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x
《2021年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语文教案篇1摘要: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正文:教学目标: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秋天和思乡的古诗、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夜书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一、导入:1、秋姑娘早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金秋时节。同学们,你们发现秋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吗?2、师小结:是啊,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声音,分享它
2、带给我们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板:夜书所见3、师生共同理解题目意思。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文,看着拼音把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2、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诗文,看看是否都能读正确,如果能读正确,你就竖起大拇指夸一夸他,如果还有的字读得不正确,你就教一教他。3、指名读诗文,集体订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1、【课件出示】促织:指名读。“促”字在哪见过?组词。谁知道它的意思?【课件出示】挑,想一想,这个字应该怎么读?(上声)“挑促织”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用心读书的孩子)2、告诉学生怎样使
3、用“注释”:“注释”一般都是针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的,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又不能生搬硬套,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3、借助注释和图画诵读诗文,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读懂了什么?相机指名读相关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板书:梧叶寒声秋风客情一灯明挑促织4、师【配乐】朗读诗文大意。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窗外,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我久久地不能入睡,我不由得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多好呀,家乡多美呀,家乡多么温暖呀!如今我一个人客游在外,多么的孤独呀!突然,我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小小的灯笼在晃动,料想一定是孩子们在那里快乐地捉蟋蟀吧。
4、第一句写什么?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二句写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此时作者可能会想起什么?那他此刻的心情会是怎样?指名读。5、师引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读。四、诵读诗文,引导背诵。1、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诗文。2、指名背诵、齐诵。五、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促深2、指名认读,组词。3、谁来说一说:你平常写这俩字的时候哪个地方特别容易写错,我们来提醒提醒大家。4、写“促”字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师范写。5、谁有勇气上黑板来写一写“深”字?全班订正。6、学生写字、组词。六、延伸拓展: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课件出示】宿建德江板书设计:夜书所见梧
5、叶寒声秋风客情一灯明挑促织作业设计:1、背诵夜书所见2、把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爸妈听。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
6、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出示)中国救援队,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出示:中国救援队)一多么响亮的名字!(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
7、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一一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出示“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4、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出示)看看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三、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1、教师以播报的形式,边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边朗读(出示)第二段。目睹了这一幕
8、幕,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想说什么?2、看,你们说的多好啊!那么,我们的国际救援队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很棒呢?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多读读,再用心体会体会吧。四、细读探究,交流悟情。1、(尝试以记者的身份进行播报)让我们也来当回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到达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去看看吧!谁来现场报道一下此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消息。2、体会救援队的“真棒”。(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出示)(1)、速度快。(2)、不顾危险,不怕困难(3)工作细致同学们知道抢险救灾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提醒学生去看看可后的
9、资料袋)要快速投入。对,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呀。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你从这些救援队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感觉救援队员的速度非常快。)请你说说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一下飞机就一下车,就)指名读,齐读。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危险和灾难,为什么救援队员们的行动还这么快呢?从这几句话你还能体会出什么?(这也可看出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接着谈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了什么?(我还从课文的这几句话体会出
10、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糟糕,救援队员面临的困难很大。)(出示句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止匕时,你还有哪些新的感受?(我从散发的臭气,“叠饼状”,余震还在不断发生)感觉到危险可能随时再次发生。(课件出示句子)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危险的情况,我们的救援队员并没退缩,他们紧接着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有的有的)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心里怎么想?(我想救援队员们当时一定很着急,想尽快搜救;我看出他们搜救时很仔细;我体会到他们责任感很强。)让我们再细读这几句话,想想他们这样做时心里在想什么?课件出示:(当当)(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们在想: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搜救,不放过每
11、个角落;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要努力,力争能搜救出几个幸存者。)你们的想法真是深刻,我想这一定能代表救援队员此时的心声。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精彩瞬间吧!(出示救援图片,感受救援的场面)是啊,救援队员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呀!作为现场记者,你还有哪些新的信息要报道?课件出示:观众朋友,你们知道吗?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可亲可敬的队员说些什么?(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真是好样儿的!救援队员们,你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一(出
12、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指读课题)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齐读(出示)第三自然段。(二)感受“搜索犬”的棒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1、请自由读读课文(出示)第4自然段,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生默读,划相关的句子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搜索犬“超强”的杰出表现?从它的身上体会到什么?“超强”之所以能有这么超强的本领,与救援队平时对它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3、课件出示搜索犬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特殊的队员吧!五、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我们一同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的喜悦吧!大声
13、齐读(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这样说(出示:第一自然段)也难怪,联合国的官员这样评价(课件展示)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阿尔及利亚,并载誉归来,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请看一实物投影出示搜集的关于救援队的其他感人事迹。现在,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或想法,想对救援队员们说说吗?七、课后总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的赞叹一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八、作业。附板书设计:28、中国国际救援队速度快不怕危险真棒!援救技术高超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脉络,理解思想内容。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过程与
14、方法:情境设置法、品读法、讨论法、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再用笔和纸来写信了,改为发电子邮件,甚至实时地通过QQ或MSN等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你可能想像不到,在过去,邮局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件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余秋雨笔下的信客,一方面,能够了解过去的信息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这是一篇以诚信为主题的,我们可以从中受到诚信的教育。二、了解背景,拜访作者。1、关于信客: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没有邮局,城
15、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2、关于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三、自学生疑,字词注音。现在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中需要掌握的字词、多音字,然后回答有关问题。1、字词注音。嫉妒(jidU )葭噩)耗猝然(cU) ji(伎俩)昏厥(ju6)连声nu nu (诺诺)文绉绉(zh6u)颠pi (沛)吊唁(ydn)焦zhu 6(灼)诘问(ji6)时mdo
16、(髦)唏嘘(xlxu)2、词义。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伎俩:不正当的手段。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文绉绉: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四、读信客,整体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信客档案姓名: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工作内容:(即主要做什么工作)最痛苦的事:最敬重的人:学生填写完成后集体订正。2、再次明确:信客是怎样一种职业?明确:信客是城乡之间捎物带信的特殊的私人职业。五、悟信客,理解思想内容。(一)点难拨疑,合作讨论。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讨论完成: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明确:更突出信客的辛苦;同时信客要讲求“诚实守信”。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两个事迹?明确:
17、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3、通过事迹,你认为信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确: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等。(二)品读语句。请说出下边句子的美感或它的特点。1、“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2、“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3、“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身影。”4、“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明确:多运用比喻句和排比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三)文本延伸,进行德育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信客一样默默
18、奉献着的平凡人吗?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们的工作。学生各抒己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正面评价这些平凡人的工作六、课堂小结。(1)如此优秀的,受人爱戴的信客为什么临终留下遗言,要与不够诚信、坏了名誉的老信客葬在一起呢?明确: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2)从信客的葬礼我们可以看出信客很受人爱戴,是一名合格的、出色的信客。那么,我们从这位信客身上着手,总结一下,当一名合格的信客,将会经历什么?需要什么精神?明确: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小结:信客虽然终年奔波,收入却很微薄,生活也较贫穷,胃病和风湿病成了他们的职业病,而蒙受怀疑、欺凌
19、和憎恨又让信客感到极其痛苦。但信客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信无私,以自己的品行和无私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七、延伸练习。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出示两三个例子例:1、好人终有好报。愿你的灵魂在地下安息。2、我尊敬的人呐,你辛苦啦,歇一歇吧,我会日日为你祈祷。3、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思想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
20、纪念。八、课后作业。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在课外阅读余秋雨的作品,并把精彩的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教学反思:语文教案篇4能说会写要是有了它教材简析本课是“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训练项目。本次训练意在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想象出一种自己最理想的东西来,并为此作了4点提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敢想,特别是敢说的能力。设计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积极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初步
21、使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开动脑筋思维,敢想、敢说,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3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能把自己想象到的东西介绍清楚,并能说出特点和用途。教学准备1 .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或科学幻想的图书、资料。2 .“一家三口因看电视而争吵的情境”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龙龙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可今天这一家人却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屏幕。(播放课件:龙龙一家人为看电视争执起来,妈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精选 语文教案 锦集七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