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xxx村乡村治理典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镇xxx村乡村治理典型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镇XXX村乡村治理典型材料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XX、XX、 xx3个自然屯,共552户2237人。近年来,xxx村立足村情农情, 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 堡垒,自治联调解民忧,法治先行促开展,德治引领树新风,在 乡村治理的实践中走出一条党建统领三治融合的善治新路。先后 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119消防先进集 体”“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民族 团结进步创立活动示范屯”荣誉称号。坚持党建引领“强堡垒”,乡村治理增能效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和包村工 作
2、组,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 任职,强化村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打造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精心选派高素质选调生作为驻村干部,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让“驻村干部”成为名副其 实的“助村干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党员干部连片包 户责任制,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制、党员联系帮扶村民、“三会一课” 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走上门、把服务送上门,构建 网格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二是创新组织制度先试先行。秉承 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开展的理念,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 互补”的原那么,XXX村与平岩村、程阳村进行党建联建,通过区
3、域 内党建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以程阳八寨创立国家5A级旅游景 区为契机,统筹推进联建村文旅融合开展,实现资源共享、帮带 协作、抱团开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xxx、平岩、程阳等村相 继涌现超200家民宿和农家乐,xxx村成为三江县侗族百家宴传承 基地,古村呈现由里到外的振兴之态。三是打造“侗感党课党建 精品。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和“身边的典范”党建活动,积极寻找、 发现、选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党员群众公认的身边典范,组 织“乡土人才”将党建内容编制融入侗族大歌、琵琶歌、耶歌等富 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中,党员参与其中边学边唱、边讲边传, 以侗味十足、下接地气、上接天线的举措学习和宣传各种党的
4、惠 民政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引领群众共治,有力地提高了 农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活力。 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自治联调解民忧一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问题在基层解决。力口强“党代表工作 室+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机融合,由党员代表联系村民、人大代表 联系选民,持续推进“主题活动常态化、代表进站常态化、联系群 众常态化”等“三化”履职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让两代表履职有态度、办理建议有力度、改善民生有温度。20xx 年以来,xxx村走访联系村民10。多人次,收集到代表和选民意 见建议65条;做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开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等民生实事57
5、件,受益群众500户2000余人,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二是侗族讲款淳化民风,矛盾在基层化解。“款”是侗族古老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约束并鞭策着族人遵章守纪。XXX推行“法治工作+侗族讲 款”相结合的创新做法,让“款词”“款约”作为道德规范、乡规民约 和法律法规的良好载体,促进党委、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寨佬 (老人协会)和道德评议委员会,协调专业人士,成立乡村调解 委员会,借“款”促民主,融“款”净风气,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激活 民族村寨自治活力。三是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民心在基层凝聚。 以“雪亮工程”“数字乡村”摄像探头为基础,利用手机屏+电视屏+ 指挥室智慧
6、大屏三合一终端,打造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 乡村治理数字化、精准化。“党员干部+包村干部+志愿者”以网格 化形式,深入鼓楼风雨桥和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安装国家反诈 APP和桂核酸APP,筑牢反诈平安防线和疫情防控底线,推进社 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服务和信息精准下发到 户,构建起上下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反映基层心声“直通车”,法治先行促开展一是深化依法治村实现权力规范运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 度,健全以“四议两公开”为核心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基层 协商,真正做到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大家说了算。深入实施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三事三日公开”,常规事务
7、定时公开、 专项事务随时公开、群众点题事务及时公开,引导村民有序参与 村务管理,加强对党支部、村委会监督。建立村干部述职述廉制 度,由群众进行评议和打分,评议结果与村干部绩效直接挂钩。 二是鼓楼议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 筑和文化符号,鼓楼议事是侗族群众参与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的 一种传统方式。XXX村充分发挥全国三江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直 通车”作用,召集群众到鼓楼中有序参与到立法工作,逐渐形成“基 层立法+村规民约+侗款”乡村治理格局。聚焦群众关心的突出问 题,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 爱国卫生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法规, 提出42条
8、立法修改意见建议,畅通村两委、人大代表与群众互动 沟通的渠道,使侗族群众更加有效地参与立法征求意见工作,参 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法治保障推 动百家宴传承开展。“百家宴”是侗族热情好客、团结友爱的文化 象征,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xxx村巧打“民族文化牌”,大力发 展特色旅游产业,具侗族特色百家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 碗”。随着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保护条例的出台,少数 民族地区立法为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开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推动 了乡村旅游开展。如今,xxx村已成为四海宾朋体验和谐民族文 化、八方游客实现“吃百家宴、纳百家福”美好愿望的福地,年接 待游客3万多人次,
9、旅游经济总收入120万余元,参与制作百家 宴的村民增加近7000元收入。打造民族团结“新标杆”,德治引领树新风一是百节之乡促进民族团结。努力探索边界共建新突破,通 过“四月八”、“端午节”、“吃冬节”、“芦笙节”等特色民族节庆,XXX 村广邀湘黔桂交界临近村屯开展侗族“月也”活动,促进民族“大聚 会”,持续加强两地文化、经济、产业等多渠道的官方交流和民间 交往,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理解、增进文化认同,维护少 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团结互助。二是“里仁为美”选树示范典范。 以侗族传统“仁、义、礼、智、美”为基本精神准那么,积极发挥基 层党员、老人协会、妇女代表、文化传承人等带头作用,组织进 鼓
10、楼、进风雨桥、进戏台、进村寨、进校园等“五进”创立活动, 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 等评选活动,XXX村获得县级道德模范3人,星级文明户45家。 发挥身边典范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促进农村 社会和谐稳定,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三是文化 惠民推进移风易俗。发扬和传承侗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侗耶、 侗戏、侗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侗语、 侗款宣讲到群众中。依托鼓楼讲堂、月也歌堂、新时代文明实践 站等阵地,着力建强一支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深 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依托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文 明和谐新
11、风气。近年来,中宣部“我们的中国梦一文化进万家”启 动仪式、柳州市“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示范活动 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 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在xxx村举行实施,不断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XX镇:以“四点”描绘XX基层党建工作新蓝图XX镇以“四点”为抓手,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开展壮大产 业助推乡村振兴,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打造文化开展XX模式, 奋力描绘基层党建工作新蓝图。深耕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点”:XX 镇深耕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党组 织建设转质提升。一是建立“抓书记、书记抓”工作机制。通过党 委书
12、记抓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到村指导,党支部书记抓落实的模 式,形成工作闭环,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 二是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深耕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五基三化攻坚年 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基础,深究细节,务求基层组织建 设水平再上新台阶。20XX年XX镇成功申报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1 个,三星级党组织1个,市级“红旗村”3个,建成了以8个三星级 以上党组织、7个红旗村为纽带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群,xx 镇被推荐为自治区首批农村基层党建达标乡镇,基层战斗堡垒得 到了进一步夯实。抓牢引领乡村振兴“立足点”: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社员+群
13、众”的开展模 式,打造xx镇党建产业示范带,开展“两茶一螺”产业,助力推进 乡村振兴。截止20xx年底,xx镇茶叶种植3.4万亩,产值达1.32 亿元,“天湖冰芽”品牌茶叶享誉国内外并作为20xx年全国两会用 茶;20xx年以来,xx镇高产软枝油茶改造达867.43公顷,预估产 值达1亿元;聚和农业开展合作社党支部开展的具河屯螺狮养殖 基地面积达230亩,带动了 xx周边6个村900多户农户,养殖面 积达1467.88亩,投放螺种73350公斤,实现农户户均年增收23700 余元。“现在在家里采茶叶就能让我们家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养螺 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收入,感谢党给我们铺好的致富路。”具盘村
14、具河屯村民吴海针说。党建引领,为xx的产业开展插上了腾飞的 翅膀。打造特色党建工作“创新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 三省边界“山同脉、水同源、语同音、俗同形、人同心”优势,创 新乡村治理新模式。以高定村党总支部、林略村党总支部和干冲 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桂湘黔三省坡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出矛 盾联防、纠纷联调、组织联建、普法联宣、法律联援等“五联”创 新举措,并与贵州、湖南成立接边地区联合调解机制,签订纠纷 联防、联调、联控合作协议书,将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 助、法治宣传等工作纳入三方协作范畴,极大促进了边界地区和 谐开展,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前时有群体性事件发生, 成立调
15、解委员会之后,群体性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村民有纠纷 都能够在调解委员会这里得到有效调解。”林略村党总支部书记欧 顺说。20xx年以来,组织调委会成员参与上级部门的工作经验交 流会3次,联合法治宣传活动4次,调处化解省际矛盾纠纷10余 起,xx边界联治模式得到了央视认可,20xx年11月14日xx边 界联治模式被央视社会与法治频道(第12频道)宣传报道。擦拭文化产业开展“发光点”: 以XX文化传承技艺,打造文化 开展XX模式,点亮群众致富之路。以“党支部+党员+群众”的开展模式,XX镇农民画艺术馆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农民画创作, 开展侗族农民画产业,仅XX村就有100多名农民参与其中。大力 培育人才,先后涌现了杨共国、杨庆宜、杨功存等一批土生土长 的优秀侗族农民画师,杨共国、杨庆宜被列为自治区级三江农民 画传承人。如今侗族农民画已有2000多幅被中国国家文化部作为 国礼出使国外,500多幅作品被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产业目前 年产值逾500万元,当地侗族农民画家群体每月人均绘画收入达 到3000元左右,侗族农民画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