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八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八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有趣的操作活动,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气的特征及作用。2.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让幼儿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空气的存在。2.(物质准备)每人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杯子,吸管,粉笔人手各一份,塑料袋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已经吹起来的气球,直观演示引出课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气球为什么是胖胖的?(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吹起来的气球里面有空气2.出示问题,幼儿猜想。气球娃娃为什么扁了?(幼儿回答)那空气宝宝到底去哪儿了呢
2、?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一猜?(幼儿自由回答)3.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的想法可真多,那空气宝宝到底去哪儿了呢?会不会跑到我们的身体里呢?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找空气宝宝。二.实验操作(一)身体里的空气1.明确操作要求:(1) .首先要把吸管插入水中,然后向里面吹气,注意吸管只能用来吹气,不可以洗水。(2) .吹的时候要认真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3)吹的时候力气不要太大,不要把水弄洒。2 .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杯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幼儿把看到的现象进行交流。3 .教师小结:我们的身体里有空气。(二)粉笔里的空气1 .明确操作要求:把粉笔慢慢的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2.
3、幼儿分别把少量粉笔慢慢放入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进行交流。3.教师小结:粉笔里也有空气。(三)身边的空气1教师引导,幼儿示范抓空气。2幼儿分别拿塑料袋进行操作,感知身边的空气,幼儿讲述。3教师小结,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空气。三亲身体验,感知空气的作用。1小朋友知道空气的作用吗?下面请你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你闭上嘴巴,用手捂住嘴巴,用手捂住鼻子,有什么感觉?(憋气,不舒服)2教师小结:其实不光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小动物和小花小草也需要空气,那你知道空气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教师出示放风筝,降落伞的图片。空气宝宝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小朋友都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四延伸活动
4、:小朋友们用塑料袋到户外抓空气,感知空气无处不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背景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不但经常把自己的玩具拆得零零乱乱,还会把家里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电筒、闹钟、相架、笔等拆开来,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拆开东西后他们往往不能按原来的样子装好。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欲望。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拆笔、装笔、换笔芯的过程中能一边拆一边仔细地观察研究。2.鼓励幼儿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5、。活动准备1.提供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三种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2.操作盘人手一只。3.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一、通过尝试给最简单的水笔换笔芯,引导幼儿边拆边动脑1.请幼儿给水笔换新笔芯。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小朋友给水笔换上新笔芯,你们愿意试一试吗?2.幼儿开始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1)观察幼儿如何把笔拆开。(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3.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是怎样换笔芯的,并说出理由。师:你从笔的什么地方打开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幼A:我发现笔头的地方有一圈一圈的,我转啊转就转开来了,换好了新笔芯。幼B:我想从笔盖的地方拆开,可是很紧,打不开。
6、后来,我再从笔头试试,就打开了,换好了笔芯。幼C:我学了阳阳的办法,换好了笔芯。(评:水笔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很快能发现笔头处的螺旋线,可以转开来,换上新笔芯,露出满意的表情。有四五个孩子先从笔盖处试着打开,但笔盖比较紧,无法打开,教师就鼓励他们从笔的其他地方试试。教师没有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充分探索,一方面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二、通过给圆珠笔换笔芯,鼓励幼儿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通过自己和同伴解决问题1.请幼儿给圆珠笔换笔芯。师:我们还有一支圆珠笔也要换笔芯了,但这支笔很奇怪,看看它的
7、笔头会怎样?(引导幼儿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给这支笔换笔芯可能会很难,你们敢不敢试试呢?2.观察幼儿在换笔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以下问题:(1)幼儿会把圆珠笔拆成什么样子?(2)幼儿如何选择笔芯?(3)重点观察幼儿在装笔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3.师幼共同探讨。(1)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幼A:我把笔拆开了,东西太多,装不好了。幼B:我换好了笔芯,但笔头不会伸缩。幼C:我的圆珠笔笔头看不见了。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拆开了的圆珠笔里有些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一一“幼儿称大帽子、小帽子”等配件,为接下来的讨论做好
8、准备。)(2)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再拆一支圆珠笔,并能一边拆一边仔细地观察研究。师:装笔时碰到困难的孩子可以再拆一支笔,边拆边仔细看看,研究研究,圆珠笔里的弹簧、大帽子、小帽子是怎么装的。(3)集体讨论:解决装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谁能帮助我们解决刚才碰到的困难?幼A:我发现小帽子要装在大帽子里面。(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讲述)幼B:笔头不会伸缩可能是忘了装弹簧。幼C:刚才我选错了笔芯,所以笔头看不见了。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评:教师提供的圆珠笔内部结构比水笔稍复杂一点,里面有弹簧、大小不同的两个笔芯套一一“幼儿称大帽子、小帽子”,外部有笔头、笔盖。教师还为幼儿
9、提供了不同的笔芯,让幼儿自己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问题再拆一支圆珠笔,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拆装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三、鼓励成功的幼儿尝试给较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1 .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2 .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评: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提供配件较复杂的笔,鼓励成功的幼儿继续探索,没有成功的幼儿可以请教同伴和老师坚持完成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活动延伸请
10、尝试给比较复杂的笔换笔芯的幼儿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或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把问题带到科学角去研究。总评这是一次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水笔、圆珠笔等材料,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鲜。其中,带有笔芯套、弹簧的圆珠笔,操作性强,变化大,这为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材料、探索、问题这三者间的双向流动,以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围绕“换笔芯”不断地探索、操作、观察、研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提出问题,交流发现,并通过向同伴学习的途径获取和积累经
11、验,大大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3活动设计秋天,当孩子们为了丰富自然角从家中搬来了各种各样的菊花时,多姿多彩的菊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边看边讨论着,似乎发现了什么,从幼儿的自由探究的欲望中我生成了本次活动。一方面纲要中提出:为幼儿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是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探索的前提条件,因此事先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菊花,了解菊花的用途,同时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选材,制作视频(药用价值),选择教具(菊花制作的食品)。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幼儿熟悉的部分入手,以说一说、猜一猜的形式引导幼儿逐步深入发现菊花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如色彩、形状等,同时
12、将花瓣形状的不同作为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让幼儿在观察和比较中用语言、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认识,按花瓣形状进行分类,既有科学依据,又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其次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来感知认识菊花的不同用途,使活动的形式具有丰富性,如: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等,帮幼儿了解菊花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最后我以新的问题如何种养菊花来结束活动,除了引导幼儿爱花惜花之外,还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活动目标1、知道菊花是秋季开放的一种花,其品种繁多,用途广泛。(重点)2、在观察比较中感知菊花的不同种类,初步了解菊花依据花瓣形状可分为平瓣、宽瓣、爪瓣、筒瓣、针瓣、丝瓣、钩瓣等。(难点)3、感知菊花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13、,萌发惜花爱花之情。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菊花多样性:1、师:(收集几盆不同种类的菊花)你们认识这是什么花吗?知道它是在什么季节开放?今天这些菊花有的是我们班的几位小朋友带来的,请他们说一说自己带的菊花的特征,大家来猜一猜到底是谁带的哪一盆。2、幼儿说一说,猜一猜。(从颜色、形状等来介绍)二、了解菊花不同的花瓣形状。1、刚才小朋友从色彩的不同找到了相应的菊花,瞧老师这儿有两盆一样颜色的菊花,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丝瓣、宽瓣)2、幼儿自由观察比较菊花花瓣的不同,(教师准备的不同花瓣形状的菊花:丝瓣、宽瓣、筒班、平瓣)说一说这些花瓣的形状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3、尝试分类,将一
14、样花瓣形状的菊花放在一起。(分组合作)并用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述。4、你还见过什么形状花瓣的菊花?(爪瓣、针瓣、钩瓣等出示相应的菊花或图片)5、师,菊花在秋季开放,种类很多,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按照花瓣的形状来分为平瓣、宽瓣、爪瓣、筒瓣、针瓣、丝瓣、钩瓣等,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多姿多彩来形容,所以人们很喜欢它,经常会用它来装饰环境。三、感知菊花的不同用途。1、出示几杯花茶,引导幼儿闻一闻猜出哪一杯是菊花茶?(了解菊花与众不同的气味)2、菊花除了可以泡茶外还有些什么用处?(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其药用价值)3、准备一些菊花食品给幼儿品尝。四、延伸活动师:菊花品种繁多,可以供人们观赏,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不过要
15、记住花儿好看不能随便摘哦!我们还要好好的保护它们,同时它们还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食用、酿酒、泡茶等,那怎样才能种养好菊花呢?我们一起回去了解一下,下次再来讨论,现在我们小心的把花盆捧到自然角中,让大家都能欣赏它们的美。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4活动目标:通过实验,让幼儿简单了解灭火器灭火的奥秘。活动准备:1、一次性杯子若干,2至3厘米的短蜡烛若干,打火机,灭火器。2、醋,小苏打,水。记录用的笔和纸。过程实录:1、出示灭火器,激发兴趣。师:这是什么?我们用它来干什么?幼:这是灭火器,灭火用的。师:说起灭火器灭火,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教师讲述故事灭火比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第一次操作。师
16、:灭火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请运动员上场。(教师出示操作材料:水、醋、小苏打,依次介绍“运动员”名称,幼儿拍手表示欢迎“运动员”入场。)师:今天的比赛是这样的,我们把蜡烛点燃放在三只杯子底部,分别请水、醋、小苏打来灭火,以盖住杯底为准。比赛前请你猜一猜谁能把火给灭了?把你的想法记录下(1)、幼儿预测实验结果,用自己看得懂的标记作记录。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幼:我用“X”表示不能灭火,用“V”表示能把火给灭了。幼:我用“O”表示能灭火,“”表示不能灭火。(2)、幼儿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并记录操作结果。师:刚才记录的只是我们的猜测,到底谁能灭火,要试过才会知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
17、灭火大王。(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操作边记录,并要求幼儿倒入水、醋、小苏打的时候要小心,不能碰到火,以盖住杯底为准。绝大多数幼儿操作时很兴奋,特别是当结果和自己的猜测相同时,简直就是手舞足蹈,而当结果与猜测不同时,便会地发出叹息或露出失望的样子。更有个别幼儿因为有火而不敢操作,教师就鼓励幼儿大胆尝(3)、讨论操作结果,对操作记录进行讲评。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这回你们用什么标记记录?幼:我猜的和做出来的不同。我以为醋很酸,会把火酸灭了,结果没有灭。我用“”表示火灭了,-”表示火还在烧。幼:我全猜对了,火全灭了。我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5设计意图在晴朗的夜空,孩子们会
18、看见许多行星。在他们的眼里,星星是有生命的,因为他们发现星星总在不断地眨眼睛。他们偶尔也会发现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留下长长的一道印痕。这些星星想干什么呢?此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活动目标1、 了解有关流星、陨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内容。2、 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3、 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活动准备1、 观察夜空的流星。2、 收集陨石的图片。3、 故事挂图、配乐故事。过程建议1、 回忆对夜空及流星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想象。2、 听配乐故事,了解故事内容。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看图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小星星为什么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云姐姐
19、为什么不让他去?小星星是怎样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4、 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句。月亮婆婆说,地球是个怎样的地方?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样说的?小星星对白云姐姐说了什么?白云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5、 表演故事。延伸提示1、 绘画:小流星和他的朋友们。2、 绘画:神秘的夜空。资料库:小流星一颗小星星,坐在银河边,听月亮婆婆讲故事。月亮婆婆说:“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地球,那儿长着美丽的花草,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清晨,小鸟的歌声唤醒黎明,鲜花在田野上开放.”小星星听得入了迷,他对月亮婆婆说:“月亮婆婆,我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听了,
20、笑眯眯地说:“傻孩子,地球离我们这儿太远了,你飞到地球上去,会摔得粉身碎骨的!”夜深了,小星星回到家里,他怎么也睡不着,总想着美丽的地球。第二天,他去找白云姐姐:“白云姐姐,我想飞到地球上去,去看看那儿美丽的森林、金色的田野、万紫千红的鲜花”白云姐姐说:“傻弟弟,你千万不能去呀,你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烧成灰,而且再也飞不回来了呀!”小星星听了白云姐姐的话,不再提去地球的事了。但是,他一直在做着到地球区的美梦。一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了天空,朝着美丽的地球飞去。小星星飞呀飞,一会儿,他觉得浑身火辣辣的难受,自己真的和空气摩擦而燃烧起来了。他忍受着疼痛继续往前飞,飞呀飞,他的身体渐渐变小了,最后
21、终于飞到了地球上,变成了一块灰石头。他张开眼睛望着美丽的田野,听着小鸟儿欢快的鸣叫,好高兴呀。一会儿,一群欢乐的小鹿、小羊、小猴和小刺猬朝他走来。小星星高兴地说:“我是小星星,我们交朋友吧!”小星星和动物们一起唱歌跳舞,快乐极了。从此,动物们有多了一个小伙伴,大伙亲热地叫他“天上下来的小流星”。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6活动目标:1 .在寻找、分辨讨论中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2 .对动物因适应环境而变色的奇妙现象感到好奇,有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重点:在创设的寻找游戏的情境中通过分辨、讨论认识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些什么作用。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分辨、讨论,了解动物的保护色的特
22、征和作用。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增强对动物的感知;了解幼儿对动物知识的认识。2 .环境准备:有电脑和电视机。幼儿椅子围坐成半圆形,椅子后面放置3张桌子(幼儿分组)供操作用。3 .材料准备:幻灯片动物的保护色、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青蛙等)。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小鸟找食物(观看PPT,讨论)重点提问:(一)小鸟饿了,想要出来找食物吃,它来到树林里,你们看看它找到了什么?(瓢虫)(二)红色的瓢虫一下子就让小鸟找到了,可是小鸟还没有吃饱,我们一起帮小鸟找找,还有什么食物可以吃呢?(蚱蜢)(三)为什么蚱蜢一开始小鸟没有找到它呢?小结:因为蚱
23、蜢有保护色,绿色的保护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比较相近,比较不容易被小鸟发现。一些动物为了隐蔽和保护自己,身体形成和周围一致的颜色,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价值分析:观看PPT,导入主题,激发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兴趣。二、分辨讨论:动物保护色重点提问:(一)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有保护色呢?(幼儿说,老师点出图片)青蛙躲在荷叶上的图片,发现了什么?(青蛙和荷叶颜色相近)枯叶蝶:像枯叶一样,躲在枯叶中,可以躲避敌人的侵袭(二)四幅图片:沙漠、森林、大海、极地,看看在各地生活的保护色动物有哪些(猎豹、狮子、鳄鱼、枯叶蝶、北极熊等)(三)游戏:谁的眼睛最最亮规则:三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一张图片,用最快的速度,
24、拼出图片并找出藏在图片里的动物朋友。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主要起隐蔽自身躲避敌害和便于觅食的作用。价值分析:知道动物保护色的作用,了解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三、迁移经验:奇特的本领重点提问:(一)动物的保护色真有用,人类受到动物保护色的启发,发明了什么呢?(迷彩服、坦克、变色镜、夜用警服等)小结:动物利用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自己,人类根据动物的保护色运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对人类有很大的帮助。(二)动物除了保护色的本领之外,还有哪些奇特的本领呢?我们下次再来交流。价值分析: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动物保护色的重要性,并且有进一步探索人类向动物学本领的兴趣。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25、篇7活动由来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看见几个小朋友在装模作样的学汪其魔的魔术大变飞机,许多小朋友都被吸引而来,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趁机露了一手-表演了一个在电视上现学的小魔术纸巾还原,孩子们被我弄一愣一愣的,眼中充满着佩服与好奇我想如果开展有关魔术的活动,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魔术妙妙手这一活动,本活动与科学小实验结合围绕看魔术-学魔术-演魔术这一主线逐一展开,由浅入深地带幼儿进入科学世界和梦幻世界。虽然是些小魔术,但幼儿那投入、专注的样子,家长们那欣慰的笑容,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活动一:神奇的魔术活动目标:1、感知魔术的神奇和艺术魅力,知道魔术是一种巧妙的表演技艺。2、学习简单的
26、科学小魔术,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魔术大师表演的视频、白丝帕一条、正方形面纸若干张、剪刀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说儿歌:我是魔术师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你见过什么魔术表演呀?(幼儿:变花、玩牌、变飞机、把人变得没有)3、请幼儿观看魔术大师表演魔术(视频)变鸽子大变活人4、教师表演小魔术剪不坏的丝巾5、魔术大揭秘:教师介绍自己的魔术过程,变此魔术的技巧,让孩子恍然大悟的同时,引起幼儿自己尝试的热情和愿望。(有的孩子说哦!原来是这样呀,魔术是骗人的我想有必要让孩子正确认识魔术,理解魔术是一门表演艺术,于是我将环节提前)师:魔术的确是假的,魔术师利用很多方法迷惑观众,让我们信以为真,但是
27、他们很幸苦,每表演一个魔术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练习,动作要特别快,还要动脑筋不让我们发现秘密,我觉的魔术师非常了不起。6、幼儿尝试学魔术剪不坏的丝巾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和我一起来学吧!(1)教师慢动作示范1-2遍(2)幼儿用面纸代替丝巾,学习魔术表演,教师巡回指导。7、活动:魔术好玩吗?你们知道吗,魔术不单要靠道具,还要靠魔术师的娴熟手法,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我国古时候,早在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魔术,虽然魔术是假的,但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思考。8、结束:游戏变造型今天我们看魔术表演、变了魔术,真开心,下面我们就用我们的身体来变魔术吧。活动延伸:表演区小小魔术师活动感想这节课的效果超乎我的想象,孩子们
28、特别兴奋而且都能静下心来努力学魔术表演,有趣的魔术给了我启迪:大班孩子好奇心很强,我们往往通过科学活动和一些小实验来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可效果时好时坏,如果以表演的形式让幼儿走近科学,将枯燥深奥的科学常识设计成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实验、小魔术,效果又会怎样?当科学和魔术相遇,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可是学魔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兴趣,最重要的是要花时间练习,于是我发动家长,把想法告诉家长,并在家长中展开调查,惊喜的发现了两个魔术爱好者,我请家长回去和孩子一起看魔术表演,让他们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选择简单的小实验、小魔术,也可和孩子一起进行表演。一星期后开展我是魔术师亲子表演活动,家长们的参
29、与热情很高。活动二:魔术大揭秘活动目标:运用多感官仔细观察、发现、寻找魔术和小实验的秘密。活动准备:一元硬币人手一个、小魔术、表演魔术的道具,魔术大师表演的碟片活动过程:1、家长代表扮演魔术师表演魔术变硬币师:大家仔细观察,猜猜她是怎样将硬币变没,然后在别人的口袋中找到的?(1)幼儿寻找魔术的秘密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藏在了哪里呢?(2)变硬币魔术大揭秘2、幼儿学习,魔术师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拿一个硬币,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在左手挡时,夹硬币的指头向虎口弯,将硬币夹在虎口处,瞬时将它滑入袖子中,然后打开手,硬币没有了,在大家惊奇时,右手垂下,把硬币掉到手上,把手放到某个小朋友的口袋里,就找
30、到了。)重点教孩子将硬币滑入袖中,再掉在手上。3、老师表演小实验会显图的纸(在一张白纸上用碱液写出字,然后用酚酞试液喷射,就会显红色的字。)(当配班教师演示将壶里的水喷到无色的纸上,画纸上显现出有色的图案时,我立刻抓住时机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变成红色的吗?(孩子们有一两秒钟没有反应。我知道,他们的小脑袋一定在快速的运转。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是魔术壶变的。原来是果果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小朋友虽然没有说话,但很显然,他们也认为是这样的。)师:是魔术壶变的吗?那魔术壶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们更好奇了。我在孩子们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打开魔术壶。)师:魔术壶里藏着什么东西啊?是魔
31、水会变颜色啊!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8活动目的: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4 .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 .初步了解其特性。物质准备:1 .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经验准备: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活动过程: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
32、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4)师:请告诉我们,你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用这个图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
33、来(图三)。(5)师:你们用电线的一头与灯泡接上,另一头与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灯泡触到和电池的另一头,灯泡就亮了。(6)师:是不是这样?这样连接真的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让我也来试一试?(7)教师有意选择金属丝不露的电线操作。咦!怎么不亮?3.发现:创设情景,操作中发现金属的导电性。(1)师:你们的灯泡都亮了,我的为什么不亮呢?(2)师:“小朋友,你们都认为是电线的问题,同样是电线,为什么这根电线可以,而这根电线不可以呢?”(3)比较二根电线的不同处。(4)幼儿比较操作,描述操作结果,大胆表述材料与灯泡是否亮的因果关系。(5)教师对幼儿的结论进行描述:“小朋友,你们都认为,电线露出金属丝接在
34、电池上灯泡就能发亮,有塑料包着的电线头接在电池上不能使灯泡发亮。是不是这样?(6)教师再次设疑,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金属的导电性。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属)如果把它接在电池上,灯泡会不会亮?(7)幼儿操作,发现金属的任何部位都能导电。(图四)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8)猜想验证:再次探索明确操作要求。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检牌、积木、纸片、钥匙,先等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电路后灯泡着?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幼儿操作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图一)。师*流猜想结果。教师对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问
35、,进行统计:(图五)提问语1:“晨检牌接在电路上有几个孩子认为亮的,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说明一共有几个孩子在活动?(16个)提问语2:“纸片接在电路上有8个孩子认为亮的,有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提问语3:“钥匙接在电路上有1个孩子认为不亮,有几个孩子认为亮?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交流发现结果。(图六)4拓展:提供电工用具,观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导电与安全的关系。明确操作要求。师提供电工用的钢丝钳、尖嘴钳、起子、活动扳手、.电工刀、电工小锤、电钻、电烙铁等:“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属材料?“5.活动延伸:师:那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做这个实验,找找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小百科: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