醒着广大网民:我国民法规定的判决结果提醒着广大网民: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不受非法侵犯,网络上的个人隐私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行间不受非法侵犯,网络上的个人隐私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行使自己言论自由权利必须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前提,避免因自使自己言论自由权利必须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前提,避免因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的不良后果。己的不当行为造成侵
2、害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的不良后果。归归 纳纳 导导 入入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一、法律权利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p191 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特征: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基本基本权利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法律规定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
3、权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普通普通权利利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权利。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权。(二)法律(二)法律权利的分利的分类01法律权利的分类p19202你知道它们的具体内容吗?p193社会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文化权利财产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利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的权利特定主体享有的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利指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指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妇女、儿童、老人、是指妇女、儿童、老人、残
4、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享有的权利享有的权利03【案例】妇女特殊保护根据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妇女享有的特权主要有两个方面:1、因生理上的特殊性而享有的特权(1)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应受到优待。(2)妇女在工种安排上应受到优待。如禁止安排从事禁忌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3)妇女人身自由受特殊保护。如刑事诉讼法规定:“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雇佣、容留妇女与他人进行猥亵活动。”(4)对丧失生育能力的妇女离婚时,在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给予照顾。
5、(5)计划生育保健待遇。2、为实现平等权利而享有的特权为消除传统的消极影响,减缓客观条件对妇女造成的不利,国家法律和法规赋予妇女的补偿性特权主要有:(1)被选举优待权。(2)干部培养与选拔优先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3)女性青少年的受优待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4)离婚时财产分配优先权。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协议不成,由法院根据财产(包括夫妻共有房屋)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的原则判决。实体性体性权利利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利。经济法中的经营权经
6、济法中的经营权商事法中的股权商事法中的股权。程序性程序性权利利指程序法所确认权利指程序法所确认权利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等权等04(三)法律权利与人权(三)法律权利与人权人权: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权利与人权p193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p1941.1.1.1.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
7、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2.2.2.2.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3.3.3.3.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4.4.4.4.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个体
8、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前者前者前者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由平等权利,由平等权利,由平等权利,后者后者后者后者是指一个共同体(如国家)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权利,如种族是指一个共同体(如国家)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权利,如种族是指一个共同体(如国家)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权利,如种族是指一个共同体(如国家)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9、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5.5.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有的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等;有的人权则有的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等;有的人权则是具体国家或地区才承认的权利,如同性恋自由结婚的权利、绝症病人要是具体国家或地
10、区才承认的权利,如同性恋自由结婚的权利、绝症病人要求安乐死的权利等。求安乐死的权利等。6.6.人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人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人权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是不同的,不能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人权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一种标准评价各国的人权状况。用一种标准评价各国的人权状况。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7.7.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则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则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展水平。尤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不能追捧发达国家的人权,尤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不能追捧发达国家的人权,发达国家也不能按照
11、自己的评判标准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人发达国家也不能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保障。权保障。区别看待发达国家的人权保障与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二、二、法律义务法律义务二、法律义务二、法律义务p194 义务与权利相对应,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当承担的责任。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应,义务与权利相对应,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当承担的责任。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应,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一种是作为:实施积极的行为。一种是不作为: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务等行为履行赡养老人
12、义务虐待遗弃老人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法律义务履行的表现形式法律义务履行的表现形式p194p194 (1 1)作为)作为 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如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物等行为履行赡养父母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如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物等行为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等;的义务等;(2 2)不作为)不作为 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如未经许可不得公开他人的隐私等。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如未经许可不得公开他人的隐私等。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p195(1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
13、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化的。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纳税的金额所履行的义务随之变化(2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遵循国家优生优育要求,婚姻法规定婚前检查义务【案例】韩国兵役制度在韩国,20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兵役的时间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种也需要服役24个月(陆军及海军陆
14、战队24个月,海军26个月,空军28个月),拒绝服兵役者会被判刑监禁。(3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坚持义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坚持义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权的重要方面。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人员因为特定是由才有搜身的权利,要不都是非法搜身(4 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法律义务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现而转化、派生或消灭
15、。公民和社现而转化、派生或消灭。公民和社会组织承担的法律义务,在履行的会组织承担的法律义务,在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特殊情形的出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特殊情形的出现而出现现而出现转化、派生或免除。转化、派生或免除。债务人的还债义务会因债务的清偿或转让而发生债务义务的变化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在超市购物的付款义务,要付款就要先取得购物的权利。开发商履行交房义务,购房人才能行使房主权利;1、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96-197
16、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 2 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样,法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人
17、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老师:老师:行使教学权利行使教学权利履行教学义务履行教学义务学生: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国家教育的义务接受国家教育的义务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二重性的关系,即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一个行为可以同
18、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p198-204p198-204p198-204p198-204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它的行使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它的行使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一)选举权利与义务(一)选举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关于选举权是怎么规定的?我国宪法关于选举权是怎么规定的?所有的选举都是有效
19、的吗?所有的选举都是有效的吗?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二)表达权利与义务(二)表达权利与义务 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意见的权利。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表达权利的前提是思想自由。表达权利的前提是思想自由。1.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 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由。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
20、务言论自由的限度言论自由的限度 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以下义务:以下义务:(1)(1)不得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不得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义制度;(2)(2)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他公民;他公民;(3)(3)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4)(4)不得泄露国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5)(5)不得不得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6)(6)
21、不得发不得发表猥亵性、淫秽性的言论;表猥亵性、淫秽性的言论;(7)(7)不得编造、不得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查处两家刊载查处两家刊载查处两家刊载查处两家刊载虚假新闻的媒体虚假新闻的媒体虚假新闻的媒体虚假新闻的媒体 有人喜欢发布有人喜欢发布“独家消息独家消息”“”“内幕消息内幕消息”,并以此为傲或,并以此为傲或“吸粉吸粉”,可,可事后又被证明是假的。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这样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事后又被证明是假的。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这样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2013 2013年年9 9月,月,“两
22、高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浏览次数达到5000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500次以上的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谤行为“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对此,对此,刑九刑九在现行刑法第在现行刑法第291291条中增加了一款:条中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
23、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 3年以下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 3年以上年以上7 7年以下有期徒刑。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今后在微信、微博上发布关于险情、疫情、警情等消息前,一定要因此,今后在微信、微博上发布关于险情、疫情、警情等消息前,一定要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三思而后行。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三思而后行。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2 2、出版自由、出版自由 是指公
24、民有权依法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如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是指公民有权依法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如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表达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电子出版物等,自由表达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和具体化。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和具体化。3 3、结社自由、结社自由 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结社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以及其他社会学意义上的结结社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宗
25、教、学术、艺术以及其他社会学意义上的结社等多种类型。结社自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是否结成团体、是否社等多种类型。结社自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是否结成团体、是否加入团体以及是否退出团体,完全出于个人的意愿;另一方面,团体通过内部的加入团体以及是否退出团体,完全出于个人的意愿;另一方面,团体通过内部的意见交流形成团体的共同意志,并为实现其意志而进行外部活动。意见交流形成团体的共同意志,并为实现其意志而进行外部活动。一、政治权利和义务一、政治权利和义务4 4、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表达政治意愿的重要方式。、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表达政治意愿的重要方式。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 守法 用法 教学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