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实施方案.docx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实施方案一、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 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 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创新 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 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共筑 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二、提升行动重点围绕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 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 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夯实人才基础。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打造科幻产业集聚 区和科幻主题公园等。3、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 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 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3、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加 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 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4、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 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 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加强“科普中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构 建国家级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 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倾斜。(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 盖。1、加强对科
4、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 立健全分级评价制度。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 策和法规。推行科技馆登记注册制度和年报制度。推进符合条件的科 技馆免费开放。2、创新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构建服务科学文化素 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实体科技馆建设,开展科普展教品创 新研发,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 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推进数 字科技馆建设,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
5、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 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3、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 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 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 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1、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国家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组建专家委员会。 坚持
6、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 划和协调机制。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 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 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态下, 各地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 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 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2、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 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 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学
7、校、医院、 科研院所、企业、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 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 化发展,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 的订单认领模式。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 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 全域科普行动。3、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 建活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 书馆、社区书苑、社区大学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基层 科普展览展示资源共享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
8、国科普日、 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 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4、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 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 位。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设立科普专业。(五)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参与全球 治理。1、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 和各类人文交流机制
9、作用。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拓展合作领域, 提升合作层次。2、丰富国际合作内容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双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 交流交易。聚焦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 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加强青少年、妇女和 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合作,探索制订国际标准,推动建立世界 公众科学素质组织,参与议题发起和设置,在多边活动中积极提供中 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4、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 领域合作。推进科学素质建设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
10、强政策、规 则、标准联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四、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国家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组建专家委员会。 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 划和协调机制。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 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 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态下, 各地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 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 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参考资料: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
11、035年)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 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 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 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 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农村中小 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 斜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 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立 应急 科普 宣教 协同 机制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