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幸福成长的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师生幸福成长的课堂.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构建师生幸福成长的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海上的冰山,可见可测的知识方法可通过外烁教化培养,而内隐本质的情感能力需要有温度的课堂教学慢慢养成。构建幸福课堂,使 课堂从传授知识走向生成素养,让课堂更有温度和效度,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 力。就学校而言,需要协助教师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鲜明的育人思想文化引领教师达成教育行动共识。通过学习者社区建 设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教育原理、改进教育方法,探究教育本质,逐步形成遵循规 律、符合学情、面向未来的教育合力。相信每个学生像种子一样,灵动而美好, 只要通过适合的教育,每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大器人物。学校有思想,有情怀, 教师的课堂才会更温馨。二是建立“学生
2、第一、教师至上”的学校治理范式,释放教师专业活力。学 校管理要从权力制度式管理走向愿景情怀式管理,弱化对教师外烁管控,强化服 务引领。以年级学段建立学区,学区统领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突出学生的中心 地位,让学生站在校园的中央。重新定义管理岗位,实施“仆人式领导”管理, 强化学术力量的指导作用,变管控为引领。如校长应定义为课程教学总协调员, 班主任应定义为“班级发展首席教师”等,让学校对教师的行政管理变为学术支 持。减少短期、功利性评价,建立契约自我管理制度,引导教师走向自主管理。 管理“放手”,教师在课堂上才更自由。三是发挥课程对课堂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注重整体科学建构学校课程系统, 将一个个分
3、散化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化、结构化,让课堂更具连贯性和整体性。 另一方面积极以国家课程为统领,遵循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规律,将国家课程衍生 性校本课程和社团性选修项目课程进行规划管理,形成指向学生多元发展的领域课程。在领域课程的引领下,促进教师跨学科联合教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主题性学习课堂。四是控制班级人数,改建资源教室,引入在线技术让教师教 学更便捷。学校应理性认识诞生于工业时代的班级授课制课堂的局限性,尽可能 减少班级人数,缩小教学管理半径,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整合 普通教室与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引进信息技术与在线资源,建设资源型教 室,变“教”室为“学”室。资源条件现
4、代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实现现代化。五是推动教师阅读经典,让课堂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引导教师克服专业惰 性,深入研究儿童成长规律,学会运用心理学技术、生涯规划、思维导图、超级 记忆术等新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层面,构建幸福课堂需要教师用课程思维关注课堂的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课堂教学目标确定应紧扣教育本质,具体而富有意义,引导课堂教学活 动走向有意义的教与学。遵循教学的目的在“道”不在“术”,在“德”不在“能”, 不仅关注可见可测的知识与方法,更关注内隐无形的能力与情感。二是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标准与教 材,建构基于教师的个性化师本课程,做到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
5、材,眼里有学 生。在关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到学科思维、学科思想与学科之 美,让课堂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三是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通过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方式,始终以学生“学”为主线,从学生 生活经验开始,以问题牵引,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全过程,实现学生完整的学 习。引导学生了解、参与、体验学科知识形成的背景、历史和形成过程,培养学 生思维推导知识的能力。通过概念与框架思维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学科知识,不要让学生成为知识形成的旁观者。四是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真实情境的教与学。课堂教 学应联系学生生活现实,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兴趣化问题, 融于浓郁的情感,创设真实情境。从形象直观思维切入,以表象浅化的知识性学 习为引桥,通过知识内在的概念引发学生抽象、理性高阶思维学习。如同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课程,幸福课堂的构建需要以行动研究的方式, 根据学生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且行且思,不断向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