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说明文阅读-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必刷100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12:说明文阅读-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必刷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说明文阅读-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必刷100题.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2:说明文阅读一、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人类物种老化危机詹克明依据生物学定义“种”是一群能够通过交配繁殖出后代的生物;“种”是生物分离的最基本单 位。在地球上,唯独“人类”在生物学上全都只属于同一物种,再无分支旁系。相比之下,鸟类、鱼类、 禽类、兽类全都分支林立,品种繁多。就连与我们同纲同目的灵长类也都有四大种类,230种分类,而整个 地球却唯独我们一种人类。与“物种”相比,“环境”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生态环境理所当然地决定着任何物种的生死 存亡!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改变地球生态环境的物种,也是唯一能够掌控地球未来环境走向的物种。现 代人类责无旁贷地应该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负有全责。有
2、一种关于细胞老化的理论“细胞体内毒素的逐渐积累导致了细胞的老化”。人类活动产生了 大量不可化解的毒害物质与垃圾积累。这些毒害垃圾不能及时化解就只能在大城市周围堆积如山,在海洋 中漂浮如“岛”,在大江大河里流毒千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垃圾就是塑料!迄今为止,人类大约共生产 了 83亿吨塑料,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120吨。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 时间才能逐级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洋环境中整块塑料逐渐破碎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这些微 塑料首先进入鱼的身体,最终通过食物进入我们人体,拥塞在五脏六腑及各种器官之中。英国普利茅斯大 学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被发现的鱼中,有
3、三分之一体内含有塑料,包括鳍鱼、黑线蜻、鳍鱼以及贝类。 在2016年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业已成为可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 等相提并论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人类明明知道目前所作所为将会缩短自己物种的寿期,可是为什么还要身不由己地继续走下去?这 就需要从人类物种本性来问究了。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唯独人类是追求极致贪婪的物种。欲望水涨船高,需求贪得无厌,没有任何力量 能够阻止这一物种本能。于是高楼大厦,园田别壁,山珍海味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也必然逐步升级,掠夺资源,能源耗尽,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宜人居。人类是追求极致享乐的物种。住于沙漠极度缺少水源的迪拜必须花费大量能源来淡化
4、海水,因此这 里的水比油贵,每种植一棵树的代价都要在3000美元以上。尤其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居然还在炎热缺水的 沙漠里建造了一座巨型的室内滑雪场。“有限的地球资源与无限的奢侈欲望”业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最为 根本性的矛盾!生物学史表明:一般说来,物种体量越大,其数量就越少。那些大型灵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大 型猛禽,其数量最多不过几十万,不可能达到数亿。然而对于人类物种而言,10万年前人类总共只有三万 多人,1900年世界人口维持在16亿左右,2000年达到61亿,而现在地球上已有七十多亿人口。特别值得 注意的是:人口数量从60亿到70亿仅仅用了 10年!在地球38亿年的生命史中,高等生物物种灭
5、绝的原因要么是地球冰期,要么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均 遭遇不可克服的外在原因。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 而导致灭绝。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毁灭地球生态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最终被埋葬的还是人类 自己。一个正常生物物种本该享有的“物种寿期” 一般都以“亿年”计(如恐龙存在了 1.8亿年)。而人类 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只不过才经历了 1万年,若将一个物种的亿年发展历程比 作一次“万里长征”,我们不过才走了 “1里”,此种文明的“难以为继”就已初见端倪,更不要说后面还 有“9999里”,我们真的能撑到底吗?(选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1
6、1期,有删改)1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造成人类物种老化的原因。(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句)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孽级降解”。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绝。(3)小宁和爸爸去超市购物,家里有菜篮子,但爸爸嫌麻烦不想带,认为直接从超市买塑料袋装东西更方 便。结合文中的知识,替他写一段话劝说爸爸。(100字以内)二、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太阳是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随着地球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太空电站或将 成为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空电
7、站,简而言之,就是把地面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搬到太空去, 在“天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送到地面。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地面上,太阳能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 的增减以及季节、昼夜更替等因素影响而衰减很多,能量密度也变化巨大,很不稳定。太空中的太阳能却 非常充裕。据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最高发电功率约为0.4千瓦,在平流层为78 千瓦,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电功率可达1014千瓦。即便电能在多次转换过程中有所损耗,太空发电 的整体效率仍非常可观。太空电站不受天气和纬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可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与地面核电
8、站相当。不仅如此,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网,可对偏远地 区、受灾地区以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比如,假若有了太空电站,电动车就无需再四处 寻找充电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充电。作为一种高效又环保的发电方式,太空电站仍被许多国家看好。英国政府已委托有关部门对太空电 站展开研究,日本科学家也在试验将电能转换为能量波传输到地表的方式。中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已 于2018年在重庆启动,还提出了实现太空电站目标的技术路线图,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 电站的国家。(摘自庞之浩未来电从天上来,有删改)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
9、项是()A.地球传统能源将日渐用尽,太阳将是地球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B.文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使说明内容更具科学性、严谨性。C.中国于2018年建成了太空电站,成为世界首个建成太空电站的国家。D.文章最后两段先说明太空电站的优点,再介绍太空电站的研究现状。3 .阅读第一段,请简要概括“电站上天”的原因。三、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未来,电从天上来庞之浩太阳是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地球上的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太空电站或将 成为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空电站,简而言之,就是把地面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搬到太空,在 “天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送
10、到地面。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地面上,太阳能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 的增减及季节与昼夜更替等因素的影响衰减很多,能量密度也变化巨大,很不稳定。太空中的太阳能非常 充裕。据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最高发电功率约为0.4千瓦,在平流层为78千瓦, 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电功率可达1014千瓦。即便电能在多次转换过程中有所损耗,太空发电的整体效 率仍非常可观。从技术原理看,太空电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和发射装 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向地面接收系统发送波束;地面转换装置,将其转换为电能接入电 网。美国科学家研发出
11、一种光伏射频天线模块”,用于发电和能量转换,并计划于2023年进行空间段到 地面段的电力传输演示。太空电站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可以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与地面核电站相 当。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网,可对偏远地区、受灾地区以 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例如,假若有了太空电站,电动车就无须四处寻找充电桩,可以 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充电。不过,建造太空电站还需要攻克多重技术难关。单个太空电站的面积至少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发 电功率为兆瓦级,使用寿命须达到30年以上。要建造这么宏大的空间系统,在材料、运载、航天器控制、 在轨组装及维护等
12、不少关键领域仍有待突破,远距离无线传输大功率电能技术也亟待攻关。此外,高昂的 成本和安全隐患也须考虑在内。未来,电从天上来。英国对太空电站已展开研究,日本也开始了试验。中国已于2018年在重庆启动 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还绘制出实现目标的技术路线图,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 的国家。(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1日,有删改) 4.下列相关表述,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A.导致地面太阳能衰减的因素有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的增减以及季节与昼夜的更替等。B.美国研发的“光伏射频天线模块”,用于发电和能量转换,目前尚未进行电力传输演示。C.建造太空电站需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如材料、
13、运载、航天器控制、在轨组装与维护等。D.太空电站虽能有效解决能源问题,但因建造成本高昂、安全隐患巨大,并不被各国看好。5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体现了科学小品文富有趣味性的特点。B.第自然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准确说明地面上的太阳能很不稳定。C.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 一词,强调单个太空电站的最小面积,表达准确严谨。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太空电站的建设目的、装置、优势及当前需攻克的技术难关。6 .就选文看,太空电站的优势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长征8号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
14、毛新愿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脸取得圆满成功。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 展的主要发射需求。但现有的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 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而后研制的、四 种新型火箭长征5、6、7、11虽然优化了不少性能,但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 的。该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
15、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 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是极其重要的轨道资源,由于能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所以是各种气象、遥 感以及资源勘探等卫星的必备选项。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 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 充。由此可见,长征8号可称为运载火箭中的“不含沙”!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把长征3、7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 组装:长征
16、8号完全采用清洁推进剂(液氧屎油、液氧液氢燃料);长征8号最大的亮点是,它曾合是长征 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凭借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廉、高可靠性 的“撒手铜”,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引发洗牌般的“纶鱼效应”。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 火箭被迫退役,著名的德尔塔火箭家族只剩下德尔塔一4重型火箭,而且目前其形势也岌岌可危。研发可 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不过,火箭回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2020年末首飞 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
17、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 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总体上,终极版长征8号会是、 的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选自百科知识2021. 02A,有删改)7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征8号火箭肩负的重要使命。8 .长征8号把长3、7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C.猎鹰系列火箭出现后,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9 .揣摩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第段“万金浊”在语段中是什么意
18、思?第段“将会”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0 阅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补写“终极版长征8号火箭”的特点。11 .本文第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有何作用?中药名称的丰富意趣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西药的名称往往比较生涩拗口,不便记忆,比如阿奇霉素、诺氟沙星。 相比较而言,中药名称特征鲜明,耐人寻味,易读易记,比如望月砂、车前草、白丁香。即使是不了解中 医的人,也不能不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文采,惊叹中药名称的典雅与恰切。事实上,中药的名称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给中药命名的,既有本草专家,也有民间医生、 文人墨客与普通百姓。受中医学、哲学、文学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药的命名方式也极其多元
19、。根据药物功效和性能命名是中药命名的手警方式。许多中药,人们观其名就知其功效。例如防风, 具有防风祛风的功效;续断,具有接骨、续断骨的功效。还有五味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中药名师当作 强身妙药。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正好能对人体五脏发挥平衡作用。其次,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和药材采集的时节命名。气候特点不同,植物生长自然就有很大区别。如 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果穗干枯而得名。款冬花,因冬至才开花而得名。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和有 效成分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掌握采收时间至关重要。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的桑叶称“霜桑叶”,天麻 在冬季至第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称“冬麻”。再次,自然界五彩斑斓、形态万
20、千,为中药命名提供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有根据药物颜色命名 的。例如玄参,玄是黑色,它的茎和人参相像,根乌黑,故称玄参;六月雪、满山白等,更是充满诗情画 意的名称。根据药物形态命名的也很常见。如牛膝,因它的茎节和牛的膝关节相似而得名;白头翁则是因 为它靠近根部的地方长有白茸,形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此外,还可以根据文献传说和传统理念命名。例如,中药刘寄奴,相传是宋武帝射蛇得来的神仙药 草,此药便以他的小名“刘寄奴”命名。在传统理念中,远志、合欢、万年青、知母等药名往往语义双关, 既有药物的功效,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和情感。当然,中药的命名方式远不止以上几种。作为我国一项丰富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21、,中药名称的丰 富意趣,不仅体现了汉语言的精妙深邃,更是充分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根据相关文章删改)12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无娜的一项是()(理不: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文章开头将中西药名称进行比较,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第一自然段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C.文章是从药物功效和性能、植物生长特点和药物采集时节、颜色和形态、文献传说和传统理念等四个方 面来说明中药的命名方式。D.中药命名方式多元,有丰富的意趣。“续断”是根据传统理念命名的。12 .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如点网塔的表
22、达作用。根据药物功效和性能命名,是中药命名的丰事方式。13 .从诩明方洋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果穗干枯而得名。六、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魅力青海湖“(青)海周七百五十余里,中有二山,东西对峙,水色清绿,冬夏不枯不溢。自日月山望之,如 黑云冉冉而来”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青海湖壮丽景色的描写。青海湖四面环山,东面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嵯峨的橡皮山,北面是雄 伟的大通山。四座大山犹加四幅巍然耸立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环抱其中。整个青海湖仿佛一个巨大的翡 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它东西最长约106
23、公里,南北最宽约63公里,环湖一周约365公 里。据多年水位观测资料表明,湖泊水域面积始终保持在4200平方公里以上。青海湖最让人赞叹的是波光激漉的湖水。青海湖湖水的含盐量在千分之六专有(海水含盐量大约为 千分之三),但由于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能见度可达十米以上。远远望去,湛蓝色的湖水与 天相接,横无际涯,波涛起处,不逊大海。更为神奇的是,青海湖湖水并不是单色的,在不同的季节、不 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湖水或青或蓝,或灰或绿,五色交辉,令人心旷神怡。从生态价值上看,青海湖西的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鸟岛三面环水,水草茂盛,鱼类繁 多,环境幽静,是我国最重要的8个鸟类保护区之一
24、。每年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开始吹拂时,斑头雁、 鱼鸥、棕头鸥、鸠鹉等禽鸟就会一路向北迁徙,跋涉万里来到这里栖息,多达十几万只。它们在岛上各据 一方,筑巢垒窝,高吟浅唱。五月份产卵期间,鸟岛上的鸟窝一个桥春一个,密密麻麻,很难发现空地。 鸟窝里里外外无处不是玉白色、青绿色、棕色斑点的鸟蛋。在冬季来临之前,大多数候鸟暂时告别了鸟岛, 飞向遥远的南方,留下来陪伴冰封大湖的有天鹅、天鸭等。青海湖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的涅鱼(学名高原裸鲤)。据 测算,湖中藏鱼量达40亿吨。每年六七月份,湖里的涅鱼便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在水流平缓的布哈河及其 支流的淡水河道里产卵育幼。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2 说明文 阅读 2022 年中 语文 考前 冲刺 1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