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二)专业代码:470201二、入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3年,弹性学制为2-6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主要为化工、能源、环保、轻工、医药、 石化等领域的行业企业,从事化工生产一线操作员、化工检验员等工 作,见表1。表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岗位序号对应职业 (编码)对应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举例专业方向1化工生产工程 技术人员 2-02-06-03化工工艺管理化工总控工(中级)化工技术类2化工产品生产 通用工艺人员
2、6-11-01化工生产现场操作化工总控工(中级)化工技术类3基础化学原料 制造人员 6-11-02化工生产中控操作化工总控工(中级)化工技术类4化学肥料生产 人员 6-11-03化工生产班组长化工总控工(中级)化工技术类五、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览表序号具体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内容应侧重与体育教育 相关的常用健康和保健知识,可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营 养、青春期健康、平安教育、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疾病预防(职 业病防治)等,有些内容可融入体育实践教学中进行讲授。田径类项 目。包括跑、跳、投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运动技术
3、的 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多采用游戏或者其他经过改造的运动形 式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创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练习,但必须有 利于耐力、力量和速度这三大类基本体能素质。足球、篮球、排球的 教学。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中选取其中两项。在传授必要基本技能和简 单战术的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降低难度和变换规那么等手段, 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者比赛,同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 力。 教学要求:强调以学生开展为本。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 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 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引导 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
4、,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 作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认 真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可采取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 程内容和灵活变通实施方法等措施,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8 .计算机应用基础(1)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计算 机应用的初步知识;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1011基本操作及应用;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 Word文字编辑软件、E
5、xcel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应用;了解多媒 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使用PowerPoint进行声音、图像视频、 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综合集成的基本能力。(2)主要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展和分类;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 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数制与编码; Windows简介;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Windows文件、文 件夹的操作;应用程序的管理;配置Windows; Windows的多媒体功 能;磁盘管理工具;word的概述;文档的基本操作编辑;文档的格式 排版;文档中的表格操作;文档中的图形处理;用word编写海报; Excel简介;Excel编辑操作;
6、计算和格式化;生成图表;预览及打 印;PowerPoint简介;编辑和格式化演示文稿;美化演示文稿;演示 文稿的整体操作;制作规范的演示文稿;网络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 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本应用。(3)教学要求: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上机操作练习结合的教学方 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管理交互系统、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等手段辅 助教学。本课程安排的总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 时,上机学时为24学时。9 .高职语文1(1)课程目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掌握鉴赏文学作 品的知识,掌握职业需要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知识。培养较强的 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
7、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习得知 识、开展能力、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塑造人格,引导学生在丰富情 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思 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好其他12 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2)主要教学内容: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文学常识,要建立宏 观的文学史体系,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一个全面立体的了解。具备基本 的语文常识,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特点,了解 中国文学开展概况,尤其是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重在选取古 今中外各种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供学生学习和欣赏,并兼顾写作知识 介绍与方法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拓拓展知
8、识、开阔视野、增强素质、 陶冶情操,更好地培养文学趣味和欣赏水平。(3)教学要求: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课程实施中,在语言知识、 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 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特征。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多元认知和学习,从 而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在遵循课程标准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 根据地区、专业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也可以在教学时间 允许的前提下,开设适当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人文视 野。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其探讨人文经典,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帮助其
9、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强化课程的应用 实践。要根据学生专业成长与职场开展的要求和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个 性特征,精心设计与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 择和开展机会,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本课程安排的总 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10 .高职数学1课程目标:一是使学生获得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各类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 识面奠定必要的和坚实的数学基础;二是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3 即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抽象思维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 抽象概括问题
10、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基本 方法;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函数的微分法、微分中值定理;利用导 数研究函数的性态,如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求函数的极值、 最值和渐近线以及函数作图的方法;曲率的概念;不定积分的概念及 其积分法;解决定积分的计算问题,介绍反常积分和它的应用,利用 微元法讨论顶级粉在几何学及物理学方面的简单应用;常微分方程和 数学建模入门。 教学要求:在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淡 化基础理论的严密论证和推导,强化与实际联系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方法的教学,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简化过分复杂的计
11、算和变换。教学中 以极限、导数、微分、积分方程及其应用等知识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 利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工程概念和工程原理的能力。本课程安排 的总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11 .高职英语1(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 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 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 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开展打 下必要的基础。掌握认知约30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约1300个 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那么,在听、14 说、读、写、译中
12、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听懂教材和补充内容 中的听力材料,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 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 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60词;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 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能够较好地使用英语学习和使用策略,基本满足专业研究和本职 工作的需要;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表达的中西思维差异,能客观 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 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较好地使用交际策 略;能多渠道地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设法跨越生活、学习
13、和工作中 的英语障碍,基本实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2)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涉及大学生自身修养和自我提高相关的 内容,包括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百科知识、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 等。这些知识会刺激学生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探讨一些关于 心理健康、生理保健、社交常识、环境适应、观点表达的话题,借话 题展开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训练,丰富和充实学生各方面的 修养。(3)教学要求: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 学手段,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 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虚拟现实技 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
14、力;采取灵活多 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教学互动与学生协作学习;重视学习方 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 习气氛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15语技能竞赛,使之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局部。本课程安排的总学 时理论学时36学时。12 .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论(1)课程目标: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方向,向学生介绍目 前最新的技术开展趋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是国 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之一,将被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 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
15、能集成电路和以 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前沿 方向,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开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参照目前提 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架构,即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技术、智能算法等5个方面。重点以物联网技术为主。(2)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 岗位分析,再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的一些主要变化,以普及型教育为主,让 学生能够知晓更多的信息技术开展趋势。(3)教学要求:让学生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思维,能在 日常生活、专业学习中使用基本信息技术。13 .大学生平安教育(1)课程目标:掌握国家平安、食品平安、用电平安、用药平安、 交通平安
16、、社交平安、求职平安等平安知识;掌握盗窃的预防与应对 方法;掌握抢劫案件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紧急处理火灾及火灾逃生与 自救的方法;掌握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掌握突发公共平安事件的应 对方法;具有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突发公共平安事件的能力;具有 在紧急情况下自救逃生的能力;具有平安防范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退役军人/在岗职工平安教育的内涵、特征、16 意义;保护国家秘密;拒绝邪教组织的方法;国家平安、食品平安、 用电平安、用药平安、交通平安、社交平安、求职平安;防范性侵害 的方法;盗窃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抢劫案件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紧急 处理火灾及火灾逃生与自救的方法;不同情况下火灾的处理方法;网 络
17、犯罪的防范;突发公共平安事件的应对方法;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要求: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和专业选修 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面向的工作任务和具有 的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方向必备的共同专业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 专业方向课程是针对某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实习 实训是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训包括专项实训、综合实 训等多种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实践性教学实习、跟岗实习、顶 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专业核心课程:1 .基础化学1(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化学基础理论与 元
18、素性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能力和创新能力;能检测一些常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熟悉定量分析 误差及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法、电位分析法、色谱法及其他仪器分 析方法。(2)主要内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 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分子结构与氧化还原反响、配位化合 物等相关无机化学知识;溶液配制、酸碱滴定等分析化学知识。17(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实验。2 .基础化学2(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对各类有机化合物 的命名、结构及性质之间转换;能检测一些常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具有 对重要有机化合物进行合成的能力、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别离
19、、提纯和鉴 定的能力。(2)主要内容:烷烧、烯烧、快燃和芳香煌的命名、反响原理、 合成与制备等相关有机化学知识。(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实验。3,流体输送技术及应用(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流体流动过 程原理、流体输送设备的识图、结构、原理、操作及仪表控制方法,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工流体输送设备的操作能力。(2)主要内容:流体输送机械设备识图;流体流动输送原理; 流体输送设备的结构特点、原理、设备选用及设备操作;仪表控制以 及流体输送设备的实训操作。(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4 .混合物别离技术及应用(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物质别离技 术的
20、原理、方法,别离设备的结构、分类等,并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 求选择合适的别离设备,具备该工艺的岗位操作能力。(2)主要内容:别离工艺的识图、别离设备识图;非均相混合 物别离方法、原理、别离设备识图、分类、结构、选用及操作;别离 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别离单元实训操作。(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185 ,传热技术及应用(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传热过程的 基本原理及换热器识图、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操 作及自动化控制,使学生具备传热工艺单元的岗位操作能力。(2)主要内容:换热器识图、传热工艺识图;传热原理、计算、 应用;换热器分类、结构、选用;换热器的操作与
21、自动化控制;换热单 元实训操作。(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6,吸收技术及应用(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吸收操作单 元的基本原理、传质机理,典型设备识图、结构、分类、操作及吸收 工艺的自动化控制,使学生具备吸收单元的岗位操作能力。(2)主要内容:收操作分类、传质机理、吸收塔的计算、解析的 原理;吸收工艺的识图、塔设备识图、塔设备(板式塔、填料塔)的 分类、结构、吸收塔的选用;塔设备的操作及自动化控制、吸收单元 操作实训。(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7 .蒸福技术及应用(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蒸储的原理、 气液相平衡关系、精储塔设备的识图
22、、结构、原理、操作及自动化控制, 使学生具备精微单元岗位的操作能力。(2)主要内容:蒸储分类、原理、精储塔的计算;精储塔的识图、 精储工艺的识图;精储塔设备的选用;精储塔的操作及自动化控制、 精微单元操作实训。(3)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191化工生产操作具备识图、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简图的能力;能进行化工 装置的开车、停车和DCS工艺操作;掌握化工平安、化工环 保的相关知识。2化工设备维护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进行设备、管道、仪表、阀 门的操作和选用;能进行不良化工设备的维修,调试。3化工产品分析能进行原料、中间体、成品质量化验和分析仪器、设备的使 用。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2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具有 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 和技术技能,面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的化工生产工程技术人 员、化工产品生产通用工艺人员、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人员、化学肥料生 产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化工工艺管理、化工生产现场操作、化工生产 中控控制、化工生产班组长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描述人才培养规格、毕 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核心技术技能。1.素质要求(1)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化工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高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