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际生物军控现状与展望.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国际生物军控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国际生物军控现状与展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国际生物军控现状与展望关键词:生物信息;风险管控;生物安全;国家战略目录目录1前言21 .当前国际生物军控基本形势与面临的困境22 .人类未来的命运与生物科技不可分离!32. 1.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自然32. 2.生物科技发展理论逻辑的必然43. 3.人类命运未来逻辑的应然44. 4.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谋划和发展生物科技55. 生物科技与人类共同命运关系意识的早期觉醒66. 影响国际生物军控未来进程的关键变量67.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把脉国际生物军控走向78. 生物信息与国家安全86. 1.概述86. 2.生物信息是种战略资源和潜在资产86. 2. 1.生物信息是人类认识利用生物
2、界的主要渠道86. 2. 2.生物信息蕴含巨大价值96. 2. 3,生物信息爆炸性增长趋势带来发展新挑战96. 3生物信息安全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安全领域96. 3. 1.对生物信息的资源掌握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领域的隐形疆域96. 3. 2.对生物信息的用途进行风险管控所面临形势日益严峻116. 3. 3.大数据时代生物信息的隐私保护问题引起广泛重视116. 3. 4,生物信息核心技术是保障生物信息高效利用和生物信息经济安全的主要手段126. 4.我国生物信息安全面临复杂形势与挑战126. 4. 1.整体安全意识淡薄,资源安全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126. 4. 2,生物信息使用权政策不明,国内
3、共享管理规范规则缺失,受制于国际标准和规则136. 4. 3.行业行为准则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生物信息滥用和隐私信息泄露风险146. 4. 4,生物信息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开发水平较低,影响生物产业安全146. 5.提升我国生物信息综合安全能力的建议156. 5. 1,加强生物信息安全的综合治理156. 5. 2.统筹各方资源,优化生物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政策资金投入156. 5. 3,强化保障生物信息安全的科技部署15参考文献16前言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国际生物军控事业取得很大成效。但近年来,受科技变革 和国际关系调整等多因素影响,国际生物军控面临重大变局,新旧问题进步发酵,对
4、全球战略稳 定和人类命运塑造造成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生物军控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秩序,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在国 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生物军控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近年来,受科技变革和国际关系调整 等多因素影响,国际生物军控面临重大变局,新旧问题进步发酵,对全球战略稳定和人类命运塑 造成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新形势下,审视国际生物军控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对于发展和践行新 国家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1 .当前国际生物军控基本形势与面临的困境作为国际生物军控的基石,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1975年生效,是国际社会第一个禁止一整 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
5、际公约,与日内瓦议定书、联合国秘书长指称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调 查机制、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2004)号决议等,共同构成了国际生物军控体系的基本制度安排。禁 止生物武器公约有效约束了国际社会对生物武器的追求,为维护国际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 2018年12月,全世界共有包括中、美、英、俄等182个缔约国,另有5个国家为公约的签约国, 只有10个国家没有签署或批准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大家庭对禁止生物武器的鲜明态度。围绕公约 的执行情况的集体审议会议已经先后举行了 8次,就公约实施情况、国家履约、履约机制、国际合 作等多项议题进行了审议,并取得了若干实质成果。但与此同时,国际生物军控事业正面临
6、新的挑 战。概念定义模糊,为具有军事含义的生物技术竞争提供土壤。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一条“其 他和平用途”的认定存在极大的阐释空间,生物防御计划得到承认。而业界普遍认为,在防御性的 生物研发和进攻性的生物研发之间没有清晰的技术边界,更多的是意图的区分,而战略意图又很难 把握,导致缔约国基于潜在对手的能力进行科技研发,可能会导致相互猜忌与生物武器军备竞赛升 级或“更持久、更模糊的具有军事含义的生物技术竞争”。公约理论逻辑框架存在潜在冲突,陷入集体行动困境,共同和平与发展的初衷遭遇现实的冷酷 冲击。在设计公约的第三条要求防止生物武器的扩散包括出口管制和限制技术转让的同时,也 设计了再平衡的机制,即公
7、约第十条促进和平利用生物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但理 想的丰满掩饰不了骨感的现实。发达国家强调公约的第三条,而发展中国家要求严格执行公约的第 十条,对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出口管制态度消极。双方很难在公约实施方面采取集体一致的 行动,降低了公约的权威性。缺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查机制,折射出美国对技术霸权的欲望。主要的核武器和化学武器条 约具有广泛而正式的核查机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生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约有 2560名员)核查缔约国的履约情况。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于1997年生效,通过禁止化学武器组 织(约有500名员)核查履约情况。相比之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无专门的常设履约
8、执行机构 或组织,临时性“履约支持机构”是唯一办事机构,目前只有4名雇员,其职能也并非核查。目前, 对重启200I年被美国以技术上难以核查等原因“封杀”的核查议定书谈判或在推出替代核查机制上, 美、俄、欧盟、不结盟国家等各方仍存在严重分歧。2 .人类未来的命运与生物科技不可分离!生物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当前,生物科技的新一轮变革,正广泛渗透到人类经 济、社会、文化、军事、政治等领域,其对人类伦理、法律、环境、安全、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影响 越来越大。在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问题上,在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生物科技从未扮演如此 重要和关键的角色,生物科技从未与人类社会未来前途命运如此息息
9、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与 生物科技发展互动,是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自然,是生物科技发展理论逻辑的必然,是人类走向共 同命运的未来逻辑的应然。2.1. 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自然发展生物科技是大国共识,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7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共 计有超过50个国家/地区发布了国策性质的生物经济相关政策。其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 理事国、G7集团国家、金砖五国等均发布了生物经济战略或相关战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生物科 技研发投入体量来看,主要国家大致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美国一枝独秀,年度投资体量在300 亿美元以上。第二等级,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为代表,形成全球研发投
10、入凸起,年度投资体量在 20亿30亿美元左右;我国近年来研发投入虽有大幅增长,但总体上隶属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印 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这些国家是人口大国,但年度投资体量在10亿美元水平或以下。 其他国家/地区为第四等级,有一定体量投入。从中短期看,这种西半球发达国家占据生物科技投入 优势、北半球生物科技发展快于南半球的基本格局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变动。这种共识源于生物科技积极回应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挑战。当前,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 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疾病流行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 峻挑战。生物科技之所以备受重视和关注,与近年来遗传修饰作物、基因编
11、辑和基因驱动技术、仿 生脑系统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蓬勃发展,并在三大产业领域转化应用,不同程度解决了人类所 面临的上述诸多难题密切相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2030年生物经济:制定政策议程报 告预计,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将达到2.7%以上。该报告也同时提出,要利用 生物技术应对人类社会各种挑战。2. 2.生物科技发展理论逻辑的必然与其他类型高科技相比,生物科技是关于生物和生命存在、发展、演化的科技,是关于人自身 的内在指向的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趋同。在未来,随着生物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其自然科学 属性、工程学科属性、社会性属性将越发凸显和交织,可能会深刻改变或影响
12、人类社会对自然、对 人类自身活动、对地球文明的各类观念和实践。未来1530年,以创生、再生、仿生、强生、共生、 制生、新生等为主题的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有望系统性展开,人类社会长期探索的生命起源、意识 起源两大最前沿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答,可望深刻改变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对自身生物属性的认知 观念,人类认识生物、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有可能提升到新高度、新维度。这将成为“改变生物物 种和生存方式”的分水岭事件,人与生物将和谐共生。一旦生物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类生存和认知能力,改变了生存和生活基本状态,随之也 必将改变人类社会对自身认知观念、安全观念、发展观念、战争与和平观念、思维价值观念,进而 驱使
13、人类跳出生物演化的地理困境、自然环境资源的有形束缚和意识思维的无形羁绊,生物圈、地 球圈中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就将有望得到有效治理。从更广阔视野看,生物科技将成为人类历史变革 的巨大推进器,未来人类有可能走出地球探索完全新颖的生命形式,从而改变人类进化方向并向高 层次演化,进入后太空生物学纪元。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讲,生物科技将从根本上回答人类从哪 里来、到哪里去等经典哲学命题,人类未来前途命运在生物科技的发展上会有所体现。2. 3.人类命运未来逻辑的应然围绕新兴生物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权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展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普遍给予 发展高优先级,通过内政外交国防全方位调整,加强战略竞争。21世
14、纪以来,美国小布什、奥巴马、 特朗普政府先后抛出NBIC【NBIC是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生物医学技术(Biotechnology)、信 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四大前沿科技的英文首位字母缩写】 会聚技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微生物组学、生物防御等具有引领性的生物科技概念,对内打出 “放管服”组合拳,对外持续调整多重外交关系,抢占新兴生物技术战略管控空间。由美国国务院 主导,美国、日本、德国、阿根廷和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发起的“国际脑计划”正在紧锣密鼓运行 中。美国官方情报界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威
15、胁评估报告等将基因编辑列入大规模杀伤性与扩 散性武器”清单。对此,2017年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没有遗传学和生物学,俄罗斯就不可 能保全下来”,未来六年的“最高任务”计划在遗传学和生物学等多领域实现突破。必须避免生物战争的相互摧毁或生物高科技的战略挤压。例如,生物武器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一直是二战后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和敏感议题,但国际社会禁止生物武器的努波三 折。而且,生物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 全等安全领域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使得国际社会面临新的安全管控态势。 如果对科技发展与利益相关方的权责利主张处理不当
16、,生物科技引发的积极变革就难以有序推进, 全球性重大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并可能进步恶化。因此,从人类社会和平角度讲,生物科技 变革也是一个必须跨越的生物“核陷阱”,是关系人类命运走向的个新的十字路口。2. 4.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谋划和发展生物科技在生物科技面临大变革时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谋划和发展生物科技,是生物科技发展的 重大时代机遇,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机遇,反过来也为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国 际政治新文明提供发展空间。瞄准共同挑战、寻求共识,以全局协同方案回应全球性挑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谋划和发 展生物科技,应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不能是时一事之策,而必须多端发、久久
17、为功,不能是一 个国家一个领域的独唱,而应是国际社会面向未来长远、多维度的大合唱。凝聚国际社会的战略共 识,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演化性思维,善于寻求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最大公约数, 也敢于寻求必须突破方向的最小公约数。同时,面对国际社会新提出的生物科技领域的重大科技话 语、科技概念,保持科学理性和清醒,坚持创新话语互鉴,在对话、交流、交锋和交融中,凝聚战 略共识。生物科技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是个长期进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苦练内功,跨越生物 科技变革鸿沟,牢牢掌握生物国防战略主动权。保持对生物科技变革前沿的感知,提高生物科技发 展方向重大议程设置能力、战略传播能力,避免战略方向被
18、误导、战略空间被挤压、战略体系被技 术突袭;保持对生物安全与防御体系的态势感知,建立稳态、高效的重大生物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提高对生物国防态势的战略管控能力;必须超前谋划,在特定新兴生物技术领域建立技术制高点, 形成自己防御体系的“招鲜”和“杀手铜”;阐明国际条约框架下履约基本立场,加强新兴生物 技术领域军控规则的政策储备等。聚焦国际与国内公共治理体系对应同步变革。生物科技的变革发展涉及人类社会复杂的经济、 法律和管理体系,原有的生物科技产品监管模式、生态修复监管模式、研发管理模式、进出口监管 模式、公众参与模式等都可能不再完全适用,而需要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模式的管理新机 制。要加强国
19、际多边框架下的对话,避免新兴生物技术的滥用和误用,消除社会风险因素和潜在不 良后果,特别是要消除因新兴生物技术诱发的全球性秩序失衡,谋划可持续发展。3 .生物科技与人类共同命运关系意识的早期觉醒回顾以往,冷战时期达成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一项里程碑式成果,是人道主义与国际政 治现实主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达成该公约更多是策略性的、选择性的,体现了把握关于生物科技 与人类共同命运关系的意识初步觉醒。国际社会对生物武器危害普遍忧虑并形成共同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于1925年达 成的日内瓦议定书,是人类社会禁止使用生物武器的首个重要国际性条约。二战时期,日本军 队对中国军民使用生物武器大规模攻
20、击的罪行罄竹难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经过两次世界 大战,科学家、媒体等人类命运意识初步觉醒并形成特定的联盟,在公共政治领域形成相对独立的 制衡力量。彼时的生物武器的战术和战略效果有限。受限于1970年代前的生物科技和运载工具的发展水 平,生物武器对于研发与使用者而言有利有弊。尼克松政府认为,与作为战略威慑工具的大规模杀 伤性核武器、化学武器相比,传统生物武器的军事效果并非值得信赖,无论是作为威慑或报复,其 效果都值得怀疑,不足以与放弃生物武器获得的战略收益相比,因此有关生物军控的协定较易达 成。大国竞争形势转圜。!969年生化武器的控制问题被纳入美苏主持的18国裁军委员会年会议程 之列,
21、美苏作出缓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姿态。冷战结束后、新世界来临前,1992年发布的英美俄关 于生物武器的联合声明,也体现了以对话协商代替对抗的姿态。4 .影响国际生物军控未来进程的关键变量生物科技迅猛发展和扩散的影响不确定。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与工程学学科交叉 的第三次革命正在加快演进,不仅提升传统生物武器效能,而且合成生物学技术、神经操控电磁技 术等具有作为进攻性武器运用的广阔前景,更加可控、易攻难防,战术和战略价值凸显。生物科技 两用性更加突出,导致更加难以核查,而美国所谓的“核查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的主张 大行其道,履约前景难以预期。生物、核、网络的威慑形态更加复杂。在后核武
22、时代,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是新军事革命发展 的重要技术变量,若某国率先取得决定性的科技突破,将极大拓展国家战略空间。而生物武器与A1、 网络武器的结合,双向提升两者的战略地位,使得核武器、网络武器和生物武器并列成为国家战略 威慑工具,打破全球安全领域战略平衡。2019年5月,美国智库生物防御蓝带委员会提出生物防 御曼哈顿计划”概念,或将加速这进程。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动荡。伴随新科技革命发展,新兴大国正在不断调整其外交、经济和其 他资源,与既有大国在太空、网络、海洋等其他具有战略价值的新边疆形成强烈的发展观念对峙。 加上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等原因,西方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运转不灵,国际秩序持
23、续动荡。 生物科技变革作为新科技革命的一部分,自然成为国际秩序调整期大国竞争的重要筹码。美国态度有所转变。作为世界生物科技强国、曾经的生物武器拥有大国,美国对生物军控进程 态度有较明显转变。从1970年代“积极”参与主导生物军控,到进入21世纪对公约核查议定书草 案的断然否定、政府生物防御预算的急剧攀升以及更加强调生物技术的出口管制,显示出美国越发 缺乏耐心及其单边主义倾向。这种基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安全观、狭隘的军事安全观的做法,显然不 利于全球战略稳定。生物武器扩散和生物恐怖威胁上升。生物武器扩散在军事上可以构成一种威慑,在恐怖活动等 非军事冲突中则是一种全新手段,其复杂性不可低估。从技术层面
24、看,生物武器比核武器有更大的 扩散潜和威胁,生物DIY趋规模化。目前防止生物武器扩散的有关条约,对于些非国家行为体 或恐怖组织基本没有法律约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主任理查德贝茨警告说, 现在“彻底毁灭的危险变小了,但大规模杀伤的危险更大了”。5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把脉国际生物军控走向与其他科技相比,生物科技是涉及人类自身的内在指向的新兴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趋同。 生物科技的巨大变革,将次序传导为国际生物军控和生物安全体系、进程的变革,对安全战略思想、 国际安全格局、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设想未来10-15年,可能有两种极端的情形。第一种情形,单极独霸。美国率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国际 生物 军控 现状 展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