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1 .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 非”等7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 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一”形式的词语。3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 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 标明确,有始有终。人文主题明白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
2、 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非、常、块、往” 4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字理识字、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 等词,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 .借助板书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识记“猴”1 .课件出示猴子的图片,学生交流对猴子的认识。2 .指导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猴”。3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
3、真正的家是在山上。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 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4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了解故事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 读几遍;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2 .指导认读生字生词。(1)逐段检查朗读,随文正音。(2)分类盘点词语,学生认读:结得又大又多只好 空着手掰 扛 扔 摘 捧 抱 追 蹦提示:“结”是个多音字,在“结得又大又多”中读ji。3 .学生自学,了解故事大意。(1)引导学生圈出小猴子下山走到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路线图,
4、帮助理清文章的脉络。借助提供的连词说故事,帮 助学生有效串联故事内容。(2)指名交流,板贴词卡“玉米地里、桃树下、瓜地里、树 林边”。(3)指名“小老师”领读词卡。(4)指名学生按照小猴子下山的顺序,将词卡贴到黑板上的路线图中,并说明理由。4 .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和板书,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简要说 说故事情节。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接着,再接着 ,然后,最后,小猴子一无所获。三、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小猴子的“所见”和“所做”.交流小猴子的“所见”,提取信息,积累“又大又多”。(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看见的东西。(2)学生交流反应,教师板贴“又大又多”。(3)
5、引导学生体会心情,开火车读好“又大又多”。(4)出示玉米地的图片,结合图片解释:某个事物既有这个特点,又有那个特点, 可以用“又又”来说。(5)出示苹果、梨、小狗等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上“又又”拓展说话。1 .交流小猴子的“所做”,提取信息,并学习表示动作的词语。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演示,理解“掰、扛”的意思。通过圈、画、读、演的方法进行语段学 习,提取课文中较为明显的信息,为第2课时的学习作铺垫。(1)引导学生发现小猴子 做了什么,圈出关键词。(2)学生交流反应,教师板贴“掰、扛”。(3)识记“掰”字。请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发现。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动作体会字义:两只手把东西一分为二即为掰。拓展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18 猴子 下山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