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看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看法有所启发。教学重点:1.驾驭本课的生字词。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看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看法有所启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教具打算:课件教学设计:一、激
2、趣导入。(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解并描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爱读书,古人又常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看法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日,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其次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日,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得养分。(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 是知也 识2.读第一、二部分,依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大声朗读课文。
3、4.指名读。5.全班同学大声、流畅地朗读全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5)1.小组探讨,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明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探讨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说明,思索: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汇报板书:(一)1.虚心 2.求实 3.勤奋3.读其次部分,试着依据注释翻译课文。思索: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四、拓展。(出示课件6)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背诵这两部分。2.驾驭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其次课时教学
4、目标:1.驾驭本课的生字词。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教具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8)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知我们什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篇文章。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9)1.依据注释,解决生字词。师补充:恒:恒心自足:自我满意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留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3.用自己喜爱的
5、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试着说明意思。三、细读课文,深化把握。(出示课件10)1.默读课文,思索: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板书:有志 有识 有恒2.再读课文,思索: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生总结,汇报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意有恒-恒心,不放弃,能胜利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出示课件11)师加以引导,生汇报板书: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出示课件12)正面:假如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胜利的境界;假如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终作者进行总结,告知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行,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四、再读
6、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畅所欲言五、拓展延长。(出示课件1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共享一下。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六、作业。背诵这三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说明这三篇文章的意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2.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抓重点词句,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长到课外,收集了一些论语的其他几则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指导不够具体,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7、。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教具打算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解并描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爱读书,古人又常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看法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日,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其次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日,我们就去学习这三
8、篇文章,从中获得养分。(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依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5.全班同学大声、流畅地朗读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5)1.小组探讨,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明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探讨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说明,思索: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汇报板书:(一)1.虚心 2.求实 3.勤奋3.读其次部分,试着依据注释翻译课文。思索: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
9、报板书: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四、拓展。(出示课件6)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背诵这两部分。2.驾驭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篇3 一、说教材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的解读;其次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知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行,特别重要。二、说目标依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耻、矣”等3个生字,会写
10、“耻、诲”等9个生字。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看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看法有所启发。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看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看法有所启发。四、说教法和学法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我围绕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课件展示等方法,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化的剖析。2.学法指导,形成实力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化理解,让学生成
11、为学习真正的主子,提高学生的实力。五、说教学过程。1.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好,在导入的环节,我采纳了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读的基础上先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解决重点词句,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写作意图。3.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我还设置了拓展延长的环节,引导学生搜集课外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以扩高校生的积累。4.板书设计:略六、教学效果预设。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2、实
12、力目标:绽开想象,培育探讨、自学实力。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运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绽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培育朗读实力、品词析句实力。学情分析: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心情,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才智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相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
13、其中包括“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实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今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憧憬的胜地。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城西,有一座桥,这个桥叫枫桥,在离枫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这个寺庙就叫寒山寺。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平常的地方,凡是去苏州市的人大多要去看一看枫桥,要去听一听寒山寺的声音,甚至日
14、本、韩国的挚友都特地来到中国苏州亲耳倾听一下那儿的钟声,用手摩挲一下那儿的桥,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出名的诗,叫做枫桥夜泊。这首诗,千百年来,原委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读诗题,理解诗题。请齐读课题。关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枫桥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一座小石拱桥。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是多音字(停岸bo)(湖泊po),那“夜泊”就是什么意思呢?谁用自己的话把这题目的意思说说?谁把船停岸在枫桥?2.介绍诗人。张继,从小聪慧好学,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
15、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出名。咱们再读课题!3.创设情境,老师激情诵读。枫桥夜泊是一首特别美的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先好好地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三、合作沟通 古诗虽然短小,但往往包含着特别丰富的情感,要学好古诗,咱们就得细细地去体会其中的感情,接下来,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读出你的感受来。(生自由朗读古诗。)说说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到了什么?我们把读的要求放高一点吧
16、,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吗?还有什么感觉吗?你能读读吗?看怎么读出一点“愁”的味道?四、巩固拓展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案 篇5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默读要有肯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阅读,扩大学问面,依据须要搜集信息。本板块正是据此设置的阅读策略单元。搭石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家刘章的一篇散文。写了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情形,赞扬了家乡人相互谦让有秩序的淳朴民风。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快速读文,完成练习。老师采纳“探究、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以找寻“美”作为这节课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沟通,体会字里行间的人性美,同时引导学生
17、体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培育学生捕获信息,解决问题的实力。课前打算老师打算:1.制作重点语句的课件。2.搜集作者刘章的资料,打算歌曲让世界充溢爱的视频。学生打算:生字、词语卡片。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一节小诗:家乡是大真大美,家乡是大音大象,家乡的每一块石头,也像明珠闪光!2.自由读,指名读。3.引导学生发觉:在作者心里,家乡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4.小结:同学们真会思索,从简短的一节小诗中读懂了那么多。那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刘章。(课件出示刘章的照片)有人称他是“农夫诗人”,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多年。
18、山乡的人物,燕山的草木,田里的庄稼,农家院里的瓜果蔬菜、猪驴牛羊,乃至溪头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笔端,生发浓浓的诗意。他还特地为家乡的搭石写了一篇文章搭石。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5.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带入课堂氛围中,介绍作者,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二、借助导读,明确方法1.过渡:这一课与第一单元的课文有些不同,我们来看一下课前导读(出示课前导读)。(1)指名读课前导读。这段话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2)小结:这个导读内容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我们快速读文,登记所用的时间;二是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告知我们怎样去快速读文。2.
19、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快速读文,并记录一下所用的时间。3.阅读这篇文章,同学们用了多长时间?举例说说你们是怎样阅读的。(生沟通:2分钟、3分钟、4分钟等,时间长短不一。)(1)生沟通阅读体会。预设:A.我就是根据导读去读的,始终读下去,没停。比如“汛期”这个词我不懂,但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没有管它,接着往下读了。B.我也是这样,始终读下去。我读到第3自然段开头的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读得特殊生硬,但我没有回读。我始终往下读,读着读着,对这句话似乎有一些理解了。(2)小结:从同学们的沟通中,可以知道,大家已经领悟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集中留意力去读,短暂放下不理解的地方。
20、因为这些都不影响我们读懂文章的大致内容。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导读的功能,使学生明白怎样去快速阅读,训练学生快速读文的实力。用记录阅读时间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预习状况。课件出示:汛间谴惰衡协绰(1)检测学生对多音字“间”的驾驭状况,指导学生读准“间隙、间隔、中间、时间”等词。(2)学生齐读会认字,说说哪个字简单读错。(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检测学习效果,考一考会认字的读音。2.理解词语。(1)出示: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指名读。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A.我仿佛看到了洪水很大。哪个字让你有很大的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 古人 读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