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练习第一章发酵工程11.I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8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141.3发酵工程及其应用23章末综合测评29第二章细胞工程41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41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482.2.1 动物细胞培养56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632.2.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712.3.1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782.3.2 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832.3.3 评91第三章基因工程103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1033.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103.3 基因工
2、程的应用1183.4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126章末综合测评133第四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147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1474.2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1514.3 禁止生物武器151第一章发酵工程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题组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 .下列有关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属于发酵B.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属于发酵C.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属于发酵D.发酵特指微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B 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A、C项错误:微生物可通过无氧呼吸或有氧呼 吸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B项正确,D项错误。2 .下列关于传统发
3、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B.腐乳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没有参与豆腐的发酵C.腐乳的制作利用了豆腐和空气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D.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进行发面,属于传统发酵技术B 腐乳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 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题组二泡菜的制作3 .下列关于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C,乳酸菌与醋酸菌的细胞结构相似D.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B 乳酸菌属于细胞生物,它的遗传物质为DNA, A项正确;乳酸菌只能 进行无氧呼吸
4、,其呼吸产物只有乳酸一种,B项错误;乳酸菌与醋酸菌都是原核 生物,所以细胞结构相似,C项正确;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 菌,D项正确。4 .下列关于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种微生物发挥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以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D 随着发酵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A项错误; 泡菜发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此外酵母菌也发挥了作用,B项错 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因而能使蔬菜脆嫩而不软化,C项 错误;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目的是保持坛内的无
5、氧状态,D项正确。5 .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下面哪项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A.对泡菜菜料进行创新拓展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D 可以改善泡菜品质的措施:制作材料的选择、水与盐的比例、香辛料的 种类和比例等。泡菜制作时不进行通气发酵,D符合题意。题组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6 .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产酒精,醋酸菌则不能生产乙酸C.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D.醋酸菌可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
6、来合成乙酸C 醋酸菌是好氧生物,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存,但其无氧呼吸产生的 能量少,仅能满足其自身代谢的需求,在无氧时酵母菌基本不繁殖,所以两者的 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能以酒精为原料合成乙酸,而酵 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能产生酒精。7 .家庭中利用鲜葡萄制作葡萄酒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冲洗后的葡萄破碎后装入发酵瓶8 .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空间C.发酵瓶及葡萄浆进行煮沸处理D. 28 c左右密闭发酵并适时排气C 冲洗后的葡萄破碎后装入发酵瓶,A正确;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 1/3空间,为酵母
7、菌的增殖提供氧气,B正确;果酒制作过程利用的是葡萄皮上 携带的野生酵母菌,煮沸处理会将酵母菌杀死,C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 酒精,28匕左右密闭发酵能得到酒精,并适时排出二氧化碳,以降低压强,D 正确。8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代谢类型也不同9 .在酿葡萄酒之前要先除去枝梗,再冲洗葡萄C,冲洗葡萄,目的是去掉葡萄表面的污物,但不能冲洗次数过多D.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B 果酒制作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 醋制作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项正确;在酿
8、葡 萄酒之前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B项错误;冲洗葡萄,目的是去掉葡萄表 面的污物,但不能冲洗次数过多,否则会使附着在葡萄表面的酵母菌数量太少, 不利于发酵,C项正确;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 殖而形成的,D项正确。10 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某酒厂的果酒滞 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填微生物名称)。果酒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3)乙装置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
9、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 置瓶分别是。在乙装置瓶中,发酵菌先将乙醇变为,最后变为乙 酸。解析(1)果酒、果醋的制作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二者的最适生长 温度不同,果酒制作的最适温度为1830 C,果醋制作的最适温度为3035 (2)果酒发酵主要为无氧发酵的过程,而果醋发酵为有氧发酵的过程,二者的发 酵溫度不同,因此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改变发酵温度和气体条 件(氧气)。(3)由题图可知,甲装置瓶内应为果酒,丙装置瓶内应为果醋,在糖源 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最后变为乙酸。答案(1)酵母菌和醋酸菌28 c左右3035 c (2)温度和氧气(3) 甲、丙乙醛11 . (202
10、1.顺义区统考)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操作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霉可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B.果醋制作中,产生乙酸需要无氧条件C.泡菜制作中,水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污染D,果酒制作中,瓶中装满果汁保证无氧环境A 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内的 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从而改变豆腐的 成分和口味,A正确;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 需氧型,B错误: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故制作泡菜 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C错误;果酒 制作中,瓶中果汁装至2/3
11、处,保证前期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增加酵 母菌的数量,后期由于氧气耗尽形成无氧环境,保证酵母菌无氧环境产生酒精, D错误。12 . (2021常熟检测)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全过程中,都需要严格灭菌B.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30 、20 CC.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密封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C 在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全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灭菌,A错误;果酒 的适宜发酵温度是28 C: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 C, B错误;由于醋酸 菌是需氧型生物,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
12、充气口充气,C正确;利用酵 母菌酿酒时,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越多,但时间过长后, 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原因,酒精产量减少,D错误。13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始终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B.传统发酵中,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没有接种菌种,而是利用了天然存在C.将果酒流经发酵瓶制成果醋,则生成果醋的过程中会产生CO2D.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B 果酒的制作需要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项错误;传统发酵 中,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利用了天然存在的菌种,不需要再接种菌种,B项正确; 将果酒流经发酵
13、瓶制成果醋时,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乙酸的过程中无CO2生成, C项错误;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减小,D项错误。14 .从古至今人们广泛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食品加工,如酿酒、制醋等。请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传统发酵技术经常采用野生菌种,在家庭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 可以不添加菌种,原因是,但现代发酵工业常采用纯化的优良 菌种,这样可以 0(2)酿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 因疋, 反应简式是。(3)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
14、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 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 间存在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 不利于杂菌的生长。解析(1)在家庭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在 葡萄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野生酵母菌;现代业发酵用纯化的优良菌种进行发 酵,可以避免杂菌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 30 制作果酒时,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酵母 菌可以利用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 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在书写反应式时, 反应物是C2H50H和
15、2,生成物是CH3coOH和水,还有能量,箭头上注明酶。 (3)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 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 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答案(1)葡萄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野生酵母菌避免杂菌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1830 c酵母菌可以利用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菌发酵产生乙酸C2H5OH+O2- CH3coOH+H2O+能量(3)竞争酒精15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注:各发酵瓶的左侧管为充气管,右侧管为排气管。(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
16、作用的微生物是。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产生的终产物是 和(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 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 瓶瓶塞被冲开,该错误操作是。解析(1 )(2)果酒制作过程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和CO2。(3)甲瓶充气管没有夹
17、子。丙瓶发酵液的液面过高,淹没了排气管在瓶 内的管口。甲瓶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使瓶内气压增大,排气管不 能排气,因此发酵液会从充气管流出,甲瓶中有氧气会进行醋酸发酵。丙瓶中酵 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使瓶内气压增大,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4)乙 同学的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则该错误操作一定是没有及时排气。答案(1)酵母菌(2)葡萄糖酒精CO2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 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葡萄酒(或果酒)葡萄酒 (或果酒)(4)未及时排气16 . (2020江苏无锡模)
1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所需的B.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应缩短C,在制作果醋时适当加大菌种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D.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利用乙醇产生乙酸C 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果醋发酵所需的,A项错误;在果酒发酵 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积累等因素,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产生的 二氧化碳减少,因此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项错误;在制作果酒和果醋 时,适当加大菌种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繁殖,C项正确;醋 酸菌是好氧细菌,其发酵产生乙酸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项错误。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组
19、制备培养基1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所含物质的成分都相同B.培养基只能用于培养微生物C.向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 培养基的成分不一定都相同,根据培养物的不同可进行调整,A错误; 培养基既能用于培养微生物,也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B错误;固 体培养基中去除琼脂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2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D 对一些微生物来说,含C、H、N的化合物既是
20、碳源,又是気源。 CO2是光能自养细菌的碳源,但不能提供能量。CO2和N2都是无机物,也是微 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氮源是氨,氨为无机氮源,同时氢也为硝 化细菌提供用以化能合成作用的能源。3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和培养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A,培养过程对氧气的需求不同B.培养基中碳源不同C.培养基中氮源不同D.培养基中无机盐不同B 自养型微生物可以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在培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有 机碳化合物,异养型微生物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有机 碳化合物,B项符合题意。题组二无菌技术4 .下列操作与消毒或灭菌无关的是()A.接种前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环B.接
21、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接种C 接种用具、器皿、空气中都存在大量微生物,必须进行严格地消毒或灭 菌。A、B、D三项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消毒或灭菌的措施。将平板倒置,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与灭菌无关。5.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狗和狗子B.常用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剂法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D 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抱和 抱子,A项正确: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加热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 消毒法、紫外线消毒
22、法等,B项正确;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C项正确;灭菌是 将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包括芽抱和抱子,消毒是杀死物体表面或内 部的一部分微生物,D项错误。6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防止被 微生物感染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B 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即外焰部 位灼烧灭菌,B错误。题组三微生物的纯培养7 .下列有
23、关倒平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8 .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D.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C 整个倒平板过程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灭过菌的培养皿应放在火 焰旁,打开的锥形瓶瓶口应迅速通过火焰,培养皿应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而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8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9 .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B 对未接种的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择性 必修 生物技术 工程 课时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449085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