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docx
《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级),不同的句式和用包括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 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不熟悉、不 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 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判断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 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
2、齐、晋、 秦、楚皆千余里,再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 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节选自东坡志林卷五,有删改)参考译文:苏先生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也不能违背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不 违背时势罢了。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以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分封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势。周朝衰 落,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的国土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他们的势力足够 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国君都称了王,做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究没有分封诸 侯。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
3、灾祸已经很久了,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这一点。1 .掌握实词置、并、势(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置:诸侯相矛并:其磬足以建侯树屏势:答案:设置吞并势力(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中,“罢侯置守”是君主想对诸侯做的 举措,“罢”和“置”是两个相对的词语,“罢”为罢免、废除,“置”应为设立、设置。 联想项脊轩志中“内外多置小门墙”可知,“置”为设置。句,“诸侯”是主语,“相” 是“互相”,作状语,“并”是谓语。联系作品的背景一一战国诸侯争霸,再联想过秦论 中“并吞八荒之心”,可推知此处“并”应是“吞并”的意思。句,联系语境,可知
4、“其” 代指前面的“齐、晋、秦、楚”四国,“势”是“足以建侯树屏”的主语,联想六国论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可推知此处“势”应解释为“势力”。2 .掌握虚词所 也、其(2)(2023改编,3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其正确的释义。此后谓不能为时者也所:词(放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地方)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也:词(表判断语气;表陈述语气)基势足以建侯树屏其:词(他们的;大概)答案:助放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助表判断语气代他们的(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所”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 名词性短语,“所谓”意为“所说的”,“所”是助词。句,从“此所
5、谓”和“者也”可 以看出此处是判断句。所以句尾的“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句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 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其”在这里是代词,意思是“他们的”。3 .利用判断句式断句,准确翻译判断句(3)(2023改编,6分)用“片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苏子日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2分)答案:苏子日/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2分)翻译:苏先生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也不能违背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 人能不违背时势罢了。(4分)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判断句式断句和准确翻译判断句。先看断句,“圣人之所能为”是 名词
6、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时”作判断,“非”在两个名词之间,表否定判断。所以“时 非圣人之所能为也”是判断句,判断句前后必断开。另外“日”是对话标志词,其后断开。“圣人不能为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后断开。每两处1分。再看翻译,要注意判断句“时 非圣人之所能为也”的翻译。首先将主语和谓语分别翻译,“时”译为“时势”,“圣人之所 能为”译为“圣人所能造就的”,中间用“是”连接,加上句中的副词“非”,即得到“时势 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二其他部分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失”译为“违背”,“而已”译为“罢 了”。判断句式2分,关键词每个1分。名师点睛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中的不同,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是
7、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直接对主语做出判断。那么,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究竟有哪些特征呢?1 .名词性成分做谓语。谓语是名词性成分,这是判断句的主要特征,也是一个句子要 成为判断句必不可少的条件。2 . “者,也”者”也”者也”的结构形式。如鸿门宴 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等。3 . “是”做主语。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4 .用判断动词“为” “乃”等表示判断。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肉”,陈涉世家中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等。省略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4)(6)题。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
8、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 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 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 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土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有,有韩 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体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 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节选自欧阳行周文集序)参考译文:恰逢原来的丞相常衮来担任福建的观察使,他在文章方面名望很高,又生性很喜欢引导 后辈进取,在家世清贫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自己找不到
9、。常公到福建之后,把欧阳行 周比作灵芝。每逢欧阳行周写完一篇文章,就会得到赞赏激励。游玩宴饮,一定会召欧阳行 周同席。欧阳行周更如谦让有礼,一举一动绝不会失礼。常公对他的了解,随着时间更深入 了。欧阳行周的名声逐渐在江淮一带响亮起来,并且都传到京城去了。当时的人都说常公善 于识别真正的人才。不久,宰相陆贽主持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录取士人之多,前所未有, 所以欧阳君的名字自然也在榜中。平时跟欧阳行周文道相同、才能不相上下的,有侍郎韩愈、 校书李观,等到欧阳君和几位杰出人物死后,人们到现在还很佩服他。欧阳行周的文章新奇, 没有什么蹈袭前人的地方,才思不曾困顿过。他精于事理,所以文章大多周密详尽;切
10、合于 感情,所以叙事详备:应当让他执掌当下的文坛,来改变文风。他去世了,天难道要断绝文 章的传承吗?5 .掌握实词知、伏(4)(2023新编,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寻而陆相贽细贡举知:人到于今体之伏:答案:主持 同“服”,佩服(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贡举”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知 在此处应该是动词,译为“主持”。也可联想常见词语“知县”“知府”等,推知此处“知” 的含义应为“主持”。句,联系语境,前文说欧阳行周和韩愈、李观才能不相上下,而且 “并数百岁杰出”,人们对他的才能是很佩服的,这里的“伏”同“服”,译为“佩服”。6 .掌握虚词为、者(5)(2023
11、改编,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其正确的释义。比君为芝英为:词(作;为了)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背者:词(的人;表停顿)答案:介作代的人(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为”和前面的“比” 一起解 释为“把比作”,“为”应译为“作”,是介词。句,这里的“相上下者”指和 欧阳行周才能相当的人,这里的“者”应译为“的人”。7 .利用省略句式断句,准确翻译省略句(6)(2023改编,6分)用“厂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2分)答案: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
12、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 及(2分)翻译:恰逢原来的丞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常衮在文章方面名望很高,又生性很喜 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世清贫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自己找不到。(4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翻译和断句前注意先粗通句子大意,补全句中缺少 的成分;再确定主谓宾,根据语法断句。本题中“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 “推拔 于寒素中” “惟恐不及”的主语都是前文的“常衮”,分别在有” “又” “推” “惟”前断开, 即可得到答案。每两处1分。翻译时也要注意省略的主谓宾必须补全,本题中各分句的主语 都是“常衮”,“推拔”的宾语是“人才”,补全1分。另外,“会”译为“恰逢,适
13、逢”, “诱”译为“引导”,“寒素”译为“家世清贫”,每处1分。技巧点拨在古代汉语中,省略现象较为普遍。考生要想使翻译后的句子通顺协调,就必须对省略 的成分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才能使答案完整。那么如何补充省略的成分呢?第一步:按照对译要求呈现已有成分。高考对文言文的翻译要求以对译为主,那么考生 就应根据这一要求,对句子中已经出现的内容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要忠于原文,不得随意 添加,有什么,就译什么。比如上题中的“智以闻,诏两责之” 一句,考生可先将其对译为“陈智把听到,下诏两个责骂他们”,不必做任何的想象与补充。第二步:紧扣句子语法确定省略成分。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 的语
14、法成分来确定当前的译文中少了哪些成分。比如考生通读“陈智把听到,下诏两个责骂 他们”后就会发现,“把”后面少了宾语,听到缺少施事,“下诏”省略了主语。第三步:瞻前顾后,明确省略内容。确定了句子中所缺少的语法成分后,就要回到原文 中去寻找这些省略了的内容了。把什么让皇帝听到呢?从前文”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 一句来看,陈智应是把相詈于直庐”这件事告诉了皇帝,这样“把”的宾语就有了。陈智“把这件事”让谁听到呢?联系下文的“诏”来看,“闻”的施事应是皇帝,“诏”的发出者 也应该是皇帝。被动句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9)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
15、卒国绝,因家 W,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 为怨仇所擒,祖父汉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日蒙,少 日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 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节选自王充论衡.自纪篇)参考译文:王充,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的祖先曾经参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 侯。才一年(祖先)就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定居在那里,以种地养蚕为业。曾 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他)拦路杀伤了人,因此仇人众 多。恰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
16、心被仇人抓住,(于是)祖父王汉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 当),准备到会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祖父有两个儿子,长 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诵,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王家祖祖辈辈好讲义气,到了王蒙、王诵这 代就更厉害了,所以王蒙、王诵在钱唐县依仗自己的勇气、势力欺凌别人。后来,(他们)又 与豪强丁伯等人结下了怨仇,全家搬到上虞县居住。7 .掌握实词从、举、即(7)(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其先尝丛军有功从:祖父汉学家担载举:诵即充父即:答案:参加 全 就是(每题I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联系琵琶行中的“弟走从军阿姨 死”,推知“从”是“参加”
17、的意思,句意是“他的祖先曾经参军立有军功”。句,“举 家”为偏正结构,“家”为名词,“举”为形容词,联系语境可知句意是“祖父王带着全 家肩挑车载(家当)”,推知“举”是“全”的意思。句,联系语境可知“王诵就是王充的父 亲”,推知“即”是“就是”的意思。8 .掌握虚词焉、以(8)(2023新编,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其正确的释义。因家净 焉:词(那里;在那里)以贾贩为事 以:词(因为;把)答案:兴起 假使(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联系劝学中“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推知,“焉”在这里作兼词,意思是“在那里”,句意是“就定居在那里”。 句,联系上文“
18、以农桑为业”可知“贾贩”是一种职业,这里的句意是“把经商作为职业”, 推知“以”在这里是介词,“把”。9 .准确翻译被动句(9)(2023改编,8分)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答案:他的祖先曾经参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答案:恰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句属于无标志被动句,“封”是指帝王艮易人以爵位、 土地、名号等,在句中作谓语,而主语“他的祖先”是这一动作的承受者,主语与谓语之间 构成被动关系,所以句子是被动句,翻译时应在“封”的原义“封为”前加上“被”,即“被 封为会稽郡
19、的阳亭侯”。另外,翻译时还要注意准确译出下列词语:其,第三人称代词,他 的;先,祖先;从,参加。关键词每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是用“为所”表 被动的被动句,翻译时注意将“被”放在动作支配者前,即译为“被仇人抓住”。另外,翻 译时要补全句中省略的主语“他的祖父”,注意准确翻译出下列词语:会,恰好:扰乱,动 乱;怨仇,仇人。关键词每处1分,被动句式1分。名师点睛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意义;二是 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具体来看,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类:1. “为”
20、“为所或”为所”表被动。2. “于”或受于”表被动,这里的“于”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如廉颇 蔺相如列传中的“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3. “见”或“见于”表被动,这里的见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4. “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类似。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被” 的句子都是被动句。5. 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 思进行判断。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四大类,在 前面已有论述,所以当句
21、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2 .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 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劝 学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是“镂”的支配对象,并且“金石”是受动者, 所以此句应为被动句。再如,上题第(2)小题中“纯甫晚乃得荐” 一句虽无标志词,但主 语“纯甫”是“荐”的受动者,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故此句为被动句。倒装句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0)(II)题。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胃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 属还乡里,供养贞母
22、,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萼。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 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 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 卓独不坐。(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参考译文: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逃亡流散,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昌逃难到番禺,谢贞母 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即位,谢嵩返回乡里,供养谢贞母亲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 贞才返回朝廷。等到始兴王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时,征召祠部侍郎阮卓担任记室,征召谢贞担 任主簿。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于是就和阮卓一起主动同叔陵疏远,每当有宴
23、会交 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不去,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看重他,没有怪罪他。不久高 宗驾崩,叔陵叛逆作乱,府中的属官大都相互牵连而被捕,唯独谢贞和阮卓没有被株连而获 罪。10 .掌握实词朝、相(10)(2023新编,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贞乃还翱朝:府僚多相连逮相:答案:朝廷 相互(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可联系陈情表中“伏惟圣朝以孝 治天下”,推知“朝”是“朝廷”的意思,句意是“谢贞才返回朝廷二句,可联系陈情 表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推知“相”的意思是“相互”,句意是“府中许多人都相互 牵连而被捕”。11 .掌握虚词于、之、与(11)(2023新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句式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考点 新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