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探索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探索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探索应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 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 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可见,游戏是幼儿生活 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也是幼儿快乐和自由的象征。幼儿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 游戏相比,民间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它往往不受场 地和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伴随着朗朗上口的童 谣,最能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 点,适应了幼儿的天性,它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的锻炼和成 长,还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积极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培 养。去
2、年以来,我园在了解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分 析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尝试如何真正把民间游戏还给孩子,如何把民间游戏作为一 门课程,有效开展民间游戏,落实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一、晨间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晨间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活动,我们将民间游戏 纳入晨间户外活动之中,使户外活动更富特色,能较快转移 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 自信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 来到幼儿园,老师可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晨间锻炼,选择合 适的民间体育游戏,如跳橡皮筋、跳竹杆、跳绳、丢手绢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
3、、自选器械、自 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等,这些游戏除了发展幼儿的动作体能, 还可以培养幼儿谦让、合作的精神。如果天气状况不好,老 师可以为孩子们在活动区角准备一些适合桌面活动的民间 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可以独自玩也可 以和同伴一起玩“挑小棒”、“抓七子”等游戏,这些游戏可 以促进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二、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户外的民间体育游戏很多,如跳皮筋、踢键子、跳房子、 编花篮等。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体育游戏,集 体体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教 学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小班,可以 选择骑竹马、猫捉老鼠
4、、木头人等角色游戏,提高幼儿对游 戏的兴趣;中班则选择跳房子、丢手绢等生动有趣的游戏, 在这些游戏中发展幼儿能力;而大班会选择跳竹竿、跳橡皮 筋等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 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 料灵活地运用J因此,可以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 体育活动形式,与幼儿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组织 形式及教育手段。例如在“跳格子”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自由 地在教师画的方格上跳,教师从旁观察幼儿的玩法,有双脚 跳、单脚跳、单脚双脚轮流交换跳等跳法。当幼儿尽情的玩 耍一段时间后,教师请表现突出的幼儿来介绍玩法,组织和 引导幼儿进行集
5、体交流沟通,共同探索和分享新的游戏玩法, 这种分散集中交替进行的组织形式,不仅能调节和控制幼儿 的运动量,还能体现幼儿为主,教师为辅,以幼儿主动活动 为主的原则,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 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在体育教育活 动中,活动场地较大,可以安排能促进大肌肉发展,如发展 跑、跳、钻爬、平衡等动作的集体游戏。如中班健康教育目 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了 “放 鞭炮”、“荷花荷花几月开”、“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游戏,幼 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了目标要求。而其
6、他 的语言、科学、艺术教学活动中,一些简单的民间小游戏也 能作为导入、练习等环节穿插其中,这样可使教学活动形式 生动有趣,更好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将民间 游戏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即主题活动与相应的民间游戏结合。 如中班主题活动“过春节”中,为了结合主题活动,教师在 寻找和选择民间游戏内容上尽量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教师将民间游戏“放鞭炮、抬轿子、舞龙”与热 闹的春节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幼儿像龙一样练习一个跟着一 个向前走成螺旋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春节民俗的了解和认 知,在交流、体验中增进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认同的情感。 又如主题活动“端午节”,教师开展了民间游戏“赛龙舟”, 让
7、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四、在区域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区角活动是教师为幼儿创设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 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为了使民间游戏有效地与幼儿园 的区角活动有机结合,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为民间体育游 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美工游戏、民间童谣游戏,并在各 个活动区角中投放相关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 在益智区投放了 “挑小棒”“找东南西北”、“翻绳”、“七巧 板”等,幼儿在玩“挑小棒”中都非常小心翼翼的将小棒一 根根挑起来,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细心观察的精神;在探索 区投放了 “拉纽扣”、“捻捻转”、“打弹珠”等游戏材料,幼 儿在玩打弹珠时兴趣非常浓郁,每次
8、看到两颗弹珠的碰撞, 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合作 能力;在美工区增加了泥塑、剪纸、编织等材料,提高幼儿 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与 众不同的作品;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很多材料,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因时因地选 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了。这些民间游戏材料简单,人数不限, 场地自由,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拓展了幼儿游戏的 空间,还为民间游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结合找到了可行的 路径。五、在过渡环节中民间游戏的应用规程也明确要求安排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应尽可能减 少等待,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各环节之间难免会让 幼儿出现等待
9、,如入厕盥洗总是排队等待;穿衣时,也经常 出现动作快的幼儿等待动作慢的幼儿。老师要兼顾两头,无 法组织集体活动,既不安全又浪费时间。这时,教师可以选 择一些简便的民间游戏,穿插在过渡环节中进行。如幼儿离 园时情绪较不稳定,为了安抚孩子们的焦急情绪,我们可以 考虑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运动量小的的民间游戏 组织离园活动,如“翻花绳”“手指游戏”等,孩子们边游 戏边等待,然后开开心心的离开幼儿园。又如,喝水等待时, 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不用玩具、坐在椅子上用两只小手便 能开展的民间游戏,如“拍手歌” “打鼓”等,边念童谣边 游戏。诸如此类,在游戏中,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 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幼儿的等待时间。民间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既丰富了幼儿一日活动 的内容、减少了等待,又帮助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常规,有效 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它使幼儿的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 展。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效益。把民间游戏 还给孩子,不是一种简单的倡导和怀旧,更重要的是重拾那 些自然和文化赋予幼儿的童年乐趣。它以其简洁生动的童谣, 多姿多彩的游戏形式,魅力无穷的游戏内容深深吸引着孩子 们。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的生活,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 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
限制150内