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 .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往往是趋向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可增加
2、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C.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可能会受到破坏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合成需要转录但不一定都需要翻译B.酶的合成过程中都产生水并消耗ATP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D.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3 .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抗虫棉中Bt抗虫蛋白表达量,原理如下图所示。检测之前,将“目的蛋白”的特 异性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固相抗体,标记抗原的酶可催化颜色反应。下列 说法第氓的是A.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为Bt抗虫蛋白B.需
3、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C.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D.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Bt蛋白含量越高4 .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8 .计数室的容积为ImmxlmmxO. 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10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6 .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
4、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糖体、ATP和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不都是核糖B.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C.蛋白质和DNA具有多样性的共同原因是都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Zn、Cu等含量虽然很少,但功能上不可缺少7 .利用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培养出与核供体极为相似的复制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胚胎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8 .从供体的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接种在滋养层上C.采集体内成熟的卵细胞经过去核处理,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D.核移植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8. (
5、10分)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上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一段时间后,调查该家 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下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N (估算家鼠数)314374468686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C. 1-5月,家鼠种群数量上升说明该岛屿群落的丰富度增加D. 5-7月,该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二、非选择题9. (10分)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 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
6、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 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 (b) (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 量变化。(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的时期为,你的判断依据是(2)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 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3)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
7、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 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分散的染色单体随意移动会使得染色体分配混 乱,从而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4)据图中信息,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变化是,该含量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 o10. (14分)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蔗糖(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移至蔗糖的路径是(用图中字母和文字以及箭头作答)。(2)若在某条件下,图中“C-B”过程消耗的CO2均来自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则此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8、。(3)磷酸转运器(膜蛋白)能在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等量无机磷酸运入叶绿体,由此推测磷酸转运器位于 o若图中过程催化蔗糖合成的酶活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则叶绿体内淀粉的合成速率会,(填“减 慢”或“加快(4)若给该植物浇灌则该植物将吸收的H2*O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时,水中的,8O(填“能”或“不能”) 进入淀粉,理由是.11. (14分)基因工程目前已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工业、医药卫生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回答 下列问题:(1)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复制原点,本质上是一段富含A-T碱基对的DNA序列,它易与引物结合而成为复制起点的 原理是。启动子与复制原点的化学本质 (填
9、“相同”或不同”),启动子功能的含义主要是(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可在PCR扩增仪中进行的三步反应是 o若在PCR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分子100个,则经过30次循环后,DNA分子数量将达到 个。(3)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虫性、抗病性等。我国的抗虫棉就是通过法导人抗虫基因基因培育成功的;抗病毒的转基因小麦是导入抗病毒基因培育的,使用最多的抗病毒基因有.12.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的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 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I)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
10、,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 (填高 或低)(2)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产生第二个峰值.(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 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预测结果: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
11、2分。)1、A【答案解析】据图甲分析,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合理的载畜量为A-C点。据图乙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因 此种群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题目详解】A、从图乙可知,F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错误;B、由图甲可知,A-C段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即适量的放牧可增加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B正确;C、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C正确D、从图甲可知,从C
12、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D正确。故选A。2、D【答案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作用机理:能够降 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题目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合成需要转录和翻译过程;少数是RNA,合成需要经过转录过程,A正确;B、酶(蛋白质或RNA)的合成过程都有脱水缩合的过程,合成过程均产生水,且均需要能量,由ATP提供,B正确;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细胞内外均可起作用,C正确;D、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
13、活化能,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特性以及作用机理,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D【答案解析】结合题意和题图可知:(1)待测抗原,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但不能发生颜色反应;(2)酶标记抗原也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但因有酶的存在,故能发生颜色反应(白色变为蓝色);(3)由于待测抗原与酶标记抗原同时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竞争结合,若蓝色产物越多,说明酶标记抗原越多, 则待测抗原少:反之亦然。【题目详解】A、基因工程中常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转入基因的的表达的蛋白质量,而题中待测抗
14、原和酶标记抗原都能与特 定抗体结合,故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为Bt抗虫蛋白,A正确;B、为了通过颜色反应区分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的多少,需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B 正确;C、实验中需要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C正确;D、分析示意图,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酶标记抗原含量越高,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注意: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都属于Bt抗虫蛋白,都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二者的区别就是能否催化 颜色反应。4、B【答案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Immxlmmx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普通高中 2022 学年 下学 第六 检测 生物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