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理PPT.pptx





《三七药理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七药理PPT.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七一、三七的来源来源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一般种植4年收获,8-9月收获的称“春七”,质量好,产量高,11月收获的称“冬七”,质量差,产量低。挖起的块根,洗净泥土,按大小放置,日晒或火烘2-3d,约六成干时,将支根,须根,根茎分别剪下,再分别进行日晒或火烘2-3d,进行揉搓或放入转筒中滚动,使其互相摩擦,拿出再晒或烘,反复4-5次,直至块根光滑圆整,干透即得。三七产于广西和云南,又名田七。一说田七即广西田州所产的三七,“前以田州产者
2、为最良”;一说古代田州为三七集散地而得名二、三七的传说故事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田医生因此被抓,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知府大人解释说
3、:“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三、三七的性味与功效性味性味 甘,微苦,温。纲目:甘微苦,温,无毒。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四、三七的用法内服:煎汤,1.53钱;研末,0.51钱。外用:磨汁涂
4、、研末撒或调敷。复方止血止血:人参三七、白蜡、乳香、降香、血竭、五倍、牡蛎各等分。不经火,为末。敷之。(回生集军门止血方)治刀伤,收口治刀伤,收口:龙骨、象皮、血竭、人参、三七、乳香、没药、降香末各等分。为末,温酒下。或掺上。(纲目拾遗七宝散)五、三七的药用历史明代以前明代以前三七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实,三七作为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用植物,在为汉民族当做传统的中药之前,曾长期流传于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地区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彝族等)民间,而后随着民族迁徙,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军旅、商贾的传播,才逐渐进入了中原地区。明代以前,中原医家大多尚不知道三七为何物。明代
5、以后明代以后三七的运用目前能查证的最早使用记载是明代明代杨清叟(1378年)的仙传外科秘方,其“飞龙夺命丹”一方中的配伍药材就有三七,距今已有630多年。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三七能治一切血病。清代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认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近代近代名医谢观在中国医药学大辞典中写道:“三七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中药之最珍贵者。六、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三七中含有很多种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皂苷类、氨基酸与蛋白质、多糖、黄酮、挥发油等等。皂苷类成分皂苷类成分皂苷类化合物是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三七中公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迄今为止,已从三七中发现了 80 多种皂苷类
6、化合物,而且不断有新的化合物被发现。三七中的皂苷类成分均为达玛烷型的四环三萜,未发现含有齐墩果酸型皂苷。三七中皂苷量以人参皂苷 Rg 1 和 Rb 1 最高,质量标准中也是根据人参皂苷Rg 1、Rb 1 和三七皂苷 R 1 的量总和不少于 5.0%作为三七不同部位所含的皂苷种类和量不同。三七的根中主要含有PDS 和 PTS,如人参皂苷 Rb1、Rb2、Rd、Re、Rg1、Rg2、Rh1和三七皂苷R1、R2、R3、R4、R6以及七叶胆皂苷 XVII 等;而三七叶和三七花中则主要含有 PDS。六、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皂苷类成分皂苷类成分一般情况下,三七生长2年及2年以上才会开花,三七花在民间常作茶饮
7、用,具有清凉、平肝、降压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花蕾是三七全株的精华,总皂苷量高达13%以上(主要为PDS),是皂苷量最高的部位。实验表明三七不同药用部位含三七皂苷Rg1、人参皂苷Rg1、Re、Rb1 总量顺序为剪口主根筋条花叶;而主根含上述 4 种皂苷总量的顺序为 80 头60头20 头40 头100 头。六、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与蛋白质除皂苷类成分外,三七中另一种重要的有效成分是三七的特征性成分三七素,一种非蛋白的氨基酸成分。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是三七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其物理性质为无色板状结晶。三七中除了其特有的氨基酸成分三七素以外,还含有其他的氨基酸成分。其含有的17种
8、氨基酸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平均量为7.73%,而且证明三七素的量与总氨基酸量的累积呈正相关。三七中除了氨基酸成分,也含有一些蛋白质类成分。目前对于三七中蛋白质的相关报道很少,Lam等 56 应用阳离子交换色谱和亲和色谱的技术,从三七根中首次分离到一种抗真菌蛋白质。六、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多糖多糖三七中另一类主要成分为糖类,主要含有鼠李糖、木糖、葡萄糖、低聚糖和多糖,其总多糖量平均为9.45%。三七多糖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1987 年,Ohtani等采用多种分离技术从三七中分得一种多糖sanchinan A,并报道了其构成,其具有活化网状内皮组织系统效应。六、三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七 药理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