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鉴赏: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docx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鉴赏: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鉴赏: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干谒言志诗一一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我国唐代,若想步入仕途,通常有三条路径:一是“世袭”, 二是参加“科考”,另一种就是由权贵举荐。世袭为官,一般 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通过科举考试,不少有才华的人也能 脱颖而出,步入仕途。但是,也有少数满腹才华、志向远大而 名落孙山者,这时常常需要他人引荐,于是就有了干谒诗。何为干谒诗? “干”,追求;“谒”,拜见。干谒诗 就是为了展示才华,追求功名,实现抱负,拜见权贵,以求引 荐而写的诗,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在唐代,干谒诗数量众多, 佳作频出,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代表作,当推孟浩然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
2、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大诗人孟浩然,苦学多年,满腹经纶,岂料进京赶考,名落 孙山。无奈之下,他给丞相张九龄写了这首五言律诗,期求得 到援引推荐。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观:八月的 湖水,碧波荡漾,水天相接,混为一体;湖面之上,雾气升腾, 波浪翻滚,撼击岳阳。后四句触景生情,委婉表明心迹一一我 多么想渡过湖去,却苦于没有船只,在如此圣明的时代却不能我们在阅读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 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我们可以窥探作者的思想状况和写作动机。 如提到杜甫,我们就能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3、,怀才不遇的苦 闷,继而推测他在干谒诗中想要得到赏识的心理;提到李白就 想到他“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斗志。当然很多干谒诗的作者是 大家所不熟知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注释加深对内容的把握, 如投长沙裴侍郎中就对“至公”做了明确的解释:“科举 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再结合整体内容,学生很容易判断这 首诗作表达的是一个应试之人期望得到主考官赏识的心情。3.依据意象助理解干谒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向高位者、掌权者推荐自己,以 期得到赏识,所以作者在诗作中常用“龙门”“折桂”“阡陌” “飞鸟”“良马” “凤凰”“蚂蚁” “飘萍”等意象来表情达 意。如李白的赠何七判官昌浩中的“老死阡陌间,何因扬 清芬”,借“
4、阡陌”表达了不甘平庸、想得重用的豪气;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中的“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借飘 萍”表达了自己漂泊流落,想要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的愿望。 而“鱼跃龙门” “蟾宫折桂”更是表达了古人对科举中举或事 业成功、地位高升的美好愿望。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如能 准确把握这些字词所蕴含的深意,在理解诗歌、鉴赏情感的时 候自然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干谒诗往往因其内容单调、多乞怜语而为人所轻。但是,干 谒诗中体现出来的文人干谒心态对研究诗人生平、诗歌的意义 和写作技巧以及把握诗歌的情感都有很大作用,需要师生在复 习备考中予以足够的重视。规律总结常 见 标 题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 “奉赠” “投赠”
5、 “献” “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链接教材常 见意象诗风不同,意象不定。朱庆余的温婉含蓄,多生活类意象;孟浩然的恳切朴素,多阔大类意象望洞庭 湖赠张 丞相(孟浩然) 望海潮 (柳永)常 见 情 感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对推荐者的赞美;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 度;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常 用 技 法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层意蕴,其表层意蕴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层意 蕴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借
6、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链接高考1. (2019 全国卷H)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 信奉坚定不移。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 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 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
7、恩 惠,受恩必报。解析:选D D项,“受恩必报”属于无中生有。“男子受 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的意思是“男子接受人家的恩惠 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我平生就不随便接受人家的恩惠”, 这是对别人施加恩惠的态度,并无“受恩必报”之意。(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 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解析:第一问,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颈联描写了渔乡隐居 (垂纶,垂丝钓鱼,指隐居)和风中鸿雁鸣叫两个场景,“隐者” 和“鸿雁”都是孤高耿介的意象代表,形象化地表达了作者的 情怀。第二问,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其他三联直抒胸臆,明 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8、态度,感情激烈。而间写两个具体场景, 使得全诗节奏得到了舒缓。参考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 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 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读懂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9分)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 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 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 音推荐。(1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 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 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 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解析:选B B项,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 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 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 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
10、句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答题要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楚客悲” 借贾谊经历,暗寓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秋霜似鬓”“春 草如袍”,用比喻表现“位尚卑”,年长官微的慨叹;“不荐扬雄欲荐谁”,以扬雄自比,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 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参考答案: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 客居他乡的悲愁。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 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诗人借“荐扬雄”的 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有所建树,深感羞耻;静观别人垂钓,好生羡慕,多想一展身 手啊!诗中的“舟楫”,喻指引荐之人;“垂钓者”暗指当
11、朝 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羡鱼情”,喻指有所 作为的抱负、追求。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 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 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诗人委婉 地表达了渴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为圣朝干一番事业的殷切愿 望。这首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 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 美,又不着痕迹,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 自具性情”。然而,后人对这种带有明显请求援引目的的干谒 诗多有偏见,认为这种诗功利性太强,官本位思想至上,而且 诗中多有乞怜语,因而为人所轻。其实,自汉
12、代以来,历代都 有干谒诗,而到唐代尤为壮观。不仅创作队伍庞大,数量可观, 而且不少经典的干谒诗名句迭出,历久弥新,被累世传诵,它 的美学价值值得研究,不容忽视。1 .不卑不亢的风骨美。风骨是唐代诗歌一个很重要的 美学特征。而作为唐代冷僻但重要的诗歌类型之一的干谒诗, 自然也具有其他题材诗歌一样的风骨美。人所共知,唐代土人 非常重视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常常表现出一种贫贱骄人、 傲世独行的姿态。即使在“有求于人”的干谒诗中,诗人也不 会低声下气,惟恭惟谨。相反,大多数干谒诗表现为虽然希求援引,但豪气干云,绝不以牺牲自己独立的人格作为交换条件, 求人重用却不唯唯诺诺,渴望引荐却倔强地挺直腰杆。论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备考 古诗 鉴赏 干谒 言志 低声 夫婿 画眉 深浅 入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