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十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教案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教案十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教案十篇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 .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2 .认识绘画用的各种颜料,感知它们的用途。活动准备:教材、白纸、几种基本色颜料、小刷子、调色盘、小水桶。活动过程:过程1:导入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不一样呢?你们喜不喜欢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画画啊?过程2:认识颜料的颜色老是出十几种基本色的颜料:红、黄、蓝、绿、白、黑,引导幼儿准确认识并分辨这几种颜色。老师教给幼儿用颜料作画的方法,教师在白纸上画出几个小圆圈,逐一展示几种基本色,让幼儿能喜欢颜料鲜艳的颜色。过程3:用颜料作画老师在白纸上画出几个气球,请幼儿分成四组把
2、几个气球涂上不同的颜色。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将气球涂上颜色涂均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过程4:比一比组织幼儿们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涂的最好看,进行集体表扬。活动延伸:回家后,有条件的幼儿准备今天的材料在家画一些喜欢的东西,用颜料涂上好看的颜色,练习使用颜料作画。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活动准备:ppt(图片)、木制实物活动过程:1、提问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个关于树的节日吗?(3月12日植树节)为什么要种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树的作用。3 .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
3、用途的一些知识。4 .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ppt,引导幼儿讨论树的作用。教师小结:(1)净化空气: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清新。(2)美化环境:树木可以把环境打扮得很漂亮。(3)减少噪音:树木可以让噪音减少。(4)挡风固土:树木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树的根可以稳住泥土松弛。5 .认识常见的木制品。教师出示木制品实物(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教师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制品,都是用树木制成的,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6 .了解保护树木的方法(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给树浇水、给树施肥、给树修剪枝丫、给树防蛀防冻等等)7 .教
4、师评价总结。活动延伸:观察周边的环境,与同伴、爸妈、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大班教案篇3目的:练习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为学习10以内的计算做准备材料:扑克牌一副要点:以8为例过程:(1)家长与孩子一起把扑克牌中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种1-7牌取出来,共28张。(2)家长用一张白纸写上数字8摆在一边,交待今天的玩法是凑8。(3)将28(1-7各4张)张牌洗好,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扣放在8的标志旁边。两人协商好先后开始抓牌。(4)各自将手中的牌进行整理,从中选出可以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5)数手中所剩牌的数量,谁剩的牌多谁先出牌。(6)抽取对方的一张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
5、,是否有与所抽取的牌合起来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7)轮流抽牌,谁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谁为胜利者。反思: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大班教案篇4设计思路:石头这一大自然中很平凡、很不起眼的东西。礼物这篇童话说了一件出乎小朋友们意料的事。故事通过设疑“大象伯伯到底带来什么礼物呢?”激起了一群小动物由期待转为失望,进而又萌发喜爱的一连串心理变化,塑造了一群可爱的、爱动脑筋的、积极向上的小动物形象。活动目的:1 .
6、投入玩石头、画石头、贴石头、拼石头、打石头等一系列活动中。2 .理解作品内容,掌握故事情节。3 .用语言交流自己的体验。【活动一】玩石头(分散活动)活动准备:准备各种大小、种类的石头、密封的盒子、布置的一个活动角。活动过程:1 .出示一个装满各式各样石头的盒子,引起幼儿自己观察石头的兴趣。盒子里装了好多东西、你猜会是什么呢?”2 .议石头,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你摸到的是什么石头?它是做什么用的?这些石头是什么形状?摸上感觉怎么样?”3 .玩石头,鼓励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活动二】石头的故事活动准备:图片三幅、图书若干。活动过程:1 .利用故事设置“悬念”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在让幼儿自由推测、猜想
7、:小图、小鸭、小松鼠、小鸟、小猴希望得到的礼物是什么后,问:“大象伯伯到底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2 .小动物们看见石头怎么样了?他们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3 .石头怎么会变成小男孩?变成鱼?变成螃蟹?探索交流。4 .欣赏、感受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大象伯伯送的礼物好吗?为什么?你喜欢吗?延伸活动:1 .提供礼物图书,引导幼儿边看边说。2 .想用石头做什么?【活动三】制作礼物(团体活动)活动准备:石头、纸、习惯、海绵、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 .在生活中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各种色纸、挂历纸。2 .幼儿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拿出来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3 .让幼儿说说
8、自己的这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制作成什么东西?还需用什么材料?4 .幼儿操作互动。5 .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交谈3-4分钟。延伸活动:1 .将作好的礼物,放在小小作品展览上,以供大家欣赏。2 .展览结束后,可以将礼物送给好朋友或家人、弟弟妹妹、客人老师等,也可作为个人珍品保存。活动反思:石头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本活动在让幼儿欣赏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尝试“摸石头”“议石头”“玩石头”等一些列匠心独具的设计,使幼儿体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并依据石头的形状、颜色等,引导幼儿在观察周围事物,回忆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动手操作,使石头变成了一件件可爱有趣的小礼物,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
9、展开操作与想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班教案篇5小老鼠钻山洞活动目标:1 .能钻过山洞,发展钻的能力。2 .结合幼儿钻、跳和走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3 .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通过比赛让幼儿感受胜利的喜悦心情。活动准备:1 .圈、独木桥、沙包、尾巴等。2 .音乐:三首曲子。3 .胸饰21个。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今天天气真好,宝贝们,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吧!(二)基本部分师:快过年了,我们要到外面找食物准备过冬,路途要钻过山洞才能找到食物。所以我们要先练好本领才行,妈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联系器材,宝贝们请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办法怎么钻山洞?(1)幼儿自由练习。(2)集体讨
10、论师:谁来说说刚才你是怎么钻山洞的?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钻的方法师:他说的办法真好,谁来示范下?师:请宝贝们用刚才的好办法再去练习下吧。(3)自由分散练习练习侧面钻师:小手放膝盖,一蹲,二跨,三起,山洞钻过啦。(4)集体练习师:宝贝们,练习的怎么样了啊?我们一起来练习下侧面钻的本领好吗?(5)比赛练习师:宝贝们学本领的速度可真快,为了检验你们的练习效果,我们来场比赛好吗?师:看,我们的比赛场地都有哪些东西啊?师:我们比赛要分成四队,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比赛规则是:要跳过小河,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来到树林里找过冬的粮食,找到后再把它们搬到我们家的粮仓里。再拍小老鼠的手后,第二只小老鼠才可以
11、出发,如果途中犯规的话,就要扣分,明白了吗?(6)游戏:钻山洞师:看看哪队运的粮食最多?速度最快?奖励一面小红旗!我们祝贺他们!说明他们组不但本领学的棒,而且团结合作的精神不错!(三)结束部分师:宝贝们!今天你们真能干!为妈妈准备了这么多的过冬粮食!一定都很累了吧,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师:爸爸回来了,我们一起到门口去迎接爸爸好吗?活动延伸:在户外活动时,老师可以继续组织小老鼠钻山洞的游戏,可以增加其他障碍物,例如:圈、垫子、长筒等。大班教案篇6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让熊宝宝站起来。2、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实验,并在交流中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与实验结果。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
12、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同等大小的纸熊宝宝若干百宝箱(各种辅助材料)记录笔与纸每组一份大记录纸活动过程:一、导入拿出纸熊宝宝与幼儿打招呼,纸熊宝宝想要出去玩,可是它站不起来,你们能帮助它吗?二、幼儿猜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熊宝宝站起来呢?三、操作实验师观察材料在幼儿实验中对幼儿探索活动的影响观察一:C:老师有没有双面胶的芯子?丁:双面胶的芯子没有,可以用卷桶纸的芯子代替吗?C:可以。用剪刀费力的剪开卷桶纸的芯子,剪不开。C:老师能帮我一下吗?T:可以,怎样剪呢?C:这样剪。师帮忙剪好。T:还要帮忙吗?C:不用了,谢谢老师。观
13、察二:孩子自己拿着积木与双面胶在尝试让熊宝宝站起来,先用三块积木竖起来粘在熊宝宝的脚上,试着让其站立起来,又拿了一块大的积木粘在三块积木的旁边,又试了试,成功了,记录了下来。观察三:用双面胶分别贴在小熊的两只脚上,让它站立后,发现不是很稳,又在百宝箱中找到了一次性纸杯,把小熊贴在纸杯上,成功了。四、集体交流T:谁来介绍一下,你帮小熊站起来了吗?用了什么办法?讨论一:C1:我用了积木粘在小熊的身上,小熊站起来了。T:还有谁也是用积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拿上自己的小熊放在演示桌上。有的小熊倒下了,而有的小熊还站着。T:为什么有的小熊倒下了,而有的小熊还站着呢?C:用的积木太小了所以小熊站不住
14、。C:积木没有粘住。C:用的积木多小熊站的牢。T:为什么积木多了小熊就站起来了呢?C:这只小熊积木的下面是平的,还有一只三块积木不平,有高低的,所以站不住。C:下面大了。T:什么大了?孩子思考了一会儿,有人举起了手。C:积木多了就宽了。T:哦,原来是小熊下面的接触面大了,宽了,小熊就站住了。讨论二:除了用积木扩大受力面积让小熊站起来,还有别的方法吗?C2:让小熊靠在积木上。T:来试一试。C:还可以靠在杯子上。T:那把小熊靠在积木、杯子这些物体上为什么会帮小熊站起来呢?因为有了支撑物。T:诶,对呀,卯卯说的真好,有了支撑物小熊也能站起来。讨论三:T:还有谁来介绍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C3:我让两只
15、小熊来站起来了。T:你是怎样做的呀?C3:我用卷桶纸的心子粘在两只小熊的当中他们站起来了。T:这个办法也能使小熊站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C:小熊有四只脚了。T:哦,小熊的脚下的支撑点多了,也能站起来的。还有谁也是增加支撑点来让小熊站起来的?C4:我把小熊的四只脚都弯折了一下,小熊就也站起来了。活动反思: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活动的探索欲望相比前一次活动强烈了,小熊的形象为孩子们所喜爱,百宝箱的利用让孩子方便拿取,探索兴趣高涨了许多,讨论时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题可谈,解决问题时更加的激烈。大班教案篇7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2、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