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捣练图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捣练图-教案课题:捣练图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捣练图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是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本课是欣赏课,先对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东西进行了解,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接,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与特点,
2、在欣赏中增加对中国传统画的认识,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进一步探求。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同时期的仕女图进行图片的观看,在对图片进行认识、感知、分析、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与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的疑难解答,在欣赏这幅画的同时,学生能够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能够知道当时的创作背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仕女画的的了解。以及对仕女画的特点。掌握捣练图的欣赏。教学难点:学生不了解当时朝代的背景所知道的不能与所看到的更好的结合。教学方法:1、教法:教师讲解、图片欣赏、同学交流、共同探讨。2、学法:老师与学生的
3、相互配合、交流,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讲解,共同完成此次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材学具准备:教材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想)教学手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5分钟先唱一首歌。师生行礼,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的怎样,清点实际上课人数。1、有开小差的同学也集中注意力了。2、有在歌中乱唱的同学3、有迟到的同学提醒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引入新课5分钟1、用PPT观看几组图片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明皇合乐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2、同学们,看到上面的图片,它描绘的内容有谁知道呢?那下面我们就着重的对捣练图进行欣赏。1、看到图片,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盯着。2、没有人回答第二个问题。看提问让同学们的思想跟着课堂
4、内容走讲授jot 新课25分钟1、仕女画:原指中国古代宫女,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到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的绘画兴旺鼎盛,产生出近四百名有史可查的优秀画家,遗留下诸多异1、开始分散的注意力再一次集中。2、讲说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思维没在课堂3、有的露出不迷惑的神情。讲看讨论让注意力再一次回到课堂彩焕发的艺术杰作。在仕女画发展的早期一汉魏晋时期,画家笔下的仕女多是秀骨清相,薄衣广袖。在这一时期绘画理论著作中称仕女画家为“青工绮罗”。到仕女画发展到中期的唐五代时期,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始有“仕女”之称。画家创作的仕女形象也演变成张萱画中所描绘的形象,以求更加
5、符合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在唐代,精工仕女的画家有张萱、周肋等,张萱是周昉的的老师,其工细妍丽,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但因时代久远,张萱的绘画作品多数都散佚无存。现存的捣练图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武后行从图虽或为后人摹本,但仍可令人窥见其绘画技艺之一斑。张萱(公元713755年),京兆(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画。在宣和画谱所载绘画作品中,有不少是描绘贵族妇女游春、梳妆、鼓琴、奏乐、横笛、藏迷、赏雪等悠雅闲散生活场景的画迹。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具有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突出特点,被称做“绮罗人物”。在他之前,
6、以妇女为专题的绘画不多,专画妇女现实生活的就更少见,象顾恺之女史箴图一类的画,大都是和宣扬封建道德戒规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看张萱画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有一定进步意义。当然他画妇女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为地主阶级填补精神空虚服务的。捣练图是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
7、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全画不画任何背景,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三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有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厨具工工笔人物画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捣练图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
8、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2、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3、练”是一种丝织品,又是一种丝绸加工手段(即脱胶,将生坯加工成白练)。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草木灰碱性溶液沸煮、日晒氧化漂白,再用杵捣,加强草木灰水对丝胶的渗透能力,使脱胶均匀彻底,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四个妇女轮番用木杵捣练,她们的朝向各不相同,既符合劳动生活的真实,又体现了巧妙的构图技巧。更为可贵的是,画家描绘的重点不是图解劳动场面,而是劳动刻画人物的神态,如左边那位妇女在捣练间歇中挽袖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四个妇女丰满的面庞与
9、体态,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四个妇女衣服的设色极为讲究,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显得十分和谐,柔力的设色与简洁有力的线描,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工笔仕女画的的高度水平。总结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盛唐时期的仕女画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捣练图,我们介绍了他的作者,以用创作背景,也知道从哪些方面对一幅画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1、同学们在下面悄声的议论巩固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知识作业布置3分钟1、对捣练图进行了欣赏之后,对这幅画有何感想?2、了解盛唐时期的另外一幅作品,包括它的作者、创作背景等。1、学生都很认真的记下了作业内容2、对第二个作业进行了提问课后加深记忆让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的东西加深记忆,并有所拓展板书设计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仕女画的定义:原指中国古代宫女,现指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仕女画的发展过程:1、汉魏晋时期(早期)特点:仕女多是秀骨清相,薄衣广袖青工绮罗2、唐五代时期(中期)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始有“仕女”之称。3、唐代(盛期)异彩焕发捣练图作者介绍:1、张萱一一(公元713755年),“善起草”,尤擅长仕女画。2、宣和画谱3、他画妇女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为地主阶级填补精神空虚服务的。捣练图的介绍:1、构图:2、细节刻画描述3、“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