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docx





《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4分离定律1.(2022山东高考真题)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 6个 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 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 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杂交组合子代叶片边缘X光滑形X锯齿状X锯齿状X光滑形X锯齿状A.和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B.和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和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和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解析】A、由题意可知,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
2、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 因突变形成的,x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与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和杂交, 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A正确;B、由题意可知,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 成的,x、x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与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和杂交, 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B正确;C、x、x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光滑形,说明与、与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 但与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和杂交,子代叶 片边缘为锯齿状,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D、与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
3、性突变导致,与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x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 锯齿状,说明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与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和杂交,子代叶片边缘 为光滑形,D正确。故答案为:C.2.(2021湖北高考真题)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0JB和i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决定的。 P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F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IA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 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 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Lh- S-r个体1234567A抗原抗体+-+-B抗
4、原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5基因型为IN,个体6基因型为何B.个体1基因型为INB,个体2基因型为PP或inC.个体3基因型为Fib或用,个体4基因型为PB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答案】A【解析】A、由表可知,5号个体基因型为IN, 6号个体基因型为网,a正确;B、由表可知,1号个体基因型为心网2号个体基因型为内,B错误:C、由表可知,3号个体基因型为mi, 4号个体基因型为IAB C他如D由表可知,5号个体基因型为IN, 6号个体基因型为由,第二个孩子的基因型可能为IAB、A、Bi或者 ii, D错误。故答案为:Ao3. (2021辽宁
5、高考真题)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 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 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者AaBb,比例为I: 1:2,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经过减数分裂I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只有基因型为Aabb( 1/4) 和AaBb (1/2), Aabb (1/4)进行减数分裂I产生基因型为A
6、Abb的子细胞的比例为1/2, AaBb (1/2)进行 减数分裂I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子细胞的比例为1/4,则减数分裂I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 的比例为 1/4x172+1/2x1/4=1/4,即 B 正确,A、C、D 错误。故答案为:B。1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传粉白花传粉,闭花受粉,百然状态下一般一为纯种照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优一点处花大.便于进行人T.异花传粉由士子代数口多,便于进行统计分析2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人工 去雄母本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姿;目的是防 止自花传粉,应在花蕾期(开花前)进行套袋 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at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
7、花粉,涂(撒) .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袋1 /V启丁 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3 .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一演绎“分析分析 问题 提出 假说实验过程说明P(亲本)高茎X矮茎1F,(于一代)阜 下F/子二代)高茎:矮茎比例 3 : 1LPH行相对性状R全部表现为 显性件状F,出现性状分 密现象,分离比 为显性:隐性= 3 :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彳i矮茎呢? 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r呢? 子二代中出现3 : 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 然的叫?题遗传图解观察 现象.提出 问题配广高茎 DdP高茎x矮落DD ddFiI0解释(假说) 生物的性状是由蝇 一因子决定的.体细
8、胞中 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遗传因子蚯 存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王彼此分离、配f 雄闯了、I/2Dl/2d1/2D1/ IDD高茎l/4Dd高茎l/2dl/4Dd高茎l/4dd矮茎受精时.雌 雄配f随机 结合,结合 方式行4种纬理证说 演推验假析果出论 分结得结易错提醒:“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假设”“演绎推理”“测交实验”的区别“假设”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之后,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释。“演绎推理”不同于测交实 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杂交实验验证。4 .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朋细胞学 整础.减数分裂I减数分裂n姐妹柒色
9、一体分开、 同源柒色体分开,如同1t用分. 包基因分离相同基因分离实质等位基因随苻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肉,杂合子产生数后相等的两种配子L进彳亍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箫*减数分裂I后期黑一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域因 fan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2)基因类概念辨析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另一种是位于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3)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最
10、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B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 : 1.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a.自交法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 离比为3:1符合基因 分离定律b.测交法c.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好 染色或直接镜检看到四种花粉 且比例为1:1符合基因 分离定律d.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产生四种表型 且比例为1:1符合分 一离定律归纳总结:各种交配方式的概念及应用概念: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交配杂应用: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于一体,获得新式1 品种;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性状概念:同一个体或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 交配交交配类型的辨析及应用I应用:不断提
11、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用 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厂概念: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不应用:测定F1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种类L 及比例;高等动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 鉴定正交和反交概念: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概念,若正 交为bA(性状)x辛B(性状),则反交为 bB(性状)x?A(性状),反之亦然一应用:常用于判断待测性状是细胞核遗传 还是细胞质遗传;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 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概念:杂种子一代与两个亲本的任一个的亶交配交I应用:与隐性亲本回交,检测子一代基 因型;在育种中.加强杂种个体中某 一亲本的性状表现5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
12、、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注意问题:要随机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摇匀,重复次数足够多。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可以不相同。(3)实验结果彩球组合数量比DD : Dd : dd=l : 2 : lo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3 : 1。考向一 “假说一演绎法”辨析及交配类型的应用1. (2022浙江模拟)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13、.在实验过程中,“Fi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内容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B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 : 1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i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答案】C2. (2022西安模拟)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了杂交、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B.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培育所需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要利用测交和杂交D.杂交和测交都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
14、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解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的前提是已知相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B错误;培育所需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要利用自交方法,淘汰出现性状分离的杂合 子,获得显性纯合子,C错误;测交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杂交不能,D错误。考向二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3. (2022新乡模拟)某学校实验小组成员欲利用高茎和矮茎玉米植株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同学一“亲本杂交时,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可直接对雌花进行套袋一授粉一套袋处理”B.同学二“亲本杂交时,可对母本去雄,并将其与父本植株一起隔离即可”C.同学三
15、“模拟Fi自交时,为提高成功率,尽量进行人工授粉”D.同学四“母本果穗成熟后,可用统计学分析籽粒性状比,检测杂交是否成功”【答案】D【解析】A、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株,不需要去雄,可直接对雌花进行套袋T授粉一套袋处理,A正确:B、去掉母本植株的顶上雄花以防止自花授粉,并与需要杂交的植株单独隔离培养,可以实现杂交,B正确:C、玉米雌雄同体不同花,人工授粉可以提高授粉的成功率,C正确:D、高茎和矮茎为植株性状,需要收获种子种下去,下一年才能统计分析,D错误。故选D。4. (2022北京模拟)现有一对表现为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的亲本,后代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比例为3:
16、1。群体中该显性基因的外显率可能不为100%,外显率是指群体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的比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双亲的基因型都是AaB.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C.若外显率为100%,则Fi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比例为1/16D.若外显率为75%,则Fi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可能全为纯合子【答案】D【解析】AB、由于外显率未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比例为3: 1,双亲的基因型可能 是AAxAA、AAxAa或者AaxAa,子代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或aa, A、B错误; C、若外显率为100%,后代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
17、状个体的比例为3: I,则双亲为AaxAa, Fi中AA: Aa: aa=l: 2: 1, Fi产生的雌雄配子为1/2A、l/2a, Fi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为1/4AA、l/2Aa、l/4aa,隐性 性状个体比例为1/4, C错误; D、若外显率为75%,后代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比例为3: 1,则双亲可能为AAxAA,则B 随机交配产生的F2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可能都为纯合子(AA), D正确。故选D。口好瞬练一、单选题1. (2022高三下温县开学考)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其性别由染色体上基因M、m决定,M决定雄株, m决定雌株;另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D决定高产,但基因型为Dd的雌株产量
18、也较低。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野生型的性别比例约为1: 1,原因是不存在含基因M的卵细胞B.若对雄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只能获得雌株,则说明可能出现了基因型为M的单倍体加倍后即死亡的现象 C.利用相关基因型均为Dd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高产植株中雄株:雌株=3: I D.基因型均为Dd的雄株与雌株产量不同,这在遗传学上属于伴性遗传【答案】D【解析】A、M决定雄株,m决定雌株,说明雌株的基因型为mm,雌株不能产生含M的卵细胞,只能产 生含m的卵细胞,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只能为Mm,所以野生型的雌雄之比为1: 1, A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Mm,可以产生M和m两种雄配子,若进行
19、单倍体育种只能获得雌株 mm,则可能是由于M的单倍体加倍后即死亡造成的,B正确;C、基因型均为Dd的雌雄植株即DdMm和Ddmm杂交,Dd与Dd后代DD: Dd=l: 2,由于基因型为Dd 的雌株产量也较低。故雄株中高产的基因型为DD和Dd,而雌株中高产的基因型为DD,因此子代高产植 株中雄株:雌株=(DD+Dd): DD=3: 1, C正确;D、该植株不存在性染色体,不存在伴性遗传,基因型均为Dd的雄株与雌株产量不同,这在遗传学上属于 从性遗传,D错误。故答案为:D.2. (2022新乡模拟)某二倍体动物野生型的眼色为褐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该动物某一显性 突变的雄性个体表现为蓝眼
20、,让其与多只褐眼雌性个体交配,所得子代中有2只蓝眼雌性个体、2只褐眼雄 性个体和1只褐眼雌性个体。为了获得并筛选纯合的蓝眼品种,下列杂交思路正确的是()A.让2只蓝眼雌性个体与蓝眼雄性个体交配,从子代中获得蓝眼品种B.让蓝眼雄性个体与多只褐眼雌性个体交配,从子代中获得蓝眼品种C.让2只蓝眼雌性个体与褐眼雄性个体交配,再让子代中的蓝眼个体相互交配D.让2只蓝眼雌性个体与蓝眼雄性个体交配,再让子代中的蓝眼个体与褐眼个体交配【答案】D【解析】A、让2只蓝眼雌性(Aa)个体与蓝眼雄性个体(Aa)交配,从子代中获得蓝眼品种基因型有AA 和Aa,无法区分是否为纯合子,A错误;B、让蓝眼雄性个体(Aa)与多
21、只褐眼雌性个体(aa)交配,从子代中获得蓝眼品种基因型为Aa,不是纯 合子,B错误:C、让2只蓝眼雌性个体(Aa)与褐眼雄性(aa)个体交配,再让子代中的蓝眼个体(Aa)相互交配,则子 代中有AA、Aa和aa,仍无法区分AA和Aa, C错误;D、让2只蓝眼雌性个体(Aa)与蓝眼雄性(Aa)个体交配,再让子代中的蓝眼个体(AA或Aa)与褐眼 个体(aa)交配,则杂交子代全部为蓝眼的蓝色个体为纯合子,若子代出现褐眼,则为杂合子,D正确。 故答案为:D。3. (2022郑州模拟)玉米和豌豆的茎秆都有高矮之分,分别将两者的纯种高茎和矮茎植株间行种植并进行 相关研究。若不考虑变异,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相关推
22、断,正确的是()A.矮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B.高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C.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D.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答案】A【解析】A、矮茎玉米植株既能自花传粉,也能接受高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 只有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A正确:B、高茎玉米植株可以自花传粉,也能接受矮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 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B错误:C、豌豆自然状态下
23、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无论矮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C错误:D,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纯种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 茎,无论高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A。4. (2021诸暨模拟)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 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1:红果x黄果tFi中红果(492)、黄果(504)实验2:红果x黄果Fi中红果(997)、黄果(0)o实验3:红果x红果Fi中红果(1511)、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 专题 14 分离 定律 备战 2023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考点 精练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