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汇编十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教案汇编十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ever lie, cheat or steal. always smile a fair deal.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大班社会教案汇编十篇大班社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知亭林路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配套设施等,了解新旧亭林路的变化。2 .体验周边环境的优美,增强热爱昆山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 .幼儿事先参观过亭林路。2 .课件、电脑、电视机。三、活动过程:3 .导入,引出活动内容。(1)我们昆山有许多马路,你知道昆山有些什么路?(2)小结:我们昆山有人民路、前进路、北门路、马鞍上路、中山路还有亭林路。(演示课件)这就是亭林路的路牌。在路牌上你看到了什么?(3)幼儿回答后
2、小结(演示课件):路牌上面的三个大字“亭林路”就是告诉我们这条路的路名,下面的小字和箭头告诉我们方向。亭林路一边向南,一边向北,它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马路。4 .了解亭林路的地理位置。(1)你知道亭林路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自由表述)这儿有张昆山的地图,我们一起来看看。(2)借助课件讲解亭林路的地理位置。5 .感知亭林路的建筑风格。(1)亭林路两旁有许多的房子,这些房子是什么样子的?(2)演示课件(亭林路的建筑照片):这些房子的墙是什么颜色的?屋顶和窗户呢?还有屋檐是什么样的?(3)幼儿回答后小结:亭林路两旁的房子基本都是白色的墙、黑色的屋顶和窗户、弯弯的屋檐向上翘。这是我们江南的建筑特色。6 .了
3、解亭林路上的配套设施。(1)那你们去过亭林路吗?(去过)你在亭林路上看到过哪些商店?(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相应的照片,并讲解店名和所买的商品)(2)小结:亭林路上有奥灶馆、亭林公园、药店还有许多服装店、鞋店、包店等等,我们生活在亭林路上真方便呀:吃的、玩的、用的、穿的、看的样样都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幸福!7 .了解亭林路上的交通。(1)如果老师想到亭林路上逛一逛,要乘几路公交车呀?(2)借助课件小结:亭林路上有两个公交车站,奥灶馆和亭林公园。去亭林路可以乘1路、9路、10路、18路、19路、109路、117路、118路公交车,这些公交车经过奥灶馆和亭林公园。看来,亭林路的交通真是方便,四
4、通八达,住在昆山不同地方的朋友都能很快很方便的到达亭林路。8 .新旧亭林路的对比。(1)说了这么多,你觉得这条亭林路怎么样?谁愿意来说说的?(2)小结:亭林路两旁的房子整齐漂亮,树木一年四季茂密葱绿,道路宽敞平整,交通很方便,是我们昆山一条非常热闹的马路。(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马路的图片,(观看课件中的旧照片)你们来猜猜看这是一条什么路?幼儿讨论。小结:以前的亭林路都是烂泥地,房子又矮又破,没有汽车,逛街的人也很少。(4)那我们来看看以前的亭林路和现在的亭林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眼睛仔细地看哦!哦,亭林路的变化可真大啊,看了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5)小结:亭林路变得宽敞了,商店变
5、多了,公园变大了、变美了,马路边的房子变得更漂亮、更整齐了,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9 .了解亭林路路名的由来。(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了,这条路为什么叫做亭林路呢?(2)借助课件讲解:其实呀,亭林路的名字和我们以前昆山的一位名人有关系,他叫顾炎武,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顾亭林。顾亭林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他还说过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纪念他,我们昆山人民就把这条路取名为“亭林路”。亭林公园也是这么得来的。(3)延伸部分:除了亭林路,我们昆山还有几条马路的路名也是和某个人的名字有关的,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柏庐路、震川路。这些马路和亭林路一眼也是非常热闹的、美丽的,那郁老
6、师下次再带你们一起欣赏。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知道书包里应放学习用品。2、学会自己书包和学习用品,初步形成做事有序的习惯。3、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文。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参观小学后开展此活动。材料准备:小书包活动过程1、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2、启发幼儿想一想:学生上学要带什么?书包里放些什么?3、学诗文设置情景:请一个幼儿与老师讲诗歌内容进行表演,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演一遍,第二遍教师边表演边念儿歌。4、幼儿与教师一起学习儿歌。5、鼓励幼儿独立的有表情的朗诵儿歌。6、学习书包。大班社会教案篇3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知道对人有用处才
7、能受到大家的喜欢。2 .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并从恐龙来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龙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3 .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重点难点:1、了解恐龙形体特征及性格特点;2、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恐龙的图片及有关知识、显示故事过程的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认识恐龙)1、谈话引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还有一种比大象、鲸鱼大得多的动物朋友,你知道是谁吗?(观看恐龙的图片)它是什么动物?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8、说说你对这位恐龙朋友了解多少?2、老师适时补充。二、基本环节。(听故事、谈感受)1、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看图,启发想象和说话。(1)大恐龙来到城里,心情怎样?(高兴、急切)(2)大恐龙走在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龙走路的样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烦。(3)大恐龙走在铁路上: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的“重”造成的麻烦。(4)大恐龙走在胡同里: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脖子“长”造成的危害。同时,体会恐龙的心情。(5)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干什么?大恐龙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地方?(6)马路被恐龙堵住了,怎么办呢?重点引导孩子了解“立交桥”的作用。大恐龙变成立交桥后,人们喜欢它吗?(7)恐
9、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2.配合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提醒幼儿认真倾听。三、结束部分(启发想象,寓教于故事)1 .老师和孩子一起复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2 .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恐龙?想学习它吗?你会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说说。知道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四、活动延伸。1 .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想象大恐龙变成立交桥还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猜猜恐龙最后怎么样了?你能把故事编下去吗?活动反思: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
10、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我在大阪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了解恐龙的心里活动,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和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大班社会教案篇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失的,一去不复返的,体会时间的宝贵。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时间的价值,懂得要珍惜时间。3、培养幼儿
11、做事情及时迅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服。2、课件叮玲的一天等明天3、幼儿操作材料:拍球、计算题纸,串珠等活动过程:1、观看小时候照片、衣服,了解随时间的流失,人在慢慢长大A出示小衣服,幼儿观察,了解为什么现在穿不下。B出示照片请幼儿比较观察,照片中他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还有些小朋友带来了他小时候的照片,让我们来看看,猜猜看这是谁?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看看照片中的宝宝和现在的他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对比观察)C和小时候相比,你们长大了,长高了,想一想你们现在还能回到这么小的时候吗?D小结: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时间是不停地向前走的,我们随时间在慢慢长大,再也回不到这么小的时候
12、了。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随时间而变化A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在随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变化,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在变化?(增加追问:它怎么慢慢长大的?先是什么样,随时间前进,又变成什么样?)B随时间的前进,自然界的人、动物、植物都在慢慢的长大,发生着变化,那么我们小朋友在一天中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来看看叮玲的一天3、观看课件叮玲的一天,感受一天时间的短暂A他几点起床的,我们小朋友几点起床?我们班小朋友都知道早睡早起,如果我们8:00起床上幼儿园就要迟到了。大家起床都很早,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晨间活动玩很少的时间就要做操了?B叮玲1200时干什么的?我们在幼儿园12:00都要睡觉了,老师说睡觉后,为什么
13、有的小朋友先躺下,有的小朋友总是最后躺下?C6:00时要叮玲干什么?一般你晚上回家吃过晚饭后都做些什么事情?(比一比谁做的事情多)D小结: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做了很多件事情,现在我来考考你们,看你们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4、幼儿操作,体会时间的宝贵A介绍游戏内容及要求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拍球、跳绳、穿珠、拼图、计算题,等会你们先选择自己要玩的材料,先站在那准备一下,当听到哨声响起开始,一分钟后老师再次吹哨就要停下。拍球的和跳绳的小朋友要自己数数,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一分钟内完成的事情最多B幼儿操作,教师卡时间C请幼儿说说自己一分钟内都做了多少什么事情D你们真能干,都会抓
14、紧时间,一分钟内也能做这么多事情,可有只小猴不知道抓紧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等明天,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5、看故事等明天了解做事情不要拖拉A小猴的房子最后盖好了吗?为什么没有盖好?(辅助提问:在等明天过程中,小猴都做了些什么?它砍柴劈树了,但他坚持了吗?)B小结:小猴总是等明天等明天,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时间吗?明天就是小朋友今天晚上睡一觉就到了,你们说明天来的快不快呀?我们小朋友知道时间走的很快,也会抓紧时间,可是小猴不知道抓紧现在的时间,所以房子一直没有盖好。6、总结:时间是很宝贵的,它一去不复返,如果小朋友不好好利用它,时间就会悄悄的从我们身边溜走,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看看
15、一分钟能干多少事看谁做得又多又准确设计思路选题原因: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大班孩子的家长,把孩子的业余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学习乐器、英语、围棋、绘画等等,只要有的都想给孩子学,而时间对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东西,孩子对时间还没与什么概念,做什么事情也就总是慢吞吞的,形成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是如何如何的不知道抓紧时间;在幼儿园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比较拖拉,上幼儿园总有人迟到,睡觉时穿脱衣服总是很慢,做作业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做完等等,针对于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宝贵的时间”,想通过这节课帮助幼儿掌握以下几点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失的,一去不复返的,体会时间的宝贵。2、通过
16、活动让幼儿知道时间的价值,懂得要珍惜时间。3、培养幼儿做事情及时迅速的好习惯。过程的分析:结合目标,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层层深入来开展的1、观看小时候照片、衣服,和现在的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帮助幼儿知道,随时间的流失,人在慢慢长大,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完成我的第一个教育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失的,一去不复返的,体会时间的宝贵2、看叮玲的一天,感受一天中时间的流失,在这之中,老师加入很多的引导提问,让孩子比较在相同长的时间内,为什么有的人做的事情多,有的人做到事情少,帮助幼儿了解时间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完成我的第二个教育目标。3、从一天很快过度到一分钟,通过操作活
17、动,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的比较,让孩子感受到只要认真、快速做,短暂的一分钟也能做好多事情,这个活动主要针对我的第二和第三的教育目标,让幼儿知道时间的价值,懂得要珍惜时间,培养幼儿做事情及时迅速的好习惯。4、在孩子有一定体验后,加入动画故事等明天,利用故事的现实意义,巩固孩子对时间的认识,加深孩子对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现实意义的了解。大班社会教案篇5活动意图:让幼儿感知卡的特性,懂得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激发幼儿对卡的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积极探索。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磁卡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使用的便利。2、体验合作的快乐。3、愿意
18、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收集到的各种磁卡;统计表四份;小树四棵;苹果若干。活动过程:一、介绍自己收集的磁卡,了解磁卡的不同作用你收集了什么卡,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讲述(医疗卡、交通卡、银行卡、充值卡、观光卡、会员卡不同的卡有不同的用处,有了这些卡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二、按磁卡的作用做标记、分类怎么分呢?每张桌上都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一样作用的卡放在一间房子里。那么怎样才能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卡住的房子呢?如果是银行卡的家,可以设计什么标记?如果是会员卡的家,我们画个什么标志呢?幼儿合作设计标记、分类。3、说说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社会 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