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控疫情措施.docx





《学校防控疫情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防控疫情措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防控疫情措施 学校防控疫情措施一、防控原则1.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效防控。2.学校因地、因校制宜,一校一案,确保疫情防控方案符合本校实际,精准到位。二、总体要求1.完善两案九制及各项措施。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2.完善与卫生、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3.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4.学校每日开展校门
2、卫室、教室、实验室、食堂、办公室、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三、明确责任1.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四、宣传教育1.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对所属媒体的管理,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2.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3、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区).3.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部遮挡。4.将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对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五、健康监测1.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落实晨午检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
4、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3.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4.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5.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对曾经患传染性疾病的师生员工密切长期跟踪,及时掌控其健康状况。六、人员防护1.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
5、,要及时更换。2.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3.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4.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5.严格实施师生员工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6.学生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七、物资储备1.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
6、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2.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八、封闭管理1.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2.来访人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3.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4.入校时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5.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
7、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6.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九、卫生保洁1.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重点场所地面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2.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保持卫生间清洁,3.做好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十、活动管理1.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2.非必要不举办
8、校园聚集性活动;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流、保持距离。3.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4.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随身备用口罩。十一、食品安全1.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2.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3.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类。4.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9、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十二、身心健康1.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2.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严格控制视屏时间。3.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4.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学校防控疫情措施为统筹做好全区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期正常、安全、有序开学,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原则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
10、作要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服从国内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强化系统联动、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要求,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1、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2、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3、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二、开学时间1、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x月x日组织学生报名入学,x月x日开学行课,幼儿园参照执行。2、高校按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并在开
11、学前一周将开学工作方案报区教育局备案。3、xx级新生按照学校录取通知书通知的报到时间报到。若国内、省内、市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区统一调度。三、师生返川返校要求1、总体要求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川返校。低风险地区的师生按错时、错峰分批次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向学校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第一时间报告。高校师生员工和省外返川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2、川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1)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学时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高校师生持4
12、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2)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33、川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1)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区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2)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学校应在第一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
13、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师生进行妥善管理安置,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3)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川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4)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师生员工,由学校会同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综合评估后,按学校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4、境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
14、要求境外师生员工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5、其他特殊情况返校要求1)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2)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3)教育培训类机构师生员工参照以上规定执行。四、开学前准备工作1、健全机制1)学校要按照一校一案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开学工作方案。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疫情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