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合集十篇.docx
《科学教案合集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案合集十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Knowing the world without being sophisticated is the most kind-hearted maturit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精选科学教案合集十篇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3、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了解空气的成分。2、教学难点是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三只相同的蜡烛、去底的塑料瓶、水槽、红水、火柴、冰、水盆
2、、筷子、胶带等。3、空气中有什么学案:一、我看书:看实验图示,读实验说明。二、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三、我能做:1、上网查找资料:空气有哪些物质组成的?2、上网查找资料: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3、带一杯冰或一矿泉水瓶冰,用毛巾包好,用保鲜袋扎紧。4、请家长帮忙,找一矿泉水瓶的石灰水。5、每组带一个打火机,上课用。注意安全,不能随意点火玩。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空气的成分。教学分目标: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3、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教学过程:一、
3、导入新课1、演示实验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二、研究空气的成分1、实验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见书9页)(瓶内水上升)(3)学生小组讨论
4、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5)师:这种水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燃烧时燃烧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6)小结: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2、实验3: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1)想一想:饮料瓶中剩下的空气还能不能支持燃烧呢?(2)学生实验:我们继续分组实验,按要求做实验(见书10页),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火柴
5、熄灭了,不再燃烧了。)(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火柴不能继续燃烧,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6)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7)小结:剩下的这部分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3、分组讨论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4、汇报交流探讨结果。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6、那空气中除了有这两种气体之外,还有没有其
6、它气体呢?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7、阅读资料:空气的组成。(见书10页)8、汇报:通过阅读,我们知道:(1)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由哪些气体组成呢?板书:氧气21%支持燃烧氮气78%二氧化碳水蒸气1%不支持燃烧(2)你知道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气体?(3)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能是哪些气体?9、实验4:证明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1)想一想: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水蒸气存在呢?(1)学生观察实验:观察学生各自带来的冰冻矿泉水瓶,放置空气中,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产生?(瓶壁外有小水珠出现)(3)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4)讨论
7、:瓶子外壁出现小水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由于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6)小结: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7)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饼干会变软)三、总结:1、现在,同学们知道三只蜡烛,为什么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了吧?2通过探究性学习,我们对空气的成分有了具体的认识,说说空气由哪些成分组成?3、关于空气的成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提出来。四、作业设计请同学们上网查资料,
8、了解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板书:3、空气中有什么氧气21%支持燃烧氮气78%二氧化碳水蒸气1%不支持燃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掌握制造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空气是由那些气体组成的?2、通过上网查资料,你知道氮气有什么性质?3、你了解二氧化碳吗?今天,我们来研究它。二、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1、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看书,认识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教师演示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3)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如我们呼出的气就有含量很高的二氧化碳。2
9、、实验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这是清石灰水,如果倒入二氧化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猜一猜。(2)学生分组实验:向澄清石灰水吹二氧化碳,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怎样?(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怎样?(5)小结: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3、实验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1)学生猜测:向杯中吹入二氧化碳,阶梯状放置的燃烧着的蜡烛会不会熄灭?是否同时熄灭?(2)分组实验,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灭?
10、(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灭?这个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3)小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三、总结:1、通过探究,我们认识到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呢?(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3、通过探究学习这两节课,我们知道空气有哪些成分?你需要空气中的.哪些物质?不需要哪些物质?为什么?四、作业设计:1、上网查资料,进一步认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作用。2、预习4空气也是
11、生命之源板书: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2、通过油菜花的观察活动中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3、说出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颗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学重点: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教学难点:知道油菜花的各部分组成名称。教学准备:学生个人和小组观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镊子、放大镜若干,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桃花开了,蒲公英花开了花草树木以白花盛开的形式宣告:创造新生命的工作开始了!同学们,平时有认
12、真地观察过花吗?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花的世界好吗?二、探究过程1、观察一棵油菜。(1)出示一颗油菜,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2)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3)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2、观察一朵油菜花。(1)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自己解决描述所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称的词汇问题。(2)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关于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关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类摆放关于“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3)交流。(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1)一棵油菜
13、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2)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3)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4、观察并推测花蕾的变化。(1)观察一个花蕾;把这个花蕾画下来。(2)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说说推测依据。(3)画除花蕾未来变化连续图(或排列花蕾的变化连续图照片)。(4)课后寻找一个花蕾进行实证性观察。5、交流与小结。(1)关于油菜花,我们知道些什么了?(2)对于各种各样的花,我们想了解些什么呢?三、小结板书设计:2.1油菜花开了1、观察一棵油菜2、观察一朵油菜花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科学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继续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愿意亲近自然,关注自然。2、用简便的
14、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4、能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二、教学准备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三、教学准备1、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
15、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5、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科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
16、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教学过程】: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4、混合
17、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二、糖的加热实验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教案 合集十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